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酒史 ‖ 民国的上海啤酒厂(1912-1945)

 憨痴呆 2017-12-02
 
 

作者:郑宪玉   公众号:壶觞斟酌



  1911年(清宣统三年)德商顺和洋行在上海创办的顺和啤酒厂,即联合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上海第一家啤酒厂,生产友啤”“UB”牌啤酒,厂址在戈登路澳门路口1420号。


 

  那时候生产的醉翁啤酒,如上图。啤酒的“啤”字为“皮”字,“字是由外文的谐音译过来的,中国以前是没有这个字的。后来,有人根据国外对啤酒的称呼如德国、荷兰“Bier”英国“Beer”;法国称”Biere”;意大利称“Birre”;罗马尼亚称“Berea”等等,这些外文都含有字的音,于是人们就将这种酒译成“皮酒,唯美的中国人应该是觉得这个“皮”字不雅,就新创造了一个形声字“啤”,并一直沿用至今。因为啤酒以大麦芽为主要原料,所以日本人也称啤酒为麦酒



   1919年挪威人汉巽将上海联合啤酒股份公司收购,改称斯堪脱维亚啤酒厂,但仍沿用友啤”“UB”商标。主要生产浓色啤酒(Dark Beer)、拉格啤酒(Lager Beer)、皮尔森啤酒(Pilsener Beer)、专用啤酒(Special Beer)啤酒、黑啤酒(Stout)。



   1935年与英商沙逊合股扩建,更名为上海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继续使用友啤商标。生产巴德酒,皇后啤酒、七星球啤酒等,啤酒的设计和包装精美,深受消费者喜爱。



 因增产需要,搬迁至宜昌路130号,并发展成远东最大的啤酒工厂。这个地址是1933—1934年建造,1935年建成投产,是匈牙利著名设计师邬达克在上海设计的两个大型工业建筑之一,由利源和营造厂承建。厂区平面呈马蹄形,占地面积约1.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2700平方米。继续生产清色、浓色、金浓等啤酒。



1937年上海沦陷后,上海啤酒公司的资料一直没有找到,根据实物酒标上文字记录,上海啤酒公司应该是被日军侵占,由荣第1629部队管理,并更名为上海麦酒工厂,商标“友啤”“UB”改成“上海啤酒”“SB”。



 关于日军荣第1629部队,能查到的资料极少,仅仅查到两条,一条是周德华在《沦陷时期日军对吴江的粮食掠夺》一文中记载:194319日汪伪政权向英美宣战。311日在伪国防会议上决定成立“全国商业统制总会”,负责对物资的收买、配给、交换和管理,并承办军需物资。12日公布《战时物资移动取缔暂行条例》及《苏浙皖等省运销管理暂行条例》,对各地日用物资生活必须品及其他物资的携带搬运作了严格限制,特别禁止粮食自由买卖。各级伪政权还层层拟定“实施纲要”,发布“训令”,并成立缉私对和稽查所等专职机构。420日日伪吴江县政府秘字2955号训令指出:“所有搬运证明以(日本)荣第1629部队山本队长所填之证明书为凭……所属军警及村镇机构一体遵照”。另一条是《抗战时期徐州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纪实》中记载:日军大量攫取煤炭,去向一是运给在中国境内的其他侵华日军使用,如1942年的外运煤炭大部分供应浦口“荣第1629部队”、开封“东2935部队”等日军;二是运回日本国内用了。综合上述材料可知,日军荣第1629部队驻扎在华东地区,判断应该是一支后勤保障部队,这个部队所掠夺的粮食和煤炭的一部分应该运往上海麦酒工厂,用于啤酒生产,所产啤酒供应华东的侵华日军。生产的啤酒如上图,直至1945年战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