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名人赋诗凭吊乐毅墓

 七彩阳光3109 2017-12-02

“良臣遗骨葬良乡,荒冢巍峨古道旁。功败垂成伤武穆,谗言难间感昭王。夏侯论继春秋作,即墨城将旦夕王。遗恨孤忠难报国,千秋凭吊泪沾裳。”这是前人凭吊望诸君墓后所赋的一篇诗文。

 

 

望诸君墓,又称乐毅墓,即战国时期燕国著名大将军乐毅之墓,位于房山区良乡镇工业开发区内,现为房山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乐毅墓建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坐东朝西,整体呈圆形土宝顶,封土高约10米,占地面积约2400平方米。据史籍记载,该墓建于战国,明弘治和清乾隆年间重修。碑侧原有石供桌三个,一大二小。大桌上列有石雕云龙图案五供:即香炉一只、香瓶、烛台各一对。墓西南侧有乐毅祠。由于年代久远,风剥日蚀,墓区原石坊和祭祠等建筑已无存,现存墓碑立于民国四年(1915年),墓坊为汉白玉石坊,并题“千秋景仰”额一方。1922年为墓坊补撰石联。此碑方形碑座,云纹首,碑高3.05米,宽0.94米,厚0.34米,碑面镌刻馆阁体“望诸君墓”四字。

 

 

 

那么,乐毅为何又称望诸君呢?乐毅,生卒年不详,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魏将乐羊后裔。据《史记》记载:燕国原来是战国七雄的弱者,无端遭到强齐的侵凌。燕国国君燕昭王(前311—前279年)即位后,励精图治,决心报仇雪恨,于易水旁筑黄金台招贤纳士,拜乐毅为上将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年),乐毅统帅、魏、秦、楚、韩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破齐都临淄,连下,70余城,将齐国钟鼎、财宝等运回蓟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报了强齐伐燕之仇,致使战国诸雄无不震惊。这场战争,史称五国代齐之役。乐毅的卓越军事天才在是役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由于战功显赫,被封于昌国(今山东淄博市东南),号“昌国君”。

 

 

乐毅既然被封为“昌国君”,怎么又成了“望诸君”了呢?《史记》中记载:公元前279年,燕昭王死后,太子乐资即位,称燕惠王。齐国的田单了解到他与乐毅有矛盾,就对燕国施行了反间计。燕惠王从做太子时就曾对乐毅有所不满,等他即位后,又受到齐国反间计的挑拨,使乐毅受到怀疑,于是派骑劫代替乐毅的将军职务。乐毅心里明白,担心被惠王杀害,于是逃亡赵国。赵国对乐毅十分尊重优宠,并把关津(今河北武邑东南)这个地方封他,封号为望诸君。之后兼任燕、赵两国之客卿,卒于赵,葬于现在墓地。(另有一种说法,乐毅墓位于邯郸市邯郸县代召乡大乐堡村东北,占地不足百平方米,成圆形,高约3米。有墓碑一座,为近几年新立,老墓碑在十年动乱时候被砸碎,现不知去处。每年过年时,邻村小乐堡的乐姓后人都会上坟拜祭。)

 

 

 

乐毅逃亡赵国,后死于赵国,墓冢为何在燕地良乡呢?我们可以由燕惠王的追悔态度和乐毅作《报燕惠王书》看出个中原由。尽管乐毅立下赫赫战功,却遭新主无端被黜,致使燕军惨败损兵折将并丧失了占领的齐国土地。燕惠王对自己当时的错误决策很是后悔,且担忧乐毅会借赵伐燕,因此派人致书乐毅表示道歉,同时邀请他返回燕国。为此,乐毅写下了著名的《报燕惠王书》。书中措辞极为婉转得体,着重缅怀昭王的知遇之恩,剖白自己对燕国的一片忠心,委婉地驳斥了惠王的无理指责和虚伪粉饰,并表示决不因个人恩怨,借赵伐燕,抒发功败垂成的愤慨,并以伍子胥“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的历史教训申明自己不为昏主效愚忠,不学冤鬼屈死,故而出走的抗争精神。“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乐毅只用典而不点破,正是“不出恶声”,他不避“遁逃奔赵”,正是“不洁其名”。这不仅展现乐毅坦荡宽阔的胸襟,而且更加突出了乐毅的高尚人格。由此推断,乐毅死后迁葬燕地应在情理之中。

对于这位叱诧风云、武功卓著的燕国名将,历代名人均十分景仰。于是过往必前去墓冢凭吊。据《房山县志》记载:北魏时期燕郡太守卢道将,在乐毅墓侧树立墓表,并立祭祠。《魏书。卢玄传》记:“下车表乐毅霍原之墓,并为之立祠。”由此可知,墓区内早已消失的原祭祠、墓表,建筑年代应追溯至北魏时期。而历代文人墨客相继至此并题诗作赋,为后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曾至此并作文。他在《吊乐生文并序》写道:“许纵自燕来,曰燕之南有墓焉,其志曰乐生之墓。予闻而哀之,其返也,与之文使吊焉。”继而作辞曰:“大厦之骞兮,风而萃之。车亡其轴兮,乘者弃之。呜呼夫子兮,不幸类之。尚何为哉!昭不可留兮,道不可常。畏死疾走兮,狂顾彷徨。燕复为齐兮,东海洋洋。嗟夫子之专直兮,不虑后而为防。胡去规而就规兮,卒陷滞以流亡。惜功美之不就兮,俾愚味之周章。岂夫子之不能兮,无亦恶之遑遑?仁夫树赵之困款兮,诚不忍其故邦。君子之容与兮,弥亿载而愈光。谅遭时之不然兮,匪谋虑之不长。以陨涕兮,仰视天之茫茫。苟偷世之谓何兮,信余心之不臧。”(《日下旧闻考。京畿》)

 

 

 

明代著名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1550—1616),也曾亲临乐毅墓赋诗凭吊《吊望诸君墓》:“昭王灵气久疏芜,今日登台吊望诸。 一自蒯生流涕后,几人曾读报燕书。”

说起汤显祖,这里还要做一介绍。汤显祖,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自署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出身书香门第,天资聪慧,从小受家庭熏陶,勤奋好学。5岁时进家塾读书,12岁能诗,13岁(嘉靖四十一年)从徐良傅学古文词,14岁便补了县诸生。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二十一岁考上江西省第八名举人。二十八岁(1577年)到北京赴考试。因拒绝当朝首辅张居正科举舞弊,屡不得中。(张安排自己的几个儿子与汤结交,由汤陪衬遮人耳目,以取中进士。)直至张居正去世的次年(1583年),34岁的汤显祖中了进士,但他又不受执政者的笼络,甘愿再次放弃有利的前途,先后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

 

明万历十九年(1591),他目睹当时官僚腐败愤而上《论辅臣科臣疏》,弹劾大学士申时行和科臣杨文举、胡汝宁,揭露他们窃盗威柄、贪赃枉法、刻掠饥民的罪行,疏文对万历登基二十年的政治都作了抨击。疏文一出,神宗大怒,一道圣旨就把汤显祖放逐到雷州半岛的徐闻县贬为典史。一年后遇赦,调任浙江遂昌知县五年。在任时关心民间疾苦,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终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愤而弃官归里。后逐渐打消仕进之念,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后创作出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

这位杰出的戏剧家、诗人,在《吊望诸君墓》这首诗中,追述了燕昭王当年求贤纳士、破齐富燕的气魄。而今历史流逝,“灵气久疏芜”,唯有大将军乐毅的墓冢孤零零地坐落在荒郊野外,任日剥风蚀。借凭吊乐毅墓,抒发了内心的凄凉和对古人的景仰。


来源:文/赵润东   图/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