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鉴定人讲述丨老人被反复碾压致死 肇事司机却当庭翻供…法医找到司机杀人的关键证据!

 水面桃李 2017-12-03


【鉴定人


讲述】

Story


案件评述

2010年10月1日15时30分许,山东省汶上县宝相寺附近发生系列“交通事故”,造成两名当事人死亡,其中一名年仅5岁。公诉机关以涉嫌交通肇事逃逸罪、故意杀人罪、危害公共安全罪,对涉事轿车驾驶员提起公诉,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最高人民法院在死刑复核过程中,发现案件证据存在瑕疵,认为对驾驶员是否存在往复碾压被害人和碾压前被害人是否已经死亡的认定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故发回重审。

经历了漫长的诉讼之后,汶上县公安局来司鉴所委托已是2015年3月,时隔将近5年。露天保存、日晒雨淋的涉案车辆还有可以“说话”的证据吗?道路交通事故鉴定专家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攻坚克难、永不言弃的鉴定风格让他们勇挑重担。功夫不负有心人,勘验过程虽然艰难但也不断出现惊喜,关键痕迹特征被不断发现。经过反复细致的论证,一个个复杂、疑难的鉴定难题最终得到完美解决。


老人被辗身亡是肇事还是杀人


寺庙本是祈福之地,每一个去寺庙拜佛的人都期待佛祖给自己带来好运,然而令王福没想到的是,自己诚心诚意去拜佛,死亡的厄运却降临在了他和年幼的孙子头上。

那天

王福一家人准备去当地的寺庙拜佛祈福,一家人在庙前的停车场停好车,他和孙子到后备箱拿东西。谁想到,就在这时,一辆帕萨特轿车失控般地冲了出来,直接撞倒了他和孙子。孙子被撞倒在一旁,王福则倒在了车的前方。令人发指的事情发生了,这辆肇事车在撞人后进行了紧急倒车,然后又急速往前开,对老人进行了反复辗轧,随后,肇事司机驾车逃离了现场……

王福和孙子最终都抢救无效死亡。

事后

警方找到了肇事车辆,并抓捕了肇事司机,法院一审、二审均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肇事者死刑。然而在死刑复核过程中,被告人却翻供,不承认曾发动车辆对受害人进行反复辗轧……

然而

令司法机关颇为尴尬的是,案发当时,相关机构并没有对肇事车辆上相关的血迹进行提取,这意味着关键DNA证据的缺失。


事故现场重建图


案子一拖就是5年,前后做了两次司法鉴定,但始终找不到充分明确的证据。最高院复核后以证据不足驳回了死刑的裁决。


“难道两个人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了吗?”王福的家人无法接受这一现实。


法院和警方对此也相当重视,2015年,警方找到了司鉴所。


李丽莉担任了此案的主检人。她是司鉴所道路交通事故技术鉴定研究室的高级工程师,有着12年的工作经历,特别在痕迹学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鉴定技术。

“交通肇事被判死刑的很少见,这是我从业十几年来遇到的第一个。”李丽莉说,“很多交通事故都是‘意外’,但这个似乎不是。”

她了解了基本的案情后,对这个案子“很感兴趣”。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确定肇事车辆是否对死者王福有进行反复碾压的过程。“反复碾压涉及到肇事者的主观动机问题,如果证明存在这个行为,那么法院就有充分的证据以故意杀人罪定案。”

“之前他们找过两家鉴定机构,但得出的结论不是语句间相互矛盾,就是含糊不清,最高院那边无法采纳。”

她决定去往了案发当地了解情况。


停车场勘验


“距案发时已经过去了5年,肇事车辆就停在露天环境下,很多证据都已经消亡了。”李丽莉说。

幸运的是,在车辆底盘下,他们找到了蛛丝马迹。两个人拿着放大镜在车底一个部位一个部位地检查,车轮、底盘、排气管、备胎箱底、燃油箱底,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

“我们发现底盘中部有一块血迹,面积不大,排气管等其他地方也有一些血迹,我们进行了精确的测量和取样。”李丽莉说。

底盘痕迹部位照


但血迹的存在并不能证明辗轧的过程。

李丽莉说,“还需要观察血迹存在的轨迹。我们发现,所有的血迹分布都是前后交错的,这就可以很好地说明,车辆有前后反复移动的存在可能。”

这还只是完成了一半的任务。完成车辆的检测之后,李丽莉带着检验的结果,回到了司法鉴定所。她找当地警方调来了死者王福的尸检报告,又请来法医病理室的同事开会研讨。

“尸检报告上写着,王福的全身有大面积‘表皮剥脱皮下淤血’的症状,胸部、肩膀、手肘、大腿和小腿上都有,其中面积最大的一处在腹部,有整整70平方厘米。”李丽莉告诉记者。

法医断定,这些表皮损伤,均是在某种力的压力作用下,前后拖动造成的挫伤。

李丽莉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输入痕迹检验和死者损伤鉴定的相关数据,将现场情况进行了模拟还原。

“我们做了反复的论证,认为死者身上的表皮损伤形态和车底盘上各部位血迹分布的形态都表明,这辆帕萨特轿车对死者王福有一个反复辗轧行为,而且在两次以上。”

至于肇事者狡辩所称“对撞人一事并不知情”,李丽莉说:“我们做车检时还发现,汽车挡风玻璃都碎了,而且车窗上有点状的血迹,被告的供词显然不能成立,他在说谎。”


嫌疑人车辆发动机舱盖见喷溅状血迹附着


李丽莉等人最后向司法机关给出了鉴定意见:肇事帕萨特牌轿车撞倒王福后对其进行拖带、反复挤压、辗轧的事故形态成立。

后来,她还带着鉴定结果出庭作证,面对科学证据,肇事者“一下就蔫了,没有了狡辩的言辞”。最终,法院采纳了鉴定意见,死刑判决也通过了最高院的复核,肇事者终究被执行了死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