分享

网络小贷监管办法即将出台,现金贷行业何去何从?

 世上的盐n 2017-11-29

该来的终究会来。或许就在本周,网络小贷监管办法就会出台。

一直以来,那些打着消费金融分期名义开展现金贷业务的上千家平台,又将何去何从?对现金贷行业来说,考验才刚刚开始。

政策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11月21日,多家媒体报道称,全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已经下发通知,要求即日起各级监管部门一律不得新批设网络(互联网)小贷公司,禁止新增批设小额贷款公司跨省(区、市)开展小贷业务。

当晚,宜人贷、信而富、趣店、拍拍贷等公司的股价齐齐大跌。随后几个交易日,与现金贷相关的中概股再度下挫。截至上周五收盘,趣店报收12.22美元,较24美元的发行价,已近腰斩;拍拍贷、简普科技等新股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11月23日,监管行动进一步加速。银监会联合央行,召开了网络小额贷款清理整顿工作会议。据悉,17个批准开展网络小贷业务的省市金融办悉数参会,汇报辖内网络小贷机构的批设情况。

“接下来,主管部门肯定会加大力度”,成都某P2P平台负责人认为,各种网贷问题将被彻底整治,相关文件应该很快就会落地。

学习他国穿透式监管

据悉,目前出现的高利率、多重债务、暴力催收等网贷乱象,也曾在日本发生,并对其经济造成了严重危害。当时,日本发布了《贷金业法》,通过对市场准入、最高融资限额、最高利率等方面进行限制,强化消费贷监管。

所以有专家建议,我们应当充分借鉴国外经验,通过立法,长期监管网贷行业。在立法的时候,需要着重考虑准入标准、持牌经营、利率上限设定、贷款用途限定、平台退出方式等。

诸多信号显示,即将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内容,和专家的建议相差无几。其大致框架是,约束持牌网络小贷公司的经营方式,小贷公司需要清楚注明利息、收费及年化息费率等;总体上统一业务标准与行业准入等。

“这属于(对从业主体)穿透式监管,让现金贷平台再也没有空子可钻”,每日金融智库成员、资深网贷投资人黄受才认为,监管部门目前对网贷行业的从业主体监管标准不统一,大量不受监管的现金贷平台扰乱了市场秩序,急切需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从源头上对现金贷加强监管。

现金贷行业何去何从?

经过一周的发酵,现金贷平台直面监管的恐慌情绪已经减弱。对行业来说,监管政策的出台本就是预期之中的事,既然靴子已落地,那就坦然承受。从上周频繁传出的消息来看,大家更关注本轮监管的力度到底如何,关键是会不会对现金贷行业一刀切?

不过也有人认为,现金贷行业这两年蓬勃发展,已经证明了消费金融市场的巨大需求,而且现金贷的商业模式也跑的通,只要监管部门不一刀切,一些头部平台总会找到相应的模式来应对监管。

还有平台则另辟蹊径,选择出海,来避开监管。

每日金融发现,目前已有多家现金贷平台在东南亚开展业务。明特量化、闪银奇异等平台,从开业起,便把目标锁定在东南亚市场。受他们的带动,越南、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也成为现金贷平台出海的首选之地。有数据显示,目前在东南亚开展现金贷业务的平台已达上百家。

大致来说,现金贷行业目前对监管的态度可分为三类,一些已上市的平台,认为不会一刀切,政策会给他们生存的空间,另外一些平台直接出海,不在监管范围之内;更多的现金贷平台,只能静候政策的出台。

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到11月20日,国内从事现金贷业务的平台有2693家,集中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三个网贷行业发达的地区。

数量众多的平台,也让现金贷行业看起来一片繁荣。只是在监管部门的一纸文件之下,这些平台又将面临怎样的命运,是优胜劣汰,还是全部出局?

后记:就在本文即将定稿的时候,传来最新消息,称北京市金融机构领导对现金贷监管提出如下要求:

1. 没有放贷牌照的P2P平台,从事现金贷的一律取缔;

2. P2P平台从事现金贷的必需向北京互金协会报备;

3 .P2P平台从事现金贷的,利息和费率加起来不能超过36%;

4. 时间点要求是12月31日。

如果这一消息属实,那其他地区的金融监管部门会不会马上也出台类似政策?

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