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靠上司提拔上位的帝师,反而对领导恩将仇报,最后惨遭下属赶跑!

 铁血老枪 2017-12-01

谈及明朝嘉靖末年至万历初年这一段时间,就不能不提这段时间的三位首辅——徐阶、高拱和张居正。徐阶和张居正比较为人所熟悉,而高拱就相对陌生得多了,他似乎只是承上启下的一个人。事实上,高拱的才能是绝不输于前后二者的。

靠上司提拔上位的帝师,反而对领导恩将仇报,最后惨遭下属赶跑!

高拱

高拱的学历也是庶吉士,算是非常顶级的人才了(当然不是庶吉士也不会入阁)。庶吉士散馆以后不久,他被分配去了裕王那里当家庭教师。此时的裕王是众望所归的储君,但是嘉靖皇帝却迟迟不想立太子,而且另一位皇子景王迟迟不出京就藩,这让宫廷内外流言蜚语不断。而高拱作为老师,一直要裕王安心凝神,不管外面怎么说,只要敦厚孝顺就行。后来裕王被封为太子,非常感激这位高老师,亲自写了“怀贤忠贞”四字以示嘉勉。

靠上司提拔上位的帝师,反而对领导恩将仇报,最后惨遭下属赶跑!

明穆宗朱载垕

高拱所受裕王的器重自然也看在了徐阶的眼里。扳倒严嵩以后,徐阶就把高拱请进了内阁。不过眼高于顶的高拱不但不念徐阶的情,反倒是觉得受荐于人极其难堪,因此和徐阶一直不大对付。结果这时候有个徐阶的言官老乡因为之前弹劾过高拱的亲家,担心高拱报复,下决心一条道走到黑,连着高拱一起弹劾,幸亏此时世宗皇帝病危才没看见。躲过一劫的高拱以为是徐阶指使他老乡干的,因此对徐阶更加怀恨在心,下狠心非要整垮徐阶不可。

靠上司提拔上位的帝师,反而对领导恩将仇报,最后惨遭下属赶跑!

徐阶

世宗辞世的时候,只有徐阶在身边,而徐阶只叫了张居正去草拟遗诏,其他阁臣一概不予通知,这让高拱恨得牙痒痒,更要整死徐阶。新君即位后,徐阶继续担任首辅,高拱身为次辅就老是跟他顶着干,几乎是徐阶提议监事他就必须顶回去。无奈之下的隆庆皇帝只好让徐阶和高拱各自退一步,两人各自光荣退休,朝堂内总算安静了一会。

徐阶的退休是真退休,但高拱却仅仅是以退为进。两年后,高拱重回内阁,并且担任首辅。他上台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徐阶任内的所有政策全部推翻,不论是德政还是恶政。第二件事则是派人去收拾徐阶,那个人就是著名的“海青天”海瑞。徐阶自己也是管教不严,几个儿子横行乡里无恶不作。尽管徐阶救过自己命,但是海瑞还是丝毫不念旧情,依法狠狠治了徐阶和他几个儿子的罪。海瑞自以为自己是秉公执法,只是没想到自己无非是做了高拱的一杆枪而已。

靠上司提拔上位的帝师,反而对领导恩将仇报,最后惨遭下属赶跑!

海瑞

高拱虽然气量比较小,但并不是个奸臣,相反,他的能干甚至是超过徐阶的。他在吏部花了一个月时间看完了所有官员的履历和优缺点,在调补官员时都能召之即来来即能用。

六部官员通常都是轮换使用,很难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某一单位。放在其他部门尚可,但对于专业性要求极强的兵部就不适用,而此时又恰逢边境形势紧张,很难找到专门的军事人才。高拱就规定兵部侍郎都需要去边关做一段时间总督,而后再回调本部;兵部的中低层官员则多选用通晓军事的干部充任,并且只在兵部工作,不再四处调遣。这样一来,几年工夫就积攒出来了一大批军事方面的人才,为明朝的用兵提供了极大便利。

高拱虽然自己出身庶吉士,但他坚决反对只靠文凭说话,主张任人唯贤、人尽其才。在他任上,不仅是文凭稍低的人可以入朝为官,就连那些被公认为“贪腐”、“无操守”的官员他也能用的很好。古田有少数民族叛乱,高拱力排众议派殷正茂(素有贪名)前去剿匪,最终也确实打了个大胜仗。像殷正茂这种不拘一格“用”人才的例子在高拱辅政期间还有很多,也正是他们和高拱一起开创了“隆庆新政”的局面。

靠上司提拔上位的帝师,反而对领导恩将仇报,最后惨遭下属赶跑!

殷正茂

高拱为官相比徐阶和后来的张居正也要清廉很多,但是他的子弟却和徐阶的儿子有的一拼——手里都不干净。不过由于隆庆皇帝对高拱十分信任,所以这也算不得什么。但是在朱载垕去世以后,高拱就难以自保了,更何况他心目中的盟友张居正还心心念念要把他扳倒。

高拱一向自命清高,和太监自然处不到一起去,可他还偏要干涉司礼监掌印的人事安排,还不允许司礼监干政,这就让大太监冯保对他怀恨在心,而正想借机上位的张居正也借此机会和冯保结成铁杆同盟,高拱的下台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靠上司提拔上位的帝师,反而对领导恩将仇报,最后惨遭下属赶跑!

冯保

朱载垕去世时,高拱未能在身边,这个致命的疏忽直接导致太监矫诏称内阁与冯保共同辅政。高拱一心想要把太监扳倒,又上书要把司礼监全面废掉,终于逼得冯保联合张居正出手,密告太后高拱擅权。太后同意将高拱逐出内阁,强迫退休,并在次日宣读诏书。

在宣读高拱罪过的时候,高拱趴在地上浑身酥软,最后连站都站不起来,还是张居正把他扶起来送回家。被退休的高拱回家以后,冯保还想整死他,所幸有张居正维护才未能如愿。高拱去世后,朝廷恢复了他的命运,并且最终对他的功过有了公允的评价,这些也都是张居正的功劳。

靠上司提拔上位的帝师,反而对领导恩将仇报,最后惨遭下属赶跑!

张居正

高拱是个极其有才华的人,隆庆新政的诸多举措都出自他手,日后张居正的“万历中兴”也可以说是踩在了他的肩膀上。但由于他的气量太小,不能容人,和徐阶等人之间的公事问题很容易演变成了私仇,因此最后下场也并不算好。相比起来张居正则相当分得清公私之差,更能“同流合污”,因而张居正比高拱在台上呆的要久的多,也比高拱名气要大很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