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方兄”里的大文章!

 芝润斋 2017-11-30

“孔方兄”有大文章!

回鹘汗国铸造的“日月光金”钱币

我们都知道,兑换货币是现代人走出国门前,准备工作中的一个必要环节。那么,在当年客商云集,不同口音、长相的人们交织的道路上,货币的流通又有着哪些奥秘?想像一下,小小一枚钱币,辗转过无数人之手,除了直白的“赚与亏”,这种进出、流动还能带来什么?

“孔方兄”有大文章!

事实上,伴随着中原与西域的贸易往来与文化交融,和中原王朝对西域地区的有效管理,中原地区的汉代半两钱、五铢钱以及唐代的开元通宝钱都大量流入中亚地区,这些货币在满足当地流通需要,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当地自铸的货币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方兄”有大文章!

回鹘汗国铸造的“日月光金”钱币

汉佉二体钱(俗称和田马钱)是公元1世纪至3世纪时,流行于古代新疆和于阗地区(今和田)的一种地方货币,它以希腊货币德拉马克与四德拉马克为祖型,仿照贵霜钱币打压而成。汉佉二体钱分为大钱和小钱两种类型,圆形无孔,无郭,红铜质。正面四周用篆书的汉字标明面值,大钱上的汉字为“重廿四铢铜钱”(或读作“铜钱重廿四铢”);小钱上的汉字为“六铢钱”。背面中央是一匹马或骆驼形图案,上方有一打压痕迹,明显可以看出是一徽记。背面四周一圈为佉卢文。

“孔方兄”有大文章!

于阗国铸造的汉佉二体钱

汉佉二体钱,是目前已知新疆地区历史上最早的自铸货币,非常具有地方特色。它不同于中原地区铸钱用钱范浇铸,而是采用源自古希腊的打压法;也不同于中原地区流通币上不铸动物图案仅有文字的传统,而打印有马或骆驼图纹。但是钱币上却打印有汉字,并用中原地区传统的货币重量单位“铢”作为它的计值单位。汉佉二体钱具有很典型的东西方两大货币文化相互交融的特点,是伴随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特别是货币文化的交流、融合而产生的。正如彭信威在《中国货币史》中所说:“希腊文化通过印度传入于阗,同原来已存在的中国文化相结合,而产生了这种货币。”

“日月光金”钱币为回鹘汗国在漠北草原铸造的汉文与突厥文合璧的钱币。其正面为汉文“日月光金”四字环读,背面注有变体的突厥文字,直径24.4毫米,重5.23克。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出版的《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中披露,在新疆吉木萨尔县的唐代北庭回鹘佛寺遗址中,有1枚“日月光金”钱与3枚“开元通宝”钱同时出土,说明它们的时代应该相距不远。

“孔方兄”有大文章!

形制特殊的“日月光金”

“日月光金”钱币性质上完全仿照开元通宝钱,采用浇铸技术。铭文中“金”字当与“钱”字同义。“日月”则为摩尼教(后宋人改成“明教”)的拜物对象,带有明显的摩尼教色彩。近年又发现一种形制特殊的“日月光金”钱币,钱币四周外郭两面均为一圈波斯连珠纹,边缘还带有八个突出的齿轮,形似“法轮”,这显然不是作为流通货币使用的,可能是被用作宗教活动的一种“法器”。如此更从一个侧面证明“日月光金”钱币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见证了回鹘人在漠北信仰摩尼教的那段历史。

回鹘汗国于唐开成五年(公元840年)被黠戛斯所灭,部众西迁,其中一支迁于吐鲁番盆地,称高昌回鹘或西周回鹘,建立了高昌回鹘汗国。所谓的回鹘文钱,便是高昌回鹘汗国时期所铸造。

据《王延德使高昌记》记载,回鹘西迁高昌后逐渐定居下来,农业及手工制造业都很发达,“性工巧,善冶金银铜铁为器及攻玉”,这为其铸造货币创造了条件。高昌回鹘汗国地处丝绸之路要冲,过境贸易发达。回鹘商人以善于经商著称。据记载,辽朝每年从宋朝收取的大量“岁币”,除消费一部分外,大部分通过回鹘商人运往中亚贸易,换回高级消费品。发达的贸易,促进了货币经济的发展,回鹘钱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铸造的。

“孔方兄”有大文章!

突骑施钱 钱面为一圈粟特字母,意为“突骑施可汗一钱”。

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唐朝在怛逻斯之战中失利,未能遏制住阿拉伯帝国向东扩张的强劲势头。四年后,唐朝又爆发安史之乱,西域驻军陆续被调回平定叛乱,唐朝势力逐渐退出中亚,遂给向东扩展的阿拉伯势力以可乘之机。随着阿拉伯势力在中亚地区的扩张以及伊斯兰教的东传,从公元8世纪开始,中亚地区就开启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伊斯兰化进程。受此影响,中亚地区的钱币文化最终也都被伊斯兰化。

即使如此,在伊斯兰化以后的中亚地区铸造的货币中,仍然保留有浓郁的中华货币文化的元素。如蒙古占领中亚以后,曾打制过铸有汉字“不花”和“税”字的镀银铜币。这里“不花”是指铸造地不花剌(即布哈拉),“税”字则表示征收的是一种税币,反映出蒙古统治中亚时期课税制度上的一些特点。

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清朝政府重新统一西域。第二年设立叶尔羌铸钱局,收缴销毁原准噶尔汗国的普尔钱,并仿照内陆制钱的式样铸造发行了圆形方孔钱。以此为标志,中国钱币文化又重新传入中亚地区,并将中亚东部,即今新疆地区重新纳入了中国统一的钱币文化体系之中。

“孔方兄”有大文章!

清代新疆钱局分布图。

清朝政府随后在天山南北两路先后设立了7个铸钱局,按照统一规制铸造圆形方孔钱。因铜料中未加铅、锌,呈红色,又被习称为“新疆红钱”。

可以说,仅在汉唐时期,通过丝绸之路,我国中原地区的茶、瓷器、丝绸等物品和打井、造纸等技术以及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就被输送到了中亚,并通过中亚进一步传到了西方。同样,我国中原地区也从中亚传进了葡萄、西瓜、苜蓿、菠菜、胡萝卜、胡椒等水果和蔬菜,还有琥珀、珊瑚、钻石、翡翠等矿产品,以及种马和其他珍奇动物。与此同时,传入中原的还有中亚各民族的乐曲、乐器、舞蹈、杂技等,这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由此可见,丝路上的钱币虽然只是整个商贸历史的一部分,但它无疑是促进文化互通、文明传输最为直接的“黏合剂”,它们所见证的商贸繁荣带来的深远影响更是不言而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