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济学说史——重农学派

 私库皆书 2017-12-01

经济学说史——重农学派

(第五章  重农学派的经济理论)

第一节   概述

名词解释:

1.重农学派:重农学派是继布阿吉尔贝尔之后的法国古典经济学派,它出现在布阿吉尔贝尔后约50年的18世纪50—70年代。魁奈是重农学派的创始人,杜尔哥是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们以农业生产作为研究对象,最早系统的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资产阶级的视野内对资本主义进行了考察和分析。马克思称重农学派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真正鼻祖。

2.自然秩序:①自然秩序是重农学派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②重农学派提出: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一样,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即他们所说的自然秩序。③自然秩序是上帝为人类社会幸福安排的一种秩序,这种秩序既支配自然界,又支配人类社会。一个国家按照自然秩序发展,才会富强;否则就将进入病态。自然秩序所有人,以及一切人类的权力必须遵守的,是坚定不移的,不可破坏的,而且一般说来是最优良的的规律。

简答题:

1.重农学派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说重农学派的理论是资产阶级性质而具有浓厚的封建主义外貌?

重农学派的基本特征:

1)重农学派理论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实质,他们要求建立的社会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社会。(2)他们的分析也是从资产阶级的视野对资本主义的分析:

①从他们对社会生产方式和阶级结构的分析来看,他们所说的社会生产方式唯一的生产部门——农业,实质上是按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合的大农业,它包含的阶级主要是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农业生产工人,他们本质上是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存在的阶级。

②从他们对社会阶级地位来分析来看,处于核心地位的农场主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们不仅指导农业生产,生产纯产品,而且指导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

③从他们对政策主张的分析来看,主张只对土地所有者征税,给农场主充分的自由,实际上是体现了维护资本家的利益这一实质。

是资产阶级性质而具有浓厚的封建主义外貌:

①从重农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所处的地位来看:魁奈和杜尔哥都是封建高官身份,在一定程度上也要维护封建主的利益和要求。

②从生产部门认定来看:仅把农业看成是唯一的生产部门,而忽略了工业等其他生产部门。

③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资本对立关系来看:重农学派描写的劳资关系仅将土地所有者当作真正的资本家,它才是占有纯产品的唯一阶级,而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却成为一个阶级,都受雇于地主阶级。

④从对剩余价值、地租、利润的关系来看:重农学派否认利润的存在,把剩余价值归结为地租,把剩余价值的来源归结为自然力的作用。忽略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工人创造的价值超过劳动力工资的那一部分价值。

 

第二节   魁奈的经济学说

名词解释:

1.弗朗斯瓦.魁奈: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基人之一,重农学派创始人。著作:《租地农场主论》、《谷物论》、《人口论》、《赋税论》、《经济表》、《农业国经济同志的一般准则》、《经济表分析》。

2.纯产品:①魁奈认为,物质财富本身数量扩大,就是农业中不断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这样的生产过程,除了补偿生产中耗费的生产资料(即种子)、工人的生活资料和农场主的生活资料外,还有剩余产品。魁奈指出,这里的剩余产品就是纯产品。②纯产品学说实际上是重农学派的剩余价值理论,是重农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也是重农学派的基石。魁奈的社会财富理论就是以纯产品学说为基础展开论述的。

3.阶级结构:魁奈把社会分成三个阶级:(1)生产阶级,即从事农业的阶级,其中包括租地农业资本家和农业生产工人,他的特点是这个阶级创造纯产品,因此是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社会最重要的阶级。(2)土地所有者阶级,包括地主及其从属人员,国王、官吏和教诲。这个阶级以地组和租税的形态从农业阶级取得纯产品。他的特点是占有纯产品,并以纯产品为生。(3)不生产阶级,魁奈又称之为不结果实的阶级,包括工商业资本家和工人。他的特点是极不创造纯产品,也不占有纯产品。(魁奈是西方经济学家中最早划分社会阶级并按阶级分析社会现象的。)

4.年预付和原预付:魁奈把农业资本划分为两个部分:(1年预付,即每年预付的资本,如种子、肥料和工人的工资等。(2原预付,即几年预付一次的部分,如房屋、仓库、耕畜、农具等。

简答题:

论述题:

1.评述魁奈的经济表。

魁奈的经济表:

1)经济表的目的:用图表的形式来说明一个农业大国一年的生产物应该如何在各个阶级之间进行流通、分配,才有利于再生产的进行。

2)经济表的假设条件:

①整个社会普遍实行的是大规模租地农业经济;

②社会上划分为三个主要阶级;

③社会资本所进行的是简单再生产;

④各阶级之间的流通采取固定不变的价格;

⑤商品和货币流通只在三个主要阶级之间进行,各阶级内部的流通忽略不谈;

⑥不考虑对外贸易。

3)经济表分析的出发点:经济表分析的出发点是一年生产出来的社会总产品,也就是把商品资本作为分析再生产的出发点。

4)经济表的流通行为:在魁奈的《经济表算学范式》中,全部流通,包括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归纳为五项行为。

①土地所有者阶级以手里已有的地租收入的半数,向生产阶级购买粮食。

②土地所有者在以手里剩下的地租收入(总地租收入的1/2),向不生产阶级购买工业品。

③不生产阶级以等于土地所有者总地租收入的1/2,向生产阶级购买农产品(粮食)。

④生产阶级以等于土地所有者总地租收入的1/2,向不生产阶级购买工业品(如农具等)。

⑤不生产阶级又以等于土地所有者总地租收入的1/2,向生产阶级购买农产品(原料)。

(图表):

①土地所有者得到了粮食(10)和工业品(10),满足了他们的生活需要。

②不生产阶级用他们的工业品换得了原料(10)和粮食(10),保证再生产的继续。

③生产阶级得到了工业品(农具等),农具补偿了过去一年消耗的原预付,而没有进入流通的粮食留在他们手中补偿了年预付,即种子和工资。此外,他们从土地所有者阶级和不生产阶级手中得到了货币(20),将作为下一年度的地租交给土地所有者。这样整个运动完成了,简单再生产可以继续进行。

对经济表的评价:

1)魁奈的《经济表》是西方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宏观分析的第一次天才探索。马克思对《经济表》给予很高的评价,他指出:这是一个极有天才的思想,毫无疑问是政治经济学至今所提出的一切思想中最有天才的思想。

2)经济表的创见:

①运用抽象法,从前面所属的正确、合理的假定前提出发,抽象掉考察探索中不必要的因素,而对本质的问题进行科学和集中的分析研究,使阐述的主要问题得出明晰清楚的结论。

②《经济表》的出发点是每年从土地上生产出来的总产品,是以一年收获的终结为循环的开始。可以看出,魁奈实际上已经正确地分析了简单再生产的基础。

③魁奈把资本的整个生产过程,看作再生产过程,把流通过程表现为仅仅是这个再生产过程的形式;货币流通表现为仅仅是资本流通的要素,市委在生产过程服务的,受生产制约。

④把各阶级收入的来源,资本和所得的交换,再生产的消费和个人的消费,以及农业与工业,即生产的两大部门之间的流通,看成是再生产过程的要素。

3)经济表的贡献:

①在经济表的出发点和社会总产品实现的前提中,魁奈用一年的总产品看作是分析社会再生产的出发点是科学的。他抓住了问题的实质,经济表中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既包括价值补偿,也包括实物补偿,这也是科学的。

②魁奈考察的是没有积累的社会再生产,这就抓住了社会系本在生产的关键问题。

③把生产作为再生产来研究,把流通过程包括再生产过程中,把货币流通作为资本流通的一部分也是科学的。

④把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客观过程、各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以及工业农业之间的关系都包括在再生产过程中,是流通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为科学再生产理论的建立有启发。

⑤分析再生产的6个假定条件是正确的,知识运用抽象分析法的成功范式。

4)经济表的缺陷:

①不生产阶级中无原预付,因此全是流动资本,没有固定资本,这不符合事实。

②社会总产品应该是70(包括工业),而魁奈认为只有50,没有将工业品计入总产品。

③魁奈认为不生产阶级不生产纯产品(剩余产品),从而否定了工业阶级生产剩余价值的可能性。

④除土地所有者有工业品作为消费外,其他阶级都没有作为消费的工业品,这也与事实不符。

5)经济表的错误:

①受重农主义偏见的影响,魁奈也把农业看作唯一生产纯产品的部门,又把纯产品归结为地租,并且为土地所有者占有,这必然否认了工业的生产性和创造剩余价值的可能性。

②在理论上缺乏说明再生产问题的理论前提

 

第三节   杜尔哥对重农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名词解释:

1.安.罗伯特.雅克.杜尔哥:法国重农学派重要代表人之一。杜尔哥是重农学派中眼光更为远大的代表人物,他的经济理论更少带有封建主义的外观,把重农主义发展到巅峰。著作:《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关于商业的重要问题》、《市集与市场》。

简答题:

1.杜尔哥对重农学派理论有何发展?

1)对阶级结构理论的发展:

①对魁奈三个阶级的划分作了补充。他把生产阶级进一步划分为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把不生产阶级进一步划分为工商业资本家和工商业工人。

②杜尔哥醉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两个主要阶级,进行了比较正确地解剖和说明。杜尔哥明确指出,资本家占有和投入资本,使别人从事劳动,而赚取利润;雇用工人则一无所有,靠给别人劳动,只能挣的工资。

2)对工资理论的发展:杜尔哥的工资理论证明了工人为什么只能获得必要的生活资料的工资。

①杜尔哥确认公认的工资只限于维持他的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②杜尔哥又用竞争法证明了他的这一观点。他说工人出卖劳动时价格的高低,不是完全由他个人决定,而是劳动者同购买它的劳动的人双方协议的结果。而由于资本家在购买劳动时,有大量可以挑选的工人,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家就可以优先选用讨价最低的工人。

3)对纯产品理论的发展:

①对纯产品来源理论进行了发展,它一方面承认魁奈的思想,认为纯产品来自于自然力的作用;另一方面他又认为纯产品是自然赐予劳动者劳动的礼物,只有农业劳动才能生产纯产品。

②通过土地所有权同劳动者的分离来说明提供剩余价值的必然性,当土地成为私有财产后,土地所有者可以凭借土地所有权占有纯产品。

③对利息、利润的认识:一是他承认利息、利润这两个范畴的合理性,并将资本主义的基本收入分为工资、利润、利息、地租。二是他为较高的利息利润率作了辩护,说地租是不劳而获,而利息是风险投资的回报,利润则是投资风险,参与管理的回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