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靶向治疗副作用低吗?

 新民中街 2017-12-01

现如今,靶向治疗很时髦,可以说,靶向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癌症治疗第四大手段,当然,确切地说,第四大手段应该是生物治疗,生物治疗包括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基因治疗等,其中靶向治疗发展最成熟,应用最广泛。

先来了解什么是靶向治疗。我们通常所说的靶向治疗,也包括这个提问中的靶向治疗,确切地说是指靶向药物治疗,也就是采用针对某个或某些特定的“靶点”的药物,破坏或阻断癌细胞生长的信号或血液营养供应,最终抑制或杀灭癌细胞,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这也就意味着,即便是不同的癌症,只要它们都存在相应的“靶点”,那么都可能对这个药物有效。

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它具有靶向性,相对传统的化疗,它可以相对选择性地作用于与癌细胞有关的靶点,有人形象地把它比作“生物导弹”,打击目标明确,可以定向打击,而较少伤及无辜,也因此,打击效果好,副作用相对较少。

但所谓的副作用较少,也只是相对的,是相比传统的抗肿瘤治疗化疗而言的,正如导弹相对于传统的炮弹,伤害平民百姓的风险机率更小一些,但不是绝对不会伤害平民百姓,这个道理大家应该能很好地理解。一个炮弹扔过去,好的坏的,一死一大片,而一个导弹打过去,由于有精准目标锁定,它直接冲着要打击的目标而去,显然,打到坏人的概率非常大,而伤及好人的可能性较小,但显然,并不是百分百能打到坏人,也不是百分百不会打到好人。

目前为止,极罕见有单一作用的药物,是药三分毒,副作用总是难免的,差别只在于副作用的多少和大小。靶向药物治疗有副作用吗?这个问题前面已经说了,当然有副作用。接下来的问题是,靶向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低吗?

这个问题应该分两个方面回答。一是,副作用多吗?二是,副作用小吗?

一种药物副作用数量上的多少,取决于它的作用靶点的多少,越是作用广泛,也就是那种对这个有作用,对那个也有作用的药物,我们治某种病,通常只用到其中的一种或几种作用,而其他我们并不需要的作用,就是副作用,所谓副作用只是相对的,我们需要的就是它的正作用(希望取的疗效),而不需要的就是副作用,正如敌人也是相对的,我们能够利用的就不是敌人,是朋友,而当某天我们的需求目标变了,所谓的敌人可能变成朋友,而朋友却可能变成敌人。化疗药之所以副作用多,就是因为它没有选择性,对全身有血液循环的地方,它都有可能对细胞杀伤,不管是正常细胞还是癌细胞,所以,化疗可能会有脱发、恶心呕吐、腹泻、口腔溃疡、肝肾心毒性以及全身所有脏器功能受损可能、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贫血,血小板减少)等副作用,十多种、几十种之多,这还是较常见的,还有很多少见的副作用。而靶向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则相对较少,较为单一,比如,用于肺癌治疗的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易瑞沙),主要的副作用就是皮疹,腹泻,瘙痒,痤疮等,少数可能有间质性肺炎。数量上并不多。

副作用数量的多少当然是我们要关注的,而另一个要关注的问题是副作用的大小。副作用多,但却并不严重,副作用不大,对病人的带来的痛苦也不大;副作用尽管少,但却很严重,甚至有的可能致命,这对病人的威胁更大。比如,上面提到的吉非替尼,有少数可能出现间质性肺癌,如果本身有肺部基础疾病,有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比如,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美罗华,尽管副作用并不多,但有少数人可能在输注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输注反射,甚至有的出现生命危险。可见,靶向药物的副作用一样要引起高度重视,弄不好也可能出人命。

总之,靶向药物治疗的副作用,相对化疗来说,较少一些,副作用的特点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但不等于靶向药物不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有的也可能危及生命,不可掉以轻心。任何药物,包括靶向药物,关键是按规范使用,该用的用,不该用的不要滥用,对有相关合并症,不适合使用的,坚持不要用,或者慎用,在使用过程中要加强监控。(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