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珍《至治通宝折五》雄品之赏与议

 国民一员 2017-12-03

于新出不正视,泉研当如死水,死水则必发臭!

元珍《至治通宝折五》雄品之赏与议

元珍《至治通宝折五》雄品之赏与议

    治通宝,元朝英宗,至治年间(公元13211323年)铸造。存世量较稀少。史来研究均认为,其小平钱及其以下规格更小形制,均属供养钱性质。相对来说,至治钱小形制多于大形制。尤其是折五型,前谱载一品,称仅见,乃元钱最珍稀品种之一。

     然,近年已经可公见至治通宝折五型二三品,亦有刊物专门介绍,其已经突破所谓仅见之限。从目前可以见到的,本折五型,仍然属于元钱稀见品种。其元代珍泉之位,应当还未能撼动。

      本品之最大特点,乃为书体特征,其钱文书法异常浑厚,雄奇俊朗。楷书大字大体(其中“通”字书显隶意),布局于地章,彰显一种非凡气势,颇为震眼。具备比较典型的元钱书体风格。其中,包浆浓厚,生坑绿锈,实而深入。边穿廓规整,特别是字口相当深俊,凸起感甚强,在2毫米多厚的钱体上,铸出此等深俊字口,可见其铸工亦非一般。种种迹象,皆可有力证明其试铸样钱之性质也。

    至治通宝折五型的再次见天,又一次雄辩证明,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历史上许多珍稀文博之物,一个时期有出或者出得少,并不能说其永远不会再出,此乃不是不报(报到),时候未到也。尤其是古钱币这种一开始“怀孕”就是“多胞胎”的品种,即使是样钱试铸而后止,亦不可能只生一个,然后传世,再后给某人所获著书拓谱,最后称其孤品仅见。

     世道如今,中国泉界能称专者之小众群体,若仍然躺在史辈之逍遥椅上,闭目养神,面对新出之品,有目无光,信口雌黄,动辄伪臆老仿,则中国古钱币收藏研究定当继续死水一潭,而死水者,必将发臭而干枯也!


元珍《至治通宝折五》雄品之赏与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