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强微养殖理念

 水产日记 2017-11-29
  钟老师,您好!您认识施卫民老师吗?他在自己编写的中的文章说,不主张多用活菌,特别是泼洒糖蜜、红糖以及葡萄糖等碳源,他认为弧菌还是可以利用那些碳源的。他的观点让我很迷惑了,望钟老师您能帮我解惑,万分感谢!

  版主回复:2017-11-26 19:02:43

  您好,我不认识施老师,实际上我也没有看过施老师编写的《施工评说》,您的问题是,专家不主张多用活菌,专家也不主张泼洒碳源,与强微的理念正好相反,这让您非常的迷惑不解,其实这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您的不解,是因为您坚持认为这个世界上只有一条路通向罗马,即您坚持认为养殖鱼虾的理论只能有一种是正确的,而除此之外,其他都是错误的,这种要么敌人,要么朋友的观念是不对的”

  首先是养殖理念的问题:所以,就您提的问题,我首先得说一下理念的问题:其实这只是理念的不同而已,这个不足为奇,养殖的理念不同,自然道法或操作手法也存在巨大的差别,不过,只要能养好鱼虾,就都是正道;或者说:条条道路通罗马。

  1.养殖理念的不同,会造成操作手法上的巨大不同,以下是几种理念的不同:

  ⑴ 改进型的传统养殖理念:纯传统的水产调水理念,讲究的是消毒杀菌,即消杀模式,但随着环境污染的恶化,纯粹用化学的东西无法处理污染和有机富营养化的问题,不得不引进微生态制剂来处理,但有这种理念的养殖户,也只是浅尝辄止,即有问题时用一下,没有问题时,就不用,或少用;在一开始如此操作,确实尚能解决一些问题;

  再随着环境污染的恶化,特别是追求高密度养殖模式的发展,水体富营养化特别的严重,蓝藻泛滥,理化指标无法控制,或用化学的方法可以消除,但反弹很快,或一用化学药剂,问题是解决了(如蓝藻),但鱼虾也死亡了,我个人认为,这种传统的以消毒杀菌为主的模式,再怎么改进,最终也是一条走不出的死胡同;

  ⑵ 工业化处理:将养殖水体的调水,当做污水处理工程来做,初滤,沙滤,精细过滤,消毒,甚至超滤膜,精细的检测(水体理化指标和有害细菌),数据化处理(用数据来判断和操作),自动化监控等,但似乎成本奇高,用于育苗尚可;

  在工业化操作模式中,很重视数据化的东西,因为这也是投资的目的之一,将数据化做到极致这它的追求之一,更高的指标,更多的干扰和控制,所以,基本上微生态的东西,在这里很显然也只是一个辅助的途径,您可以想象得到:费了老大的劲,好不容易把水弄成纯净水一样,怎么能忍心再人为加入细菌呢(哪怕是有益菌)

  当然,它也在改进,率先人为加入有益乳酸菌的都很成功,当然还有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产品类在这个模式上的使用也是有极大帮助的;

  在成鱼养殖上,这种工业化的模式,还有发展到生物絮团模式的,但可控性比较困难,个人认为,越是这种工业化模式,越要多用菌,因为它曝气充足,养殖密度更大,越多用菌,就越需要碳源,最终形成大量投菌投碳的生物絮团极致模式,不过这种模式可控性弱,形成生物絮团要求的营养稳定,碳氮比稳定,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及细菌生长因子供应稳定,曝气充足等,更加需要更精确的计算和供给,所以,我个人认为不要强求生物絮团,能控制基本的理化指标如亚盐,氨氮,PH就可以了;

  ⑶ 生态养殖模式:在养殖过程中尽量避免消毒杀菌,放苗前可以彻底消毒杀菌,以及遇到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偶尔采用低毒消毒剂消毒杀菌处理,但消毒杀菌退为辅助的手段;

  生态养殖模式,很显然是要充分利用水体中的菌相和藻相,比较极端的是强微的模式,强调的首先是极高的乳酸菌相,多用乳酸菌,并在水体中要达到极高的含量,在这种高乳酸菌相的模式下,养殖从头到尾,水体中都检测不到弧菌,那还担心什么泼洒碳源会被弧菌吃呢?

  除了以极高的乳酸菌相为特征,强微还强调要在养殖过程中,不断维持水体中的高乳酸菌相,就是好不容易形成的高菌相,必须不断维护,方法很简单,就是要持续不断地给这些水体中的微生物提供营养,就是泼洒碳源,当然,其实微生物还需要微量元素,维生素,细菌生长因子,所以,其实麦麸和米糠发酵液是最好的营养供应物,因为麦麸和米糠就含有非常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和细菌生长基本营养,更重要的是,米糠和麦麸是一种缓释碳源,比起葡萄糖红糖之类,确实也更不容易被弧菌摄食。

  强微的生态养殖模式,还强调除了高菌相,还要兼顾藻相的维护,泼洒“发酵米糠液肥”或“麦麸(秸秆)发酵液”就是一种维护藻相的营养之一;

  强微为什么特别强调高乳酸菌相呢,这是因为:①我们所使用的乳酸菌是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它天生就是分解粪便的,而鱼虾就是生活在自己的粪便水中的;②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繁殖速度惊人,生存能力也极强,并非常适合于在粪便水中生存,这是它们能彻底抑制弧菌的先决条件之一,以数量优势抑制弧菌,事实上,大量使用弧菌藻毒净(王者归来)来做高乳酸菌相后,并定期泼洒发酵碳肥来维护高乳酸菌相,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您是根本检测不到弧菌的,这也是我们的养殖成功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③现代高密度水产养殖水体中,高温季节往往PH极高,甚至高达10以上,这又是乳酸菌的强项,即降PH值要靠乳酸菌,在水产养殖中,PH低好办(用石灰和小苏打即可),PH超高即是一个难题,但乳酸菌就可以解决这个难题(结合发酵碳肥+强微生物脱硫剂效果更好);④乳酸菌是所有水产用菌类中,比较不耗氧的菌种,即它们不会过度地和鱼虾争夺溶解氧,不象枯草芽孢杆菌那样耗氧,所以,乳酸菌是唯一可以做成极高菌相的菌株之一,可以用乳酸菌把水体的总菌量做到数万个/毫升都不会对鱼虾造成负面影响,这是乳酸菌的优势;⑤用了乳酸菌后,鱼虾的免疫抗病力显著提高了,离水活力也高,货架期长,耐运输,最后风味也显著得到了改善,这也是乳酸菌的巨大优势。

  下面正式回答您的第一个问题:多用活菌行不行;

  我的回答是行,且可以用到极高的水平,例如每毫升水体中2万个/毫升都是可以的,但必须以乳酸菌相为主,这样才不耗氧,我们大概了解弧菌在500个/毫升时,对虾就可能出问题了,如果有益菌相的数量是弧菌的10倍以上时,则弧菌的问题就不足为虑,这也是很多学术研究报告中研究的结果,如果水体中乳酸菌相做到1万个/毫升以上时,是弧菌发病临界数量500个/毫升的20倍,应该更加不成问题,在实践中,确实也出现这种结果,即大量泼洒乳酸菌后,在三天后检测不出弧菌了,我们在用弧菌藻毒净(王者归来)把水体总菌相做高了后,下一步就是如何维持这个高菌相了,就是泼洒发酵碳源为主,这正好与您所提供的信息中所说的专家说不能多用活菌,不能多泼洒糖碳,的观点是相反的;

  我的回答是:活菌用得越多越好,但这是要有以下3个前提条件的:

  ⑴ 第一个条件是所用的活菌,必须是低耗氧的菌株,要知道,菌也是要耗氧的,鱼虾也是要耗氧的,实际上菌的耗氧速度是极快和较高的,高过鱼虾的耗氧,但要看是什么菌株;

  我说的用得越多越好的,就是指乳酸菌如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等为主的菌株,乳酸菌类不用担心用得过多,也不用担心所谓的会造成水体菌相过于单一,

  如果说是枯草芽孢杆菌类的,肯定不是越多越好,用多了枯草芽孢杆菌,会出问题的,且水质会变得非常清澈,藻类会被枯草芽孢杆菌争夺营养而消失,水体中溶氧会急剧下降,而影响到鱼虾的生存;

  ⑵ 第二个条件就是要用纯乳酸菌产品:即不要带杂菌,也不要带杂质的,单纯的乳酸菌产品;

  为什么这么说呢,要知道,市场上有很多的液态的所谓乳酸菌产品,还有一些养殖户自己扩培的乳酸菌(包括用强微的产品扩培的乳酸菌发酵液),经我多年的检测,大多此类扩培液和液体产品,其中检测的乳酸菌含量大多只有0.5亿/毫升左右(不怕大家去复检),如果说要用这类产品,把水体中的乳酸菌相做高,即如果要使养殖水体中的乳酸菌含量达到1万个/毫升的话,至少每亩要泼洒200公斤,这样大量的泼洒200公斤扩培液或液体产品,带入的杂质营养物质(培养基残基),可能会瞬时造成水体过度富营养化,加上总菌数突然升高,则水体溶解氧迅速下降,或会造成藻类迅速繁殖滋长,蓝藻泛滥,水体发黑变质发臭等副作用随之而来;

  所以,我说的用得越多越好,还有这个前提条件,就是非常纯净的做高总菌相,不要带入杂质杂菌,这个需要高纯度的乳酸菌产品,如强微的弧菌藻毒净(王者归来),含量为300亿/克以上,一包500克,即一包有15万亿/包的乳酸菌类,如果泼洒到一亩(水深1.5米的话),可瞬间使水体乳酸菌相达到1.5万个/毫升,加上使用产品时,加糖加水活化1-12小时时,滋生繁殖的菌量,一般可达到2万个/毫升,所以,一包弧菌藻毒净可以用于1~2亩池塘,因为使水体达到1万个/毫升就可以完全抑制弧菌的;如果水深不足1.5米,还可以用于3亩。

  用弧菌藻毒净做高水体总乳酸菌相后,以后就是维护这个总菌相的操作了,例如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来维护: ①定期泼洒(2~7天一次,具体视养殖模式和池塘模式而定间隔时间),定期泼洒用壮肠QW100(育苗专用菌)或强微靓水素,加红糖加强微水产苷加水,进行扩培的乳酸菌扩培液(一次5~10公斤/亩),既补充了糖碳,又补充了乳酸菌活菌;②同上面的泼洒频率,定期泼洒“发酵米糠液肥”或“麦麸(秸秆)发酵液”,既补充了缓释碳源,又补充了乳酸菌活菌,还补充了藻类需要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元素等,还补充了维生素和细菌生长因子等营养物质;③不愿意发酵,不愿意扩培的,则可以直接用强微靓水素1包3亩,加红糖5公斤加水50公斤浸泡1-6小时后,如上面的泼洒频繁泼洒使用也可以;

  ⑶ 第三个前提条件就是:不能造成水体PH过低,不能造成外塘藻类消失

  即大量泼洒乳酸菌活菌,无限制地做高乳酸菌总菌相,可能会造成水体PH过低,或造成水变清瘦,甚至造成外塘藻类消失,从而溶解氧下降等副作用;

  当水体乳酸菌相较高时,频繁的过量的使用碳源(包括糖碳,缓释碳源,以及发酵碳肥),会造成PH过低,如果每天都泼洒“发酵米糠液肥”或“麦麸(秸秆)发酵液”的话,PH可能低于7.0,当然,这在广东等地夏天PH居高不下时,用这种方法(最好是结合强微生物脱硫剂100克/亩),可以迅速降低水体PH,毕竟夏天要避免PH过高嘛,PH降到7.5-8.2是最好的,甚至低到7.2也不要担心,养虾的效果是极好的,但如果低于7.0就不太好了;所以,也不是无限制地使用乳酸菌活菌产品,要有一定限度的,但如果没有碳源的配合,水体的PH也不会降低的,即造成水体PH过低,往往是以下3个原因同时配合的结果:①大量使用乳酸菌;②大量泼洒碳源;③藻类减少或消失(往往大量芽孢杆菌可以减少藻类)

  过量地使用乳酸菌和泼洒碳源,也会造成藻类的消失,在PH下降的同时,藻类也慢慢失去优势,慢慢消失,看起来很浓厚的水,似酱油水一般,但藻类却极少;

  所以,如果出现PH降低过多,藻类减少,就要减少使用乳酸菌,关键还得配合减少泼洒碳源;

  最后来回答您的第二个问题:能不能泼洒糖碳(红糖,葡萄糖,白糖,糖蜜等),弧菌也会吃它怎么办?为了避免弧菌也会吃它,就要做到先培育水体的乳酸菌为优势的乳酸菌相水体;

  ⑴ 做到让乳酸菌吃糖碳,避免让弧菌吃糖碳:

  如果说是弧菌也可以利用这些碳源,这个问题好回答,我的答复就是:不可因噎废食,弧菌确实可以吃糖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需要把水体中的有益的乳酸菌相做高,以高菌相来抑制弧菌,即以菌治菌;

  战争年代部队搭桥开路,这些路桥其实同样也可能被敌人利用,但不能因为这样就不搭桥开路了,只是我们要做到尽量让这些路和桥被自己人走,而避免让敌人去走,在这个问题中就是,我们必须先做好优势的乳酸菌相,在水体中已经有了大量的乳酸菌相的情况下,才能去泼洒糖碳,根据我们的经验,在高乳酸菌相的情况下,弧菌都检测不出来,那就不会担心泼洒糖碳会被弧菌吃掉了;

  ⑵ 现代水产养殖,泼洒碳源是必须的,且总体上是越多越好,但也有一个度和方法;

  ① 现代水产养殖,泼洒碳源,提高水体碳氮比是物质循环理论的基础:

  现代水产养殖的特征是高密度养殖,水体中本身是不缺少氮源的,恰恰相反,现代水产养殖中,水体中的总氮是偏高的,而且是严重偏高,不然就不会有氮氮超标,亚硝酸盐超标,硝酸盐超标等说法了,它们超标,就是说明,水体中的氮元素过多了;

  所以,我个人是不建议用氮肥的,例如市场上很多的氨基酸肥藻膏之类的产品,并不建议使用,除非是放苗阶段,水质过于清瘦,水体中总氮偏少的情况下才用一用,但养殖鱼虾的后期,是根本用不着这些氨基酸肥的;

  相反,养殖后期水体中总氮超高,亚盐和氨氮超高,更需要碳源来平衡它;这个世界是一物降一物的,要降总氮,就得用碳,在我们这个以碳基为基础的星球,作为最终的分解者的微生物,它们的物质循环和物质转换的基础是建立在一个恰当的碳氮比之上的,虽然排除个别微生物菌株的特殊性,但整体上是建立在最佳碳氮比35比1的基础上,我们水产养殖水体中的有机碳氮比(不包括水中的二氧化碳),只有10比1左右,离理想的分解者的爱好,还差得远呢!

  所以,这第一点我要说的是,如果您想用微生态养殖的模式,想用微生物菌剂为主来养殖,您就避免不了努力往水体中努力地泼洒碳源,这是我们生态养殖模式的物质基础,是每一个强微模式或强微粉丝必须要认知的事情;

  ② 我们所用的碳源,最好是发酵碳源:最好还是缓释碳源,举例:例如“发酵米糠液肥”或“麦麸(秸秆)发酵液”,泼洒的方式,最好是少量多次;例如每隔5天泼洒一次5公斤/亩,就不如一天泼洒一次1公斤/亩;

  ③ 泼洒碳源,并非越多越好,要有一个度,因为如前所述的,量多了,带入的营养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它们也毕竟是生物耗氧因子BOD,需要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的,但是如果水体中有充足的菌相,又有充分的曝气,则是可以多泼洒的,即碳源的消耗在菌相高曝气足的池塘中,可以被充分的菌相吸收掉,利用掉,有出路等;一般来说,一次泼洒的碳源控制在1~15公斤/亩以内,是正常的范围,也是安全的范围。同时,泼洒过量过于频繁,如前所述,也会造成PH的过度降低,这里就不累述了;

  同时,泼洒碳源的量与养殖模式有关,与池塘的曝气增氧条件有关,直截了当地说,即与碳源的消耗出路有关,我们知道,目前所用的兼氧型微生物,其实最好的繁殖条件就是曝气条件,在曝气充分的溶解氧条件下,微生物以繁殖为主,在厌氧条件下以代谢为主,所以,至少是调节水质的微生物都是喜欢好氧条件的(丁酸梭菌等严格厌氧菌除外),好氧条件下,微生物繁殖速度最快,消耗的碳源最多(当然需要水体中氨氮或总氮配合),如果是工厂化水泥池养虾,有充足的底曝气条件,则在乳酸菌占优势的情况下,碳源泼洒得越多越好(氨氮和亚盐都被同时吸收同化),但当然,糖碳的量不要超过所投饲料量的50%(根据经验来的,这个投饵量下残留在水体中的总氮含量不超过饲料量的2-5%,即相当于残饵中留下的氮,糖碳要达到残饵中总氮量的至少10倍以上,也就是不超过饲料量的50%),在充足的工厂化水泥池曝气条件下,复合微生物能理论上能把残饵中的总氮,通过投入的碳源配合,而全部吸收同化掉,如果碳源有米糠麦麸之类的,有形成生物絮团核心点,则很容易形成生物絮团,一可被对虾吃掉,二可以沉淀除去,所以,工厂化水泥池养殖鱼虾中,可以使用的碳源,如糖碳是量最大的养殖模式;

  而象土塘,没有底曝气,只有少量的水面增氧设备,微生物同化作用少,则泼洒的碳源,也不过是几公斤/亩而已,如果泼洒太多,则微生物好氧吸收同化的量非常少(因为没有曝气设备嘛),剩下的没有被同化吸收的碳源,只能是厌氧代谢分解掉,不仅消耗水中有限的溶氧,而且不能起到象菌相吸收同化那样降低总氮的作用;

  总之,我们不要错误的解读专家的文章,专家所说的活菌不是越多越好,最好不要用得太多,这一观点我也是同意的,但是它是有前提条件的,例如前面所说的,目前市场上的活菌产品要用到量,例如要用到达到使水体达到1-2万个/毫升的量,就要泼洒200公斤/亩以,这也就必然带入大量的培养基残基残留,带入了大量的杂质和营养;换句话说,如果市场上有一种比较纯净的纯乳酸菌,高含量的乳酸菌产品,不带入杂质杂营养的纯净的提高水体总菌相,这是允许的,且越多越好,当然后续还得维护这个总菌数和菌相;第二个前提条件就是不要用耗氧太大的芽孢杆菌特别是枯草芽孢杆菌之类,这类芽孢杆菌用一点就可以了,不能过量使用,这也是专家的本意,但耗氧极少的乳酸菌是越多越好的,这是我的观点。

  或许,专家的话,是因为他在实践中所看到的遇到的,都是一些很普通的芽孢杆菌等菌剂产品,或液态菌剂产品,而没有遇到过高纯度的高含量的乳酸菌为主的产品,或成套的调节水质的环保菌剂产品,所以,得到的结论就是不能多用菌,不能多泼洒碳源特别是糖碳,这与他的所遇到的认知或许也是有关系的;

  关于泼洒碳源特别是糖碳源也是一样,不能误解误读专家的文章,并不是不能泼洒,而是要有前提条件,即菌相是以优质的菌相如乳酸菌相为主的情况下,是可以大量泼洒的,但也不能过度过量,且碳源最好是发酵碳肥,缓释碳源为主更好;

  即要大量泼洒碳源,也是有条件的,就如同我们肥水,在现在冬天这个天气肥水,没有水温,您就是泼洒再多的肥水膏,也没有用的,又或者,水中没有藻种(如浮游动物过多,吃掉了所有的藻相),您泼洒再多的肥水膏,一样是没有用的,所以,凡事是要有条件的;我们需要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和正确的对手打一场正确的战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