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霉病治疗

 gbzd1234 2017-11-30
、发生水霉病的条件
  
  ①体质较弱、体表有伤是水霉病发生的主要诱因(健康鱼体有较强的抗水霉病能力),例如养殖密度过大,鱼体间相互摩擦,运输、排污和产孵期由于操作不的当而造成水产动物皮肤组织破损,鳞片脱落等机械性损伤,或在孵化过程中,水霉孢子附着在死卵、坏卵表面,均可使病灶处容易滋生水霉菌丝而诱发水霉病。
  
  ②温度骤变也会导致水霉病的发生,在早春时节和秋冬交替之时,是水霉病最为高发的季节,由于温度骤降时可导致鱼类呼吸不畅、出现应激反应、免疫力下降等,这些均会增加水霉菌侵染的机会,且事实证明在低温条件下比在水霉菌最适生长温度下更容易暴发水霉病,因为水温降低可能会导致水霉菌难以生长繁殖,但其游动孢子依然在养殖水体中大量存在,此时水产动物自身的健康状况也受到了温度的影响,因而此时更容易患水霉病。
  
  水霉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低温、体表机械损伤、虫害影响三个方面:
  
  1、养殖动物在捕捞和运输过程中受到机械损伤,由于捕捞和运输过程中超作不当,导致鱼体受到挤压、鳞片脱落而形成的外伤,创伤面易感染真菌。因此诱发生病的特点是发病灶面小,但很深,发病后症状明显,死亡量大。在虾蟹类主要表现在甲壳表面形成溃疡性创面,成点状,但死亡量不大,传染性不高,但影响其生长和脱壳。
  
  2、寄生虫叮咬后形成的外伤,此类主要是锚头鳋叮咬后形成的体表红点状的伤口而感染的真菌,因此诱发生病的病灶很小,成点状,如水体悬浮物量大,就像在体表开的小花,“毛”长,但对鱼损伤不大,如果能坚持到5月初,一般不会形成死亡,也不会对鱼类生长有太大的影响。但如果创面很多,而且集中在一起,形成大的创面,这也会导致一定的死亡。
  
  3、水质差或鱼本身体质差或经常拉网而不消毒的,使鱼体表粘液大量脱落,鱼体表粗糙,使鱼失去体表的保护而感染的真菌,这类群体一般不易诊断,病鱼体表不会形成“毛”状物,主要表现在体表发亮、发青、发黑,表面很粗糙,大量的鱼浮在水面,头朝上,很类似缺氧浮头。这种情况很不好治,而且死亡量很大,面很广。


2016-12-6 09:37:36
 一片云 楼主 6楼
  5、诊断方法:
  
  用肉眼观察,根据症状即可做出初步诊断,必要时可用显微镜检查进行确诊。如要鉴定水霉的种类,则必须进行人工培养,观察其藏卵器及雄器的形状、大小及着生部位等。


2016-12-6 09:38:04
 一片云 楼主 7楼
  6、防治方法
  
  方案一:
  
  预防措施:
  
  (1)鱼体水霉病的预防
  
  ①除去池底过多淤泥,并用200mg/L生石灰或20mg/L漂白粉消毒。  
  ②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抵抗力,尽量避免鱼体受伤  
  ③亲鱼在人工繁殖时受伤后,可在伤处涂抹10%高锰酸钾水溶液等,受伤严重时则须每千克鱼体肌肉或腹腔注射链霉素5万-10万U。
  
  (2)鱼卵水霉病的预防
  
  ①加强亲鱼培育,提高鱼卵受精率,选择晴朗天气进行繁殖。  
  ②鱼巢洗净后进行煮沸消毒(棕榈皮做的鱼巢),或用盐、漂白粉等药物消毒(聚草、金鱼藻等做的鱼巢)。  
  ③产卵池及孵化用具进行清洗、消毒。  
  ④采用淋水孵化,可减少水霉病的发生。  
  ⑤鱼巢上黏附的鱼卵不能过多,以免压在下面的鱼卵因的不到足够氧气而窒死亡,感染水霉后再进一步危及健康的鱼卵。
  
  治疗方法:
  
  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只有疾病早期进行早治疗才有一定疗效。
  
  最近出了一种叫美婷的产品说是可以替代孔雀石绿,其生产性试验表明:“复方立达霉粉”(美婷)对鱼类水霉病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其中对于鱼卵的效果尤为明显。“复方立达霉粉”(美婷)对鱼卵水霉的预防、治疗效果分别可达85%和60%,对成鱼水霉的预防、治疗效果分别可达75%和50%。(http://www./thread-70760-1-1.html)。
 
  (1)外用药
  
  ①全池遍洒食盐及小苏打(碳酸氢钠)合剂(1:1),使池水成8mg/L的浓度。   
  ②白仔鳗在患病早期,可将水温升高到25-26度,多数可自愈。
  
  (2)内服抗菌的药(如磺胺类、抗生素等),以防细菌感染,疗效更好。
  
  方案二:黄朝莹:


预防方法:
  
  1、越冬池要严格消毒。  
  2、加深水位,水位保持在2.5米以上,水色要做浓。  
  3、鱼种捕捞,搬运过程中尽量避免损伤。  
  4、有条件可加咸水或泼洒海水晶(250斤/亩),最好使池水有5‰的盐度。  
  5、水温低于21度时避免搬动鱼,如有搬动或刮鱼,应该使用聚维酮碘消毒(使用浓度1.5ppm)。  
  6、注意使用驱虫药,防止因寄生虫寄生伤口感染续发水霉病。 
  7、水温低于23度时可使用正离子铜、五倍子、高聚碘、硫醚沙星、水霉净等药品进行水体消毒。
  
  治疗方法
  
  方案1、水霉净(主要成份水杨酸)0.5ppm+聚维硐碘(含量10%)1.5ppm,连用两到三次,第二第三次药量减半。
  
  方案2、水霉净(二-2-丙烯基三硫醚)0.3ppm全池泼洒,第二天使用聚维硐碘(含量10%)1.5ppm 全池泼洒,隔天再按以上步骤使用一次。
  
  方案3、用0.3-0.5ppm的富碘或水霉重症灵全池泼洒,连用两次。
  
  方案三:
  
  防治方法:陈正锦
  
  ①彻底清塘。除去过多淤泥,并用20千克/亩~30千克/亩生石灰或水霉净0.3克/立方米~0.5克/立方米或用灭菌净水液200毫升/亩全池泼洒。  
  ②合理控制种苗放养密度,特别是具有硬棘、硬刺的水产动物。  
  ③拉网运输和放养种苗时操作要细致,不使鱼体受伤,最好用水霉净50克/立方米浸泡15分钟~20分钟,可避免水霉病、鳃霉病的发生。 
  ④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种苗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每10千克水产动物用0.3克~0.6克维生素E,每天喂2次,连喂3天。  
  ⑤防止低温寒潮。加深养殖池塘水位、增加保温材料或加温越冬,视养殖品种而定。http://www./article-19022-1.html
  
  方案四:@为鱼而生: 
 
  水霉感染的话,可以先用治疗水霉的药物,比如水杨酸,五倍子加盐等进行处理,连续两次,隔一天,隔天后再用碘制剂处理。
  
  方案五:通威珠海海为服务站:海鲈水霉病的有效防治方法:
  
  症状:感染部位形成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病变部位初期呈圆形,后期则呈不规则的斑块,严重时皮肤破损肌肉裸露。鳃组织亦会被侵犯感染,造成死亡。病鱼食欲减退、行动呆滞,在病鱼头部、吻端、尾部、躯干或鳍条,有时甚至在鳃部都有水霉菌寄生,并粘附污泥和藻类,其状如覆盖棉絮,故俗称“白毛病”。根据鱼的活动和摄食情况、肉眼观察鱼体或鱼卵上的白毛症状、即可做出诊断。必要时用显微镜检查菌丝体。
 


  长水霉的海鲈鱼
  
  治疗:
  
  1、用药:碘附(含碘3%)+甲基硫醚沙星10%溶液  
  2、方法:①第一天用碘附:鱼苗0.3ppm、成鱼0.5ppm全池泼洒;  
  ②第二天用甲基硫醚沙星溶液200-250ml/亩/米水(鱼苗200ml、成鱼250ml),全池泼洒; 
  ③第三天重复②的步骤。
  
  效果:经过使用以上药品,按以上步骤处理,第三天鱼体水霉全部死亡,第五天鱼类恢复正常。
  
  方案六:海大集团华南三区鱼料:罗非、鲮鱼的水霉疾病预防措施:
  
  建议使用聚维酮碘(2亩/瓶)或二氧化氯(2亩/包)水体消毒,如果水霉已发生,建议使用硫醚沙星、五倍子等可渗透到鱼体内抑制真菌的药物;
  
  方案七:旺海集团活宝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
  
  预防水霉,使用聚维酮碘进行预防,(如有寄生虫,先处理寄生虫),同时使用二氧化氯(1包4亩米)消毒。水霉发生时,使用聚维酮碘的同时,使用硫醚沙星(大蒜素)、五倍子等控制水霉, 丝囊霉菌(生鱼过冬烂身)等真菌的药物,药残检测严格,千万不能使用孔雀石绿等禁药。特别严重时,可考虑过塘,保护未感染水霉的养殖动物。
  
  方案八:中山忠哥-谢权忠:
  
  ①水温没有18℃,治疗水霉效果相对差得多。所以尽量在18℃以上治疗,温度不足,也需要预防为主,以防病情扩大。预后需要和养殖户讲清楚,不要造成误解。 
  ②可能有寄生虫致损伤,并发水霉问题,不能忽视检测寄生虫,和抑杀寄生虫。 
  ③经过持续低温阴雨,水体藻类明显减少,注意配合保水、促藻、解毒、改底等,以维护良好水体环境,增强体质和减少水霉菌繁殖。  
  ④按天气预报,低温阴雨还会继续,做好持续战准备。 
  ⑤除了保温、保水色、防寄生虫、改底、解毒,还需要在有胃口时,适时内服提高免疫力的中成药和多维等。  
  ⑥倡导使用安全高效产品治疗水霉病,建议禁止使用禁药。  
  http://www./thread-47396-1-1.html
  
  方案九:
  
  ①养殖品种捕捞和运输以后,在下池之前用高锰酸钾10ppm浸泡20到30分钟,然后带水下池,第二天或第三天后10%聚维铜碘500ml每亩米全池泼洒。如已发生水霉,用水霉净300ml每亩米全池泼洒,或250大蒜素加250克二氧化氯混合后全池泼洒。  
  ②预防寄生虫而引起的水霉病,首先要在进入冬季前将寄生虫杀清,然后要彻底消毒,在水霉病发生前,把伤口修复好,治疗同上。 
  ③防止脱粘引起的水霉病,首先要培养水质,提高鱼类的体质和养殖环境,尽量少拉网,或在拉网前使用维生素500克每亩米全池泼洒,防止应激而脱粘。或近入冬季前下一次生物肥,用量视水质情况而定。治疗同上。http://www./article-45499-1.html
  
  方案十:广东珠海:提高盐度可有效控制海鲈水霉病
  
  ①利用当地自然条件,提高池塘养殖水体盐度。可以在咸潮期间通过河涌加入较高盐度河水,或采用加入船运海水,有条件的打井抽取地下水等方法,适当提高池塘养殖水体盐度。使用海水时,可先将池塘水排掉一部分,再加入海水,以减少海水的用量。使用地下水时,应注意地下水的氨氮及重金属含量,采取分阶段逐次添加或者先曝气处理再行加入的方法,分解有毒物质。使池塘水体盐度保持5‰以上,对水霉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②养殖前做好清塘消毒工作, 消灭病原生物。除去池底过多淤泥,并用200 ㎎ /L 生石灰或20 ㎎ /L 漂白粉消毒。  
  ③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抵抗力,平时注意消毒,在捕捞、运输等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注意合理放养密度,尽量避免在水温15℃以下的条件下处理养殖鱼类,以免鱼体冻伤或擦伤。 
  ④在苗种下塘前,1m3 水体用硫醚沙星0.5~1g,药浴3 分钟,进行预防和治疗。成鱼养殖阶段,1m3 水体用硫醚沙星0.15~0.37g,化水全池泼洒。 
  ⑤可选择苦参地肤子散或五倍子末等全池泼洒或浸泡,用量参考产品说明书。如果有寄生虫感染,用青蒿末拌料投喂或全池泼洒。(http://www./article-23618-1.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