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执政后期,怠于政事,唯对阿谀奉承的话感觉顺耳。在此背景下,李林甫迅速得势。 李林甫利用各种手段,能准确揣摩唐玄宗的心思,使玄宗大为惊奇,认为他是不可多得的治国奇才。同时,李林甫利用亲信,在朝中独断专行,对正直的大臣进行压制,以堵塞玄宗的视听。 唐朝实行群相制,李林甫在宰相群里更是一手遮天。他老奸巨猾,做事尽量不受把柄与人。而他的阴谋诡计也因人而施。 据《新唐书》记载,为了设计一个阴谋,李林甫常常冥思苦想很久。为此,他在府中正堂后面修建了一座堂屋,形如横卧型的半弦月。李林甫,号月堂,他将这座屋取名“偃月堂”,也有称“月堂屋”。每当他感到某人对自己构成威胁时,便独自来到月堂屋,绞尽脑汁,构思陷害的办法,有时一直到深夜。只要他面带喜色、表情轻松地步出月堂屋,一个巨大的阴谋便产生了,被他算计的人便有罢官丢爵乃至有身家性命之险。 户部尚书卢绚,待人宽和。一次,卢绚从勤政楼下经过,他风度翩翩,刚好被唐玄宗看见,便称赞了几句。玄宗身边的太监立即将这个信息报给李林甫,他在月堂屋里谋划了一阵,招来卢绚的家人说:“尊翁威望高,如今圣上想让他到南方的州郡去治理。这样就有被贬职的危险。我看最好的办法是在宫内安排一个悠闲的官职。”卢绚听说后,立即上奏请求闲职。紧接着,李林甫使出第二招,对玄宗讲卢绚是个人才,不应守此闲职。不久,卢绚出任华州刺史。李林甫乘胜追击,使出第三招。卢绚到任不久,就被诬陷有病不理政事。几个回合下来,彻底断送了卢绚的光明前程。 公元742年,李适之登上相位,成为和李林甫比肩的朝臣。李林甫坐卧不安,在月堂屋苦苦想了好几夜。一天,他神秘地告诉李适之:“华山之下储有金矿,如果能开采的话,足可以富国,目前皇上还不知道这个情况。”李适之为人忠厚,哪能分辨出这是奸计,便将这事上奏唐玄宗。几天后,玄宗征求李林甫的意见,他说:“臣早就知道这事。但华山是陛下之本命,系王气之所在,怎能开采?”玄宗夸奖李林甫想事周到,忠诚爱君;李适之则遇事轻率不慎,对自己不敬。不久就罢免他的宰相职务。就这样,李林甫将唐玄宗和李适之都蒙蔽了,达到了自己目的。 李林甫担任宰相19年,他将人性卑劣的境界发挥到了极致,对唐朝由盛而衰起了特别恶劣的作用。难怪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价他“口有蜜,腹有剑”,这也是成语口蜜腹剑的由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