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影《莫娣》影评:平平淡淡才是真

 刘淑姿 2017-12-01

 

影片内容介绍:

       莫娣,也译为“茉娣”,英文名Maud Lewis。她是一位出生于加拿大的民间画家。古往今来,历史上有名的女性画家本就屈指可数,关于她们的传记作品更是少得可怜。而本片则讲述了女画家莫娣平静却不平凡的一生。

        都说学艺术最重要的是天分。因此看其他的传记电影,主人公要不从小就展示了天才般的绘画能力。要不就是勤能补拙式的刻苦努力。但茉娣却有些不同,她没有跟人学过绘画,也没有自学过。

        30岁之前,她对绘画一无所知。30岁后的某一天,当她用沾了涂料的手指在墙上无聊打转时,绘画灵感才被全面激发。


        然而,你能想象如此美丽的画作是出自一个有些残疾的女性之手吗?因为莫娣从小就有关节病,所以驼背,身材佝偻,腿也是一长一短。再加上她总是低头囔囔自语,以至于家人都认为她是个怪胎。


         兄长在没有跟她商量的情况下,擅自把父母的房产变卖占为已有。她的姨妈把她当佣人看待,连镇子上的小孩子都可以随意欺负她。直到有一天,她在小卖部里看到一个渔夫在贴招聘女佣的广告。她想都没想,就去应聘。


         看到莫娣,渔夫马上拒绝了她。因为渔夫想要找的是能照顾自己的农妇,而不是腿脚不利索的残疾人。不管渔夫怎么刁难她,但莫娣却坚持要留下来。拗不过莫娣,最后勉强同意了她在这间木屋里工作。但因为房间小,所以莫娣只能和渔夫挤一张床。即使这样,莫娣还是同意了。



          外面的人都传光棍渔夫讨了个傻子老婆。但莫娣根本不在意,对她来说,她现在比任何时候都要自由。不干活的时候,就呆呆地望着窗外,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


          但流言很快传到了渔夫的耳朵里,伙计看到莫娣时,都忍不住给渔夫使眼色。渔夫觉得受到了侮辱,他居然把气撒在了莫娣身上。当着同事的面,因为莫娣多说了几句话,他就打了莫娣一耳光!


         他是一介匹夫,没有文化,更不懂绅士作风。他要的是一个能听自己命令的佣人,不许反抗,不许有疑问,不许让自己难堪。愤怒时,也只会采用最低级的暴力手段。


         那次委屈之后,莫娣对待渔夫更加小心翼翼。因为看到了涂料,她突发奇想要给这间木屋里装扮一下。而这一笔,改变了他们往后数十年的命运。


         她从墙角画到一面墙,又从窗户画到楼梯台阶。原本死气沉沉的屋子突然变得多姿多彩。渔夫默许了莫娣的行为,但渐渐地他开始警告莫娣不要“太过分”,因为莫娣真的太能画了。


        后来莫娣干脆在后院的废弃的木板上作画。

        因为一个契机,莫娣的小画板被来自纽约的买家看中。买家非常欣赏这种画风,当即就拿出5块钱要买走。5块钱,莫娣干一月不过才1块钱。在那个工资按“美分”为单位发放的年代里,5块钱,算是一笔巨款。

        画板被买家带到了纽约,越来越多的人在看到之后,都表达了对这幅画的喜爱。得到肯定之后,上门买画的人变得络绎不绝。原本无人问津的林间小屋,变得异常热闹。电视台驱车赶来采访,连副总统都因为喜欢莫娣的画,亲自给莫娣写了信索要画。


        时间久了,渔夫对莫娣再不是“只会做饭打扫的残疾人”的印象。原来她眼里的世界是如此丰富多彩。渔夫并不懂绘画,但看到莫娣专注作画时的神情,他不再像往常一样,大声呵斥她去做家务。而是自己默默拿起扫帚打扫起了房间。


       莫娣对自己的画非常负责,而不单是为了钱。曾经有人出钱买走她没有画完的作品,她不但不肯,还会跟人家急。

       这是一段非常温暖的变化,渔夫是个大老粗,他根本不懂什么是爱。即使他和莫娣同睡一张床那么久,也从来没有表示过什么。但莫娣却很直白。“我不喜欢这世界上的大部分人。”渔夫说。“这世上的大部分人也不喜欢你......但,我喜欢你。”莫娣的这句话,卸下了渔夫最后的防线。最后还是莫娣先提的结婚。

        两个人的婚礼十分简单,渔夫第一次穿上正装和莫娣相伴从教堂走出。那天晚上,他第一次吐露了真情。他们俩就是一双落单的袜子。但即使是比作“袜子”,他也要强调莫娣是不寻常的,是宝蓝色的,是会发光发亮的。


        但渐渐的,莫娣的受欢迎还是让最初支持她的丈夫心生芥蒂。就像小男孩闹脾气一样,当莫娣向他抱怨“门上要装窗纱,不然飞进来的苍蝇会打扰她作画”时。他哼了一声就走了,为了画画,你这女人竟然连家务都不做了。但回头还是会撇着嘴一声不吭给门上装上窗纱。口嫌体正直!

        

       莫娣刚来时,渔夫给她定了规矩。这个家里他排第一,狗排第二,鸡第三,第四才莫娣。但现在,他说他不再养狗了,因为我有你。


         时光让两个人在与世隔绝的小屋里相濡以沫。绘画让莫娣的生活绚烂多彩,爱情则让这份绚烂更加持久。即使他们之间没有直白的“我爱你”,却早已约定用一生陪伴来彼此。那辆小推车见证了他们之间的风风雨雨。

        不过电影最后的演绎还是很感人的。在莫娣病重去世后,他独守着房子。墙壁上满是妻子的痕迹。桌子上,台阶上,窗户上到处都是她的气息。原本简陋的破房子已经被莫娣的画笔装扮成了花房。但莫娣已经不在了。

        

        而本片最大的泪点则是,当丈夫开始收拾妻子的遗物时,发现了一个生了锈的铁盒子。打开一看,是当年他的那张招聘广告。原来莫娣一直都保存着,从最初那天相遇开始。

         浮生一切,皆是一副画作,全部被圈在了那扇不起眼的窗户里。莫娣说过,窗户给了她创作的灵感。


影评部分:

          《莫娣》中没有“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轰轰烈烈、山盟海誓一般的爱情,反而体现出一点是“平平淡淡才是真”。这部电影被称作是爱情纪录片,拍摄的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果说把导演和编剧比作一个讲述者,其他影片的讲述者,要不然就是有一些商业性的目的,要不然就是在前边说的轰轰烈烈中去证明我很强大,我拍的电影很好。而本片的导演和编剧只是一个安静的叙述者,一个真正想讲好一个故事的人。这个故事是一个真正的人的经历,里面体现着人性的真诚光辉与爱。

       顺便插一句,前段时间张艾嘉的《相爱相亲》也是难得一见的平平淡淡的却又鞭辟入里诠释爱情的电影。只可惜这种片子,在当今浮躁的社会环境下,是不可能取得很好的票房的。一块金子,被埋在黄沙下,着实可悲可叹。
   

        
            爱情部分,影片描述的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侧重于莫娣和刘易斯的心理活动的刻画。渔夫刘易斯的脾气不好,莫娣刚刚当上女仆的时候,刘易斯想尽办法让莫娣知难而退,甚至动手打了莫娣一巴掌。莫娣却始终不离不弃。影片告诉我们的第一个道理是:真正爱情的维系,需要有一个人真的绽放出自己的生命状态。真的绽放出自己的生命状态需要两点:1.先找到一件事情或者说一份工作能够养活自己。没有面包的爱情是难以长久的。2.要找到一件真的能够让自己有价值感和喜欢的事情,持之以恒地不带目地做下去。对于莫娣来说,这件有价值的事情就是画画。莫娣刚开始来到刘易斯家是很自卑的,自己长得不好看,还有严重的关节炎,走路一瘸一拐,宛如一个怪胎,还什么都不会,处处被刘易斯嫌弃。直到有一天,她开始在窗户上画画,然后慢慢地,这些发自内心深处的画作被一个纽约人欣赏,纽约人以每幅画五美元的价格买了莫娣的画,莫娣的真正的价值和美开始绽放。莫娣还是依然用心画着,用她的话来说,你不需要想着我要怎么画,你只要用心去表达你想要表达的东西,画自然而然就出来了。而且这样呈现的画作,是最美的。也难怪,连当时的美国副总统尼克松都专门写信索要莫娣的画。


          莫娣虽然先天不幸,然后父母去世后,兄弟没跟她商量就卖掉了两人共有的父母留下的房子,寄居在尖酸刻薄的姨妈家里,姨妈只是把她当做一个佣人。但莫娣的画作,依然展现出阳光的灿烂和人性的乐观精神。莫娣的生命的绽放和心愿的实现也感染了刘易斯。你可以看到,一开始刘易斯非常傲娇,大男子主义。他只想找一个女佣,在每天辛苦了一天回家后,能够看到整洁的房子和热腾腾的饭菜。可是,现在的他,却在莫娣作画的时候对莫娣说,你专心做画就好,我来扫地。莫娣一脸嫌弃地说,哎呀,你扫地的灰尘都扫到了我的画上。出去出去,我关门了。什么时候扫完,什么时候叫我。这就是导演和演员的功力。寥寥数笔,就描述了一个大男子主义的冰块脸变成了一个宠妻狂魔。

可是刘易斯依然没有勇气和莫娣结婚。晚上过性生活的时候,刘易斯突然一把推开了莫娣。他对莫娣说:“如果你想用这样的方式钻入我的生活,你就大错特错了。如果你不干活,你就走人吧。我宁愿去捅一棵树。”第二天,莫娣找到了刘易斯说:“我们结婚吧。我们睡在一起住在一起有一段时间了,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应该结婚的。”刘易斯用充满戏谑和嘲讽的语气说道:“我这里虽然没有女人上门,但是我不会随随便便娶我遇到的第一位的。如果你现在还不了解我是一个什么人的话,那么你就比你的外表看上去还要傻。”顿了一顿,刘易斯又说,这次语气有些失落,“你要知道,我不喜欢大多数人。”“大多数人也不喜欢你”莫娣回道。“可是,我喜欢你。”莫娣也顿了一下,低了下头,有些娇羞的说:“可是,我喜欢你,你需要我。”语气很慢,分量却很重。这句话,让一直犹豫不决的刘易斯和莫娣走进了教堂结婚。平平淡淡地几个镜头,几句话,眼角,已经潸然泪下。


        名气越来越大的莫娣和刘易斯之间产生了一点冲突和危机。刘易斯跟莫娣说:“我从来没有想到我的生活会变成这样。早上起来,全是人。下班回家,全是人。我的脸上了电视,被全世界人嘲笑。如果你觉得我配不上你,你可以去找其他人。没有关系。”莫娣刚刚得知自己的亲生孩子并没有死的消息,她小心翼翼地跟刘易斯说:“我的孩子,并没有死,他们骗我………………”“够了”刘易斯怒吼道。“越来越多的痛苦。自从我认识你之后,我的痛苦越来越多。没有你我会活得更好。”这句话,太伤人了。莫娣下了车。刘易斯说的是气话啊,他愤怒地说:“怎么,你真的要下车?好吧,那我真的解脱了。”


         莫娣出去住了一段时间。却怎么也难以忘却刘易斯。两个人准备好好谈一谈。他们坐在一把白色的吊椅上。莫娣先开口了,似乎她一直是在关系中比较主动的那一方。“看,天上的那朵云,像一个女人的屁股。你看到她了么?”“不,我们又看到她。我只看到了你。”“你看到了什么?”莫娣反问。“我看到了你。我的妻子。一直如此。我只是………………不想要你离开我。”这个问题在莫娣看来根本就不是个问题。“我为什么要离开你?”刘易斯有些不敢看莫娣了,他的声音有些低,“因为,你能够找到比我好的多的人。”“不,我不能。”莫娣回答,同时用坚定和充满爱意的眼神看着刘易斯,“你给了我想要的一切,一切。埃弗。”一滴泪从莫娣眼角滑落,两个人手牵手,心连得更紧密了。他们坐上车回到了家。


        我非常心疼刘易斯。我简单说说发生了什么。刘易斯为什么是这样一种性格。刘易斯从小在孤儿院长大。他的内心是缺少爱和陪伴的。这样的孩子会在潜意识中形成一个信念,这个世界是不安全的,我害怕被抛弃,这个世界上没有爱。因为害怕这种被抛弃的感觉,所以会先抛弃别人,或者没有办法跟别人产生深刻的链接。生活中的这些人是很难建立亲密关系的或者在亲密关系中会有很多的冲突。但是,他们内心又渴望爱。所以会形成一个激烈的内心冲突。一方面,害怕被抛弃,所以会先抛弃别人。比如影片中,刘易斯多次用激将法说什么自己宁愿去捅一棵树,说什么没有你我的生活会更好。另一方面,如果莫娣真的离开了,因为他渴望爱,他的内心又会无比失落,同时强化自己的基本信念:我爱的人会抛弃我,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爱。他会在这种把人一会拉近一会推远的矛盾中渐渐迷失。还好的是,莫娣的爱和包容心足够强。不论怎样,莫娣不会放弃刘易斯。莫娣不会忘记,自己走投无路的时候,刘易斯收留了自己。不会忘记。每天刘易斯下班回家,吃着自己做的并不太好吃的饭菜的满脸幸福的神态。不会忘记,自己的画第一次赚了钱之后,刘易斯的表扬和欣慰。不会忘记………………但在一定程度上,莫娣的心理更强大。不论如何,我都不会放弃你,离开你。莫娣也在一定程度上救赎了刘易斯。


         最近一个大学同学劝我早点找对象结婚。我说顺其自然。他不以为然。他说,理论上是这样,但到最后,一切都要靠物质平衡。找对象越晚,就越不会相信顺其自然。我同意的一点是,确实没有面包的爱情难以维系。但是,我不同意的一点是,人不能被需求睡,也不能睡了需求。爱情来了,我不逃避。爱情没来,我也不着急。我不是为了传宗接代去结婚,为了谁的心愿的满足去结婚。除了基本的物质条件之外,有没有爱,共同的价值观,有没有这种真的不论如何都不放弃的信念同样很重要。一个人的婚姻,是自己的选择,也是最重要的选择。莫娣和刘易斯的爱情,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2017年|夏


         影片最催泪的是最后。莫娣去世后,刘易斯打开了一个铁盒,那是自己与莫娣的雇佣合同。他的眼角湿润了。原来,我在你的心中这样的重要,你一直都在乎我,记得我。爱在那一瞬间超越了生死,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说完了爱情说说亲情。姑妈从小对莫娣不好。莫娣却抱怨以德。姑妈快要去世了,莫娣请求刘易斯带自己去见姑妈一面。刘易斯想到姑妈当年对自己的妻子尖酸刻薄,就说:“我坚决不去。”可是,莫娣却说了一句话,再次催人泪下。“万一她死了,而我没机会告别呢?”刘易斯坚决不肯送莫娣,莫娣就自己去了。我们,不允许别人轻易伤害我们。但同时,对过去的真的要已经过去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原谅是人性最高贵的品质。莫娣一句坚定的话,我的泪又下来了。


           姑妈已经垂垂老矣。姑妈一方面感慨道,莫娣是家族里唯一一个生活的幸福快乐的人。另一方面,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她忏悔了一件事情:当年莫娣的孩子生下并没有畸形。而是大家觉得莫娣无法养活养好孩子,他们便把孩子卖了。卖给了一个有钱人家。姑妈深深地表示忏悔,对自己的所作所为………………


          刘易斯真的是刀子嘴豆腐心。他帮助莫娣找到了自己的孩子。莫娣下车看了一眼,那个女孩已经很大了,亭亭玉立,活泼快乐。莫娣仿佛快要哭出来了。她很喜悦,又很伤心和纠结。最后,莫娣看着她活的如此幸福快乐,她没有选择相认。坐上了车,回头望了那个女孩一眼,洒脱地离去。爱,并不一定要代表占有,并不一定我们要相认。只要,你好就好。如果我们的相认会带给你更多的痛苦和纠结,那就让它成为我内心最深处的秘密。


           莫娣始终没有忘记初心。自己没钱的时候,哥哥查尔斯对自己不闻不问。有钱了,哥哥一脸谄媚地过来看自己,还提出自己想要当妹妹莫娣的经纪人。莫娣只是淡淡地问,哥哥你来干嘛。哥哥说,我来买画。这幅画六美元。莫娣不知什么心理,多加了一美元。哥哥不论如何诱惑莫娣,莫娣不为所动。她的钱够用就行,她现在很快乐,而且如果卖的太贵的的话,莫娣的工作量要加大很多。而她不能做金钱的奴隶。哥哥付了钱,莫娣只说了一声,哥哥再见。彬彬有礼而又底线界限十分清楚。这就是莫娣的成熟之处。就连美国总统尼克松亲自写信来索要画,莫娣都说:“除非他把钱寄过来,否则我是不会把花给他的。”我不禁想到那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本身是另外一种洒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