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昆明之得意居公馆菜

 lccdclzw 2017-11-29

   

   昆明,有不少名人故居改建而成的饭馆,大多建筑独特、环境雅致,悠闲舒适。坐落在市中心金马碧鸡坊附近的得意居,就是其中最负盛名的一处。得意居是昆明第一家公馆菜餐厅,它闹中取静,好比一方世外桃源。

   云南公馆菜源于云南家常菜的,但用料、做工更为考究,加之云南家常菜历史悠久,公馆菜也就成了百年滇味美食的集中展示。
   “公馆菜”源起于上个世纪30年代,由于公馆主人对食的要求十分高,对烹调技术又极为讲究,因此聘用名厨,创制出许多脍炙人口的美味佳肴,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技艺复杂、追求口感、讲求滋补的“公馆菜”。
   得意居云南公馆菜餐厅,位于百年老昆明的经典老屋,曾为蔡锷将军故居,是昆明市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昆明目前唯一一栋三层楼的走马串角楼的经典清代民居。得意居的云南公馆菜,融合滇、川、粤、京、苏等各大菜系的特色而自成一格,沿袭了民国爱国将领蔡锷将军的家菜特色,精致、营养、健康。

    该民居始建于清末,现位于金马碧鸡坊商城西南角,为保留着明传统民居四合院格局,坐北朝南,主房及两边厢房为三层,南房为二层,构成“走马转角楼”形式,是典型的“天井”布局,也是目前昆明惟一一座三层楼的“走马转角楼”建筑。得意居的莲柱式石雕大门,花瓶式露台、凭栏、屋檐下的彩绘三水烟云,精美石雕花台、鱼池、柱基,以及院中匾额、楹联,都值得人们细细玩味品赏。

    昆明是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之一,因为它是一个最休闲的慢餐主义城市。得意居就是这个慢餐主义的首席代表。

   这种慢餐,下午2、3点钟就可以开始,先到得意居喝上一泡陈年的普洱茶,坐在院子里的白色阳伞下,悠闲地发呆、看书、晒太阳;7点钟,品尝完云南原生态的美食(得意居的菜肴完全采用传统手法制作,许多菜都不放味精、调味剂、色素等,讲究原汁原味),三五亲朋,便可观星海、聊家常,享受一个美好的夜晚。身处得意居,坐看阳光在古居的流光异彩,仰望上苍的斗转星移,感受天人合一的生态悠闲,必有大隐隐于市的闲适。

   早听说这家著名餐馆,到昆明的一周后,有幸来此。

   得意居的环境的确是无可挑剔,穿过繁华喧闹的步行街,走入上挂“得意居”扁额的古式大门,旋即告别了都市的喧嚣。

                 

   走进院内,这座红色的清式建筑瞬间让人恍若隔世。大院子里几张露天的餐桌,上罩大大的白色阳伞,是最吸引人的座位。在昆明的万里晴空下,坐在清静的院子里,晒晒太阳,尝尝美食、品品清茶,该是一桩多么惬意的美事……

   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院子的座位,尽管当日有点阴雨,并不妨碍我们的兴致。

   

          

    接下来,自然就是菜品了。说实话,这里的菜和环境相比,逊色不少。或许是我们点菜的问题?无所谓了,毕竟,在这里,吃什么已经是其次了。

   大救驾。这是一道相当有名的云南菜,源于腾冲。其实,材料并不特别,说白了就是炒饵块而已。但因为有个典故而闻名于世。据说明朝灭亡后,李定、刘文秀等大西军于1656年拥永历帝朱由榔辗转来到昆明。两年后,清军三路入滇,吴三桂率军逼近昆明,永历帝与李、刘二将率军西走。至腾冲时,曾几度断炊,危及性命,腾冲老百姓炒饵块奉上,才算解围。永历帝叹,这真是救了朕的大驾。因此,腾冲炒饵块就被称为“大救驾”。“大救驾”与昆明炒饵块不同的是,切成三角形的饵块薄如纸,佐料以鸡蛋、糟辣子,番茄、白菜心、葱为主,不放酱油,只用盐调制咸味。因此,其色彩如水粉画,清新明快,红、黄、白、绿,甚是清秀雅洁。味道也较清爽,香辣适度。

          

   藕炒豆腐。藕和豆腐在一起炒,这种吃法我是第一次尝试。其中还有火腿和小葱,是一道相当爽口的菜。我喜欢豆腐,也喜欢这道菜。尽管简单,却很合我的胃口。

   

   炒花生芽。豆芽经常吃,花生芽确是第一次。一尝之下,类似黄豆芽,却又多了花生的嚼劲和香味,还是挺不错的。                

   

滇味三蒸,是著名将军龙云喜欢吃的滇味美食。

这道复合型菜肴由三菜组合:左为原生态的玉溪江川百年民间吃法的萝卜丝(鱼乍)、(鱼乍)肉;右为老昆明风味的粉蒸排骨和粉蒸洋芋;中为云南原生态的特色蒸南瓜,健康美味。

   悠闲舒适的环境,健康清淡的菜品,或许这就是云南公馆菜的真谛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