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文阅读】做事要细,做人要正

 老刘tdrhg 2017-11-29




懵懂儿时,常听爷爷念叨“做事要细,做人要正”,我也不懂什么意思,好像还是太爷爷说的。




十岁左右,我长大了些,仍不能完全理解爷爷挂在嘴边的这句话,但爷爷的所作所为让我似乎明白了。农家的孩子,地里的活儿多,每到农忙的季节,我也跟着爷爷在地。到自家的田里,我感到十分的荣耀。别人家的田间地头杂草丛生,我家田却寸草不生,只有丰收在望的庄稼。每逢麦收后刨地种玉米,我常常拿着特制的小镢头跟着爷爷一块儿刨地。爷爷一镢头镢头很有讲究,痕错落有致,还很下地,特别让我羡慕的是翻起的土十分细腻,没有一个小坷垃。镢头上下翻飞,左右横扫,一个个土块儿粉身碎骨,不多时,身后战果累累。而我就不行了,前边刨,后边踩,回头一看,身后犹如被压过的打麦场。爷爷告诉我,刨地看似简单,也很有学问,把要握紧,镢头应有力,刨地要均匀,脚步要站稳,这样刨出的地才塇,庄稼才能长得好。




听说在生产队时,爷爷是生产小队的保管。虽然不识几个字,但一连几年,直到分田到户,散了生产队,从来没有丢失过一样东西。因此,村里人都对爷爷高看一眼,每逢大事小情总喜欢请爷爷去帮忙。爷爷不管有多忙,从来都是乐呵呵地满口答应,没有说过半个不字。爷爷命苦,没享过一天富,早早就离开我们,但至今提起他,村里人都赞不绝口。


我父亲虽不像爷爷一样,把“做事要细,做人要正”这句话放在嘴边,但桩桩件件无不把它当做行事做人的准则。正因如此,从部队复原后,被村民选为村主任,一干就是小二十年。张家长李家短,村民鸡毛蒜皮的事情都要找这比芝麻小的官来评评理。不管是白天黑夜,也不管闲时还是农忙,父亲总是苦口婆心,晓情动理,帮助解决纠纷。看着别家男人纷纷走出去,大把大把地挣钱,母亲不止一次地劝父亲辞职别干了,都似石沉大海。家里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眼见村民生活和和美美,看着墙上一张张“优秀村干部”、“优秀共产党员”的奖状,父亲觉得问心无愧。现在虽不任职,但新干部仍喜欢上门聊天请教,父亲也乐意效劳。


在这样的家里,耳濡目染,我这一辈人也自然把“做事要细,做人要正”这句活奉为自己行事做人的典范。我们打小听话,做事认真,虽然智商不高,但都不忘学生的使命,刻苦勤奋、踏踏实实,一心学习。曾记得中学一次数学考试,原本学习不怎么好的我考了85分,成绩很好的同桌却只考了67分。不服气的同桌翻看着两份卷子查找原因,发现我后面十五分的难题竟然没做,但做过的题没有一点儿错误,也不禁暗暗赞叹。我知道这是爷爷和父亲的影响,是细致做事的结果。我们这辈的兄弟们也受益匪浅,哥哥考上原邯郸师专,现为高中教师;弟弟考上中专,现在是一家工厂的技术骨干;我也光荣地成为一名小学教师。这在九十年代的农村是让人眼羡的事情,都夸我们是书香门第呢。如今的我也常常教育自己的学生“做事要细,做人要正”,希望他们也能够从中受益。




没有规范的家训文书,没有专门的讲堂说教,但辈辈人的行事为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里的每一个人,“做事要细,做人要正”已经融进了鲜红的血液,成了我们的魂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