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掌握彩超核心技术,他要“开山立派”

 昵称46635225 2017-12-01




已故的老劳模姚锦钟怎么也想不到:

自己在10年前,“发挥余热”和一帮小年轻共同创办的开立医疗(300633),会在短短几年间挤入了全球彩超仪器市场前十名,甚至还收购了美国的超声设备公司Sonowise

这位1937年出生的中国超声第一代专家,更想不到,我们国家的超声设备,在国际上也变得极具竞争力,开始进军更高端更精密的医学影像设备领域;

关键是,这些奋斗在一线的中国企业创始人、CEO,还大多是自己看着成长起来的年轻人。

(左一为中国超声设备的先进者和奠基人,老一辈工程师姚锦钟和开立制造的中国第一台彩超)

1

2000年,已经在汕头超声研究所工作了15年的陈志强,越来越对国企体制下一眼看得到尽头的未来感到绝望。

他拉上好友吴坤祥,一起去找到刚刚退休的老所长姚锦钟,想听听他的意见。

姚锦钟在超声所干了一辈子,深知体制之弊病,于是鼓励陈志强出来创业,在高端彩超领域干出一番事业,不仅是言辞上的鼓励,还答应跟他们一起合伙。

2004年,开立医疗制造出了国内第一台彩超,甚至是全球第一台15英寸LCD大屏幕全功能便携彩超

同年,即通过了严格的CE和FDA认证,实现盈利。

当年国内的彩超市场,基本上被外资企业瓜分,前三强是GE、飞利浦、东芝。

国内拥有一定实力的,仅有两家:迈瑞、开立。

几十年来,中国商业故事的主角,通常是低技术含量的商品,比如打火机、五金件、衣帽鞋袜,占领世界市场。

但最近十年,这些故事的主角,正逐渐让位于高科技产业,比如高铁、大飞机、半导体、汽车……越来越多的出现中国人的身影。

他们被视为中国制造的2.0版本。

这些故事的诸多角色中,除了天天上头条的大国重器,也有许多隐藏在边缘角落的“隐形冠军”,他们的故事或许没有那么恢宏跌宕,但是从投资的角度而言,往往更有着独特的魅力。

开立就是这样的佼佼者。

迈瑞作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老大,故事已被传诵过许多遍,那么开立,又是如何“开山立派”的呢?

2

超声设备最核心的部件是什么?

答案是探头。

所谓探头,是超声设备实现电脉冲信号和声脉冲信号转换的东西,主要用于人不同部位和体位的检查,里面大有名堂。

探头的质量和性能将直接影响到全系统的性能指标,如探测深度、侧向(轴向)分辨力和灵敏度等。

比如说,下段的输尿管结石的超声诊断,由于膀胱等脏器的阻挡,水平欠佳的超声诊断医生可能无法检测到结石。

误诊、漏诊,害命啊。

更好的探头就能有更好的分辨能力,换句话说,探头的质量和性能能弥补超声操作医生水平的不足

开立的董事长陈志强,正是超声探头领域的专家,是奠定开立超声设备探头技术基础的领路人,开立也拥有国内领先的医用超声探头研发和制造技术,探头种类齐全,特殊探头设计制造能力突出。

(开立的中高端设备S50,和国内竞争对手迈瑞的同级产品DC-8比较,可以看出探头是开立最拿得出手的重要组件。)

凭此技术,开立拿了无数奖项:高端便携彩超X5、通用彩超S9,获得德国iF颁发的产品设计奖,S20超声诊断系统获德国产品设计奖“红点奖”......

在招股书上,关于探头的发明专利也是最多的。

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需要一支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还需要将大量时间、精力投入到研发中。

仅有的五家重要子公司,家家的主营都是干研发。

每家研发机构的功能安排,也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比如说,武汉、哈尔滨的两家研发机构,一家坐落在号称中国光谷的武汉,软件和半导体人才聚集;一家位于哈工大、哈工程的后院,机械、材料方面人才众多。

这两家位于二线城市的机构能充分利用当地人才,实现较低成本的协同研发工作。

而放在美国硅谷和西雅图的公司,则利用其接近世界创新中心的优势,可近距离跟踪先进技术,同时网罗算法、声学、构架方面的顶尖人才。

更关键的是,开立舍得花大钱在研发上,态度端正。

近几年,开立的营收研发比一直保持在20%附近,在A股的上市公司中极为罕见。

拼命的投入,换来了良好的回报,开立在2016年推出的S50中高端彩超和国内领先的内窥镜产品,卖得极好,直接带动2017年业绩的暴涨。

并且,由于聚焦高端产品,开立的毛利率一直不错,和龙头迈瑞相差无几。

(国内高端超声设备基本呈现双强争霸局面,集中度较高)

根据公告,开立医疗2017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4.24亿元,同比增长64.0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0.74 亿元,同比增速120.62%

在8月23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开立就含蓄的表示:

光是小一百万一台的S50,2017上半年就卖了200多台,15%-20%卖到了三级医院。未来还可能占到总销售量的50%左右。

3

在开立的定期报告中,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亮点。

医用电子内窥镜。

用途主要是经人体的天然孔道, 或经手术做的小切口进入人体内, 使用时将内窥镜导入预检查的器官中, 可直接窥视有关部位的异常, 从而进行诊断或者治疗的医疗器械。

核心是三大件:镜头、图像处理、光源。

拿镜头来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体内摄像头,在这个需要经过很小的孔道进入人体的镜头上,还需要集成图像传感器、喷水功能、照明、扩展功能槽。

要制造这样一套能进入人体内的精密医用仪器,考验的是整个国家的工业技术积累和水平。

核心技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图像采集和图像后处理。

不用说,内窥镜成像质量是衡量图像采集环节的关键性能指标。拿代表内窥镜技术前进方向的软镜来说,镜头上最核心的部件是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的优劣是影响内窥镜成像质量的关键。

图像传感器主要有两种:CCD和CMOS

对手机和相机产业较为熟悉的读者应该马上可以猜到:这东西一定被日本垄断。

Bingo!

一般来说,CCD成像效果好,但制造工艺复杂。

CCD的信号类别是模拟信息,日本人对模拟信号的产品玩的是相当溜,软性内窥镜领域长期霸占全球市场90%的份额。

但是,好日子可能要到头了。

出来挑战的,正是CMOS,CMOS虽然成像效果差一些,但是信号类型是数字信号。

摩尔定律决定了:CCD进步慢,CMOS进步快。

技术难点的天平倒向了另一端:图像处理。图像处理属于计算机科学的范畴,需要用到大量算法。

举个栗子:医生操作内窥镜时,移动内窥镜会产生模糊的图像,就要通过降噪算法保持图像的干净,利于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再举个通俗的栗子:锤子的坚果PRO1和之前的产品,成像效果就是渣,但是最近发布的坚果PRO2的成像质量就离实力派很近了,原因老罗也解释了:来了算法大牛。

这里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开立在美国有两个研发中心。

原因无他,硅谷和西雅图,乃是计算机算法、软件、半导体的人才高地。

当然,除了内窥镜系统的研发,还有彩超,现代的彩超设备硬件差别不大,真正拉开设备之间差距的是软件和一些复杂功能,比如弹性成像、造影、心脏运用等,更好的软件和功能能为医生提供更多的定量诊断信息。

美国设立的研发中心和国内武汉、哈尔滨的研发中心能两相互补,占到更多的人和地利。

有了研发人才、CMOS技术的进步、结合制造彩超设备的经验,开立突破了技术难题,打破外资企业的技术垄断,开发了基于CMOS的国内首台200万像素、配置1080P全高清图像的高清电子内窥镜系统:HD-500

(开立的VIST光电复合染色成像技术能清晰地成像毛细血管和黏膜下的细微病变)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HD-500比同等价位国外品牌的某些性能指标要明显好,而且目前在国内只有开立的内镜能实现进口替代。

产品一出手,就拿了Frost&Sullivan的“2016年度电子内镜市场产品创新奖”。

在10月27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开立就表示,今年1-9月高清内镜实现了140%的增长。

4

开立二字,寓意为“开行业先河, 立民族品牌”。

我们回顾它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在超声诊断领域,开立医疗所拥有超声影像产品20余款,配以领先工艺的自产探头,几乎覆盖所有适合超声影像诊断的医疗领域

不仅是国内超声领域中最早独立掌握彩超核心技术与探头核心技术的厂家,而且是产品数量最多、种类最全、应用范围最广的生产厂商,一直保持着技术和设备的领先。

在电子内镜领域,开立自主研发的国产首台全高清电子内镜可让身边的医院都能开展高清内镜检查,在国内只有开立的内镜能实现进口替代。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