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ap”、黑胶塑料袋、来来往往的顾客、说话需要用喊的地方.......也许你没来过,但你一定听过。 无数个从上海发出的快递,和你手中接收的快递,很可能来自这个地方! 曾经的七浦路的确只是个“便宜”的代名词,但却连带着天潼路地铁站成为了上海具有标志性的一站路。 12个服装市场!30多万平方米!华东曾经最大的中低档服装市场! 如今,当那些80、90后以不同的身份踏入七浦路淘金时,七浦路也开始了经历了看似每天变化不大的巨大变化。 很多人说七浦路不行了,却不知道,这个英雄迟暮的故事还在人们嘴里口口相传。 沪小图刚出地铁站,周围全是拎着黑胶塑料袋的人,将体积是自身2到3倍的蛇皮袋甩上肩头的挑夫;还有拉着小拖车扫货的人。 批发者之一 李小姐 安徽人 “我们从早上5点开始起床,一直没停过!必须得早点进货啊!我自己家的店到了10点就得开门了。” 一边说李小姐一边对着店里的年轻女孩喊,这个羽绒服要20件,呢子大衣给我5件黑色,10件白色,李小姐说话语速很快,一看就是这里的熟客。 早上的批发客一波接着一波,订单都是几千几千的往外走。 王小姐 来沪5年 店铺店主 身材极好、打扮甚是时髦的店主王小姐匆匆和我们说道,“因为临近中午,人流相对减少了很多所以才有时间和说话。” 这就是服装批发市场,除了人还是人。去的越早人越多,量越大。 “在我们手上拿货的客人都是走量,单买的客人都忍不住多挑选几件!” 以前这里的代名词是“cheap”,但是现在也许是“popular”!每一件衣服都有可能称为爆款。 新七浦模特 23岁 来沪1年 七浦路的衣服成了韩版潮流的天下。 大部分不让试穿,为了吸引客人,有的店专门聘请身材面貌姣好的年轻小妹在店里当现场模特,为顾客展示上身效果。小图看到有个姑娘穿着吊带黑背心,有条不紊地为顾客展示着。 “没什么,都是为了生活,我觉得也挺好玩的。” 聘请这样的年轻模特代价也不低,一名小妹的月薪可达1.5万至2万元。 拉货员 王阿姨 来沪3年 “美女,你要拉货吗?一个小时30元” 狭窄的走道里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这是拉皮客的日常。 在七浦路为客人拉货的陆阿姨对我们说,她觉得现在更好了。“以前一小时只有几块钱,现在30块,一天最多的时候能赚两三百元。”陆阿姨笑得很开心。 这个行业不仅养活了批发衣服、卖衣服的人,还给了他们一个谋生的机会。 一人一车,手里拖着的是衣服,脚下走的是生活。对于他们来说,一日之计在于晨的最大信仰便是能趁着早晨多赚一个小时。每天早晨就像打了鸡血一样! 店员 小丽小吴 情侣 小吴和小丽是在新七浦服装市场认识的,两个人都很能吃苦,小吴说要来上海打几年工,再回去老家买一套房。 “我们每天和时间赛跑,养活我们的不是梦想,而是现实里堆叠的一件件衣服。” 别人平常12点吃饭,我们下午一两点才能挤出时间吃上饭。还需要对上午的走货量做一份简单统计。 “白天哪有什么休息时间,坐着理货就是休息了”。几乎没什么停下来的时刻。 我们最高日客流量可能有10万多人次,日均货物进出量200-300吨。1000余家服装批发商,其中90%以上是某服装品牌的华东总代理商。 顺货、走货、理货、发单、走账......这是一天,也是生活。 门内是忙碌的脚步声,门外是理不完的快递。 艰辛的劳作也许才是生活教会我们的样子,即使没有大起大落也能心平气和的不断继续。 还有更多的人,奔忙在服装市场内外,用他们的时间换取将来幸福的筹码。 老七浦和新七浦距离不过几百米远,两个服装市场,装着的却是不一样的江湖。 新七浦的出现,老七浦会不会被取代?答案是:'不会!' 老七浦虽然没有新七浦那么宽敞,但事实上,这里才是批发市场真正的开始。 汪叔叔 店主 上海人 “新七浦的衣服很多都是从老七浦运过去的,很多人也来我们这里批发。” 汪叔叔满脸福相,他骄傲地说道。老七浦开了多少年了,在这里,藏了老上海人的情怀和回忆啊! 高阿姨 安徽人 个体户老板 早上是本地来批发的人,下午是周边地区来批发的人。 “姑娘,你是哪里的啊?我也是安徽啊!那是老乡啊!以后我来你这进货了,你得给我最便宜的价格啊!”高阿姨边说话边娴熟地挑着老年装,一脸喜悦。 店主 江西人 来沪5年 “我们从来都是走量的,小本生意一点一滴积累,新七浦有好多也从我们这儿拿货。再也不用看季节等饭吃。” “我5年前来上海,一直在做服装批发,网上购物热火朝天的时候,我们也遇到过瓶颈期,但是最难的时候都走过来了!” 生活从来都是不易的,不努力就会被生活踩死。选择逃离你会不甘心,但是留下也要承受闹心。 它就像一支尖锐的温度计,不断试探我们能承受的冰点在哪里。 郭小姐 26岁 杭州人 “上午我们忙着出货单,和顾客周旋;下午开始一件件装裹,等待着快递发单,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分出来做零售。” 即便是累了,光着脚随便披上件外套就能立马睡着。 老七浦服装人的下午 下午没客人的时候就看看电视,和两边的摊主聊聊天。旧七浦虽然不大,但价格是真的便宜。 这里虽不都是年轻的小姐姐,但这里的每一位都见证着七浦路的烟火和味道! 很多外地人不惜辛苦的从外地飞到七浦路来拿货,旧七浦的魅力你不说它也在那里。 5% 形象款、20%流行款、50%基础款、 10%包鞋围巾饰品、5%尾货赚大钱、10%特价款滞销货甩货... 这是七浦的最基本的生存法则。 在旧七浦,每一件衣服都会被认真的对待。你在淘宝上买的衣服很可能就是这千万包裹之一。 虽然,七浦路的日子可能有些没落,小图一开始是带着一种悲天悯人的心态去看,但去了才觉得自己特别可笑。 这里或许在萧条,但这群人依然生机勃勃。 如果这算时代的产物,那就跟着时代变迁而变迁吧。海浪退潮时,只有孩子还会去追逐消逝的浪花。 七浦路就像是一滴逐渐氤氲变大的墨迹,从一条带着上世纪市井气息的路,变成现在著名的服装集散地...... 一条七浦路,一群人在认真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