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自然论》中医基础理论一一大自然客观规律(五)

 huangailan 2017-12-01
 受好友之邀,旅游数日,《洛书》还未讨论结束就停下来了。今天我们继续上次聊。洛书以阴阳并列,以君统臣,是一个制约的关系。洛书中这种相克就是我们要学习领悟的精髓,也是我们为什么学习洛书,因为它与我们在教科书关于阴阳五行的层次更深更接近俗谛。它体现克是克其趋于灭亡倒退之势,克其本性,不令其过而归于灭绝。

土克水,以高克低。土为君,为夫,为父;
水为臣。为妻,为子。这克有三种: 一克水性随顺,给以固堤,不令其灭绝流失,有保护的意义在内,这是夫克妻的内容。  二是土是水的依托,水由土中渗出,土的干湿枯紧,对水的分散聚积有决定作用,这是父克子的关涵。  水性趋下,升尽。土止其下流,溶盖缓其升尽,干灭,这是君克臣的内容。
从人体上同理,水为肾阴,土为脾胃,肾的一切精明皆源于胃纳水谷与脾的升提。          


 水克火。是以多克少,而洛书所示现的确是少克多,结果是不克火而助火!   水为君,为夫,为父;火为臣,为妻,为子。水的多少决定火的盛衰。火质为木,木由水生,火燃需气。气由水化;故水的多少直接决定火的态势,这就是父克子。火性炎上过则炽盛,以水克之,这就是君克臣的内容。火燃需耗燃料,无燃料则焚尽自身,以能源助其燃,不使其伤自身而又能常明,这是夫克妻的内容。    喻:  一桶100℃的蒸汽与一桶100℃开水,谁的保温时间长是不言而喻的。

在人体心脏和肾脏是水火既济的关系。水性趋下,火性炎上。但实际应用却是水上而火下。水得火蒸而化气,火得水滋而温煦。水克火者,乃水火既济也。肾水在肾阳的蒸腾下化气上升,启动心阳,心脏收缩的同时肾水上提以资心阴,避免心火亢烈。灼伤心体。心阴足则心神安泰,此乃水养火也。心阳下照,以助肾阳蒸化,防止肾水寒凝,浊水上泛,此乃火资水也,这这是水克火之俗谛。

洛书之克,是万物生生不息,制而化的自然客观规律。洛书之运自“五土”而下,从右到南到左而又复归“中五土”形成克中寓生,生生不息之道。周循而不盈,以一中为道,在有为中达无为,无为中养有为的“后天”“和谐”的大自然的客观规律。

有关《河图洛书》就讨论到这里。当然,你也可以站在更高的维度更高的层次看《河图洛书》。它本就是梦幻泡影,是二元对立的产物……梦中之话,开口说河洛就是错误的。但我们既然讲到自然论,它就是反应大自然俗谛。如你已超越了河图洛书的二元对立,达真谛一一万圣莫开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