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被誉为“明代王羲之”, 书法艺术堪称一绝

 凤凰山居士 2017-11-30

他被誉为“明代王羲之”, 书法艺术堪称一绝

劳皇说事情

百家号 06-06 08:19

书画之家

古代帝王自幼拜师学艺,博览古今。他们不仅治国有方,在书法艺术上也是独树一帜,各领风骚。比如宋徽宗赵佶,自创“瘦金体”为后人所学习。

自古帝皇多惜才,比如梁武帝喜爱钟繇的书法,唐太宗热衷于王羲之的字体,在当时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到了明朝,书画推崇风气更甚。自明成祖朱棣即位以来,广求四方善书之士写外制,若是发现其中书法不错的人才则会让他们写内制,只要能有幸被皇帝赏识,都会委以重任。

如此诱人的升官发财机会,很多人都垂涎。在这么急功近利的情况下,书法难免会千篇一律。但也不能否认,也正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诞生了一位伟大的书法大家——沈度。

沈度何许人也?篆、隶、楷、行样样精通。是明代“台阁体”书法的代表人物。其书法形式结体平正,笔致光结,风格秀润华美,适合皇家的欣赏口味和审美标准。深得明成祖赏识,名噪一时。最有名的墨迹有《敬斋箴》、《四箴铭》等。“台阁体”崇尚法度严谨,丝丝入扣,清秀耐观,没有病笔。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没有数十年的临池不辍,绝不能有所成就。

世人常称沈度的书法“八分尤为高古,浑然汉意”,可见评价之高。

沈度还有一件闻名于世的真迹,那就是永乐大钟上的经文。洋洋洒洒23万余字均出自他之手。这也算是他最具代表性的创作之一了。

为何沈度会如此备受皇帝欣赏?看了史上记载,或许你就明白了,有些人的成功绝非偶然。

明代学者李绍文《皇明世说新语》云:“太宗征善书者式而官之,最喜云间二沈学士,尤重沈度书,每称曰‘我朝王羲之’。”

其实沈度还有一个艺术造诣和他相当的亲弟弟,叫沈粲。每次见面沈度也都会和皇帝提及:“臣有弟粲,其书胜臣”。沈粲的名声最后也没有他哥哥大。

可见整体大环境是好的,大平台同样很重要。若不是沈度正好被皇帝发现得以赏识,中国历史上可真是会少了这样一个博学多才的大家。人们常称沈度的书法“如美女簪花般”,这样的称谓倒也是符合小楷干净匀称,字态方圆的特点。别具特色,不像前人的小楷那样婉约。

沈度,(1357~1434),明代书法家,字民则,号自乐。明松江府华亭(今上海金山)人,与弟沈粲(càn)皆擅长书法。永乐时以善书入翰林,由典籍历迁侍讲学士。


沈度《行书七律诗》,纸本,纵24.5cm,横29.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沈度擅篆、隶、楷、行等书体,婉丽飘逸,雍容矩度,为明代“台阁体”书法的代表人物。深受明成祖朱棣的赏识,被其誉为“我朝的王羲之”,名重一时。


注:馆阁体,是指因科举制度而形成考场通用字体,以乌黑、方正、光沼、等大为特点。明代称“台阁体”,清代改称“馆阁体”。



沈度,隶书《归去来辞》,台北故宫藏。


关于沈度的书法,明杨士奇《东里集》中是这样说的:“善篆、隶、真、行、八分书。洪武中举文学不就,成祖擢为翰林典籍。一时翰林善书者如解大绅之真、行、草,胡广大之行、草,滕用亨之篆、八分,王汝玉、梁用行之真,杨文遇之行,皆知名当世,而胡、解及度之书,独为上所爱。”


沈度《隶书七律诗》 纸本 纵23.2cm 横34.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并说沈度的书法,以“八分尤为高古,浑然汉意。”


沈度《敬斋箴册》,楷书,纵23.8cm,横49.4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沈度以长于台阁体书法而有墨迹《教斋箴》、《敬斋箴》、《四箴铭》等传世。


其中《敬斋箴册》为沈度52岁时所书小楷作品,代表馆阁体最高水准。其笔力劲道,气格超迈,通篇结字匀停,行列齐整,形貌丰润淳和,端雅雍容。只是因过于关注精巧与雅致,故笔墨较少变化,这也是“台阁体”千人一面、千篇一体的通病。


《敬斋箴》局部






沈度还有一件举世闻名的作品,那就是永乐大钟上的经文。内外铸有经文230184字,无一字遗漏,铸造工艺精美,为佛教文化和书法艺术的珍品。


注:永乐大钟,中国现存最大的青铜钟。铸造于明永乐年间,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大钟被移到万寿寺。清雍正十一年(1733)移置觉生寺(今称大钟寺)。



沈度更多书法欣赏



沈度《楷书四箴页》


“四箴”是宋代理学大师程颐根据孔子《论语·颜渊第十二》中“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发展而成的道德戒律。


言箴

言箴曰:人心之动,因言以宣,发禁躁忘,内斯静专,矧是枢机,兴戎出好,吉凶荣辱,惟其所如,伤易则诞,伤烦则支,己肆物忤,出悖来违,非法不道,钦哉训辞。



视箴


视箴曰:心兮本虚,应物无迹,操之有要,视为之则,蔽交于前,其中则迁,制之于外,以安其内,克己复礼,久而诚矣。



动箴


动箴曰:喆人知几,诚之于思,志士励行,守之于为,顺理则裕,从欲惟危,造次克念,战兢自持,习与性成,圣贤同归。



听箴


听箴曰:人有秉彝,本乎天性,知诱物化,遂亡其正,卓彼先觉,知止有定,闲衺存诚,非礼勿听。



《心经》



《千字文》



结语

馆阁体对于今天还具有多大的意义?在飞速发展变化的时代,我们是要保持对书法敬畏的姿态,坚守书法最本质的传统?还是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成为某一个历史阶段的艺术符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