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前中国的“华尔街”——中国山西太谷

 Confucius365 2017-12-03

太谷俗语:“太谷城是真有名,鼓楼盖在街心心”。鼓楼又称大观楼,创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是县城标志建筑。太谷老城四街八井七十二巷,以鼓楼为中心,辐射东、南、西三条大街。楼北是老县衙。太谷旧城建筑中商号占三分之一,从现在鼓楼周围老房墙上挂的文物牌也可以看出当年的繁华。100年前号称“中国的华尔街”不是虚夸。

百年前中国的“华尔街”——中国山西太谷

太谷是百年前的全国首富, 当年全县近半数壮年男性长期从事商业活动,从事的的行业有票号、药材、绸缎、皮货、呢绒、布匹、典当、粮食、颜料、茶庄、客栈等几十个行业,业务范围遍及全国和世界重要商埠。民间流传有“金太谷,银祁县,平遥是些小买卖”的说法。光绪年间东街、西街、南街上商号林立,祁县平遥商号都在太谷开设分号。

百年前中国的“华尔街”——中国山西太谷

值得注意的是,太谷商号中的多数以经营大宗批发业务为主,零售为辅,可见太谷商人的实力。太原人刘大鹏在《退想斋日记》中记录了太谷当时的富庶繁华:“太谷为晋川第一富区也,大商大贾都荟萃于此。城镇村庄,亦多富堂,故风俗奢侈为诸邑最”,“五百万金者一户,百万金者三、四户,数十万金者数十户,数万金者则不计其数。”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十月二十二日“街市之中,商旅往来,肩扛元宝,手握朱提(银锭代称),如水之流,滔滔不断”。这么真实的记述,仿佛把我们带回到那个晋商的鼎盛时代。

百年前中国的“华尔街”——中国山西太谷

百年以后,老街上的门脸房物是人非,经营的无非是日常用品,昔日的字号简介鳞次栉比,斑驳的房屋还和旧日一样,可以想象,百年前这里该是多么繁华的一番景象。没有平遥古城里的游人如织,只有长流水一样北方老街巷的寻常日子,太谷老街是绝对的原生态。

百年前中国的“华尔街”——中国山西太谷

值得庆幸的是,太谷城墙不存,但城内以老街为核心的格局基本完好,相当一批老民居面貌依旧,仍具有使用功能。老宅院据统计还有150处左右。太谷的普通民居四合院一般正房、厢房、下房均为三间。大户人家或临街铺面多是正房五间、厢房里七外五或里五外三的两进院、三进院。富有之家的四合院除主人居住的正院外,还有偏院、后院、小园或车马院、厨房院、磨坊院等。四合院内多以方砖铺地,庭院中筑花栏墙,置盆栽花木,如夹竹桃、花石榴、腊梅等,大户人家会培植些名贵花木。庭院中常可见大鱼缸,养鱼、储水,或植荷花、睡莲,是北方四合院里的风景。

百年前中国的“华尔街”——中国山西太谷

并不宽的老街上人流熙熙攘攘。步行是最好的寻访方式。太谷鼓楼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25年),又名大观楼。历代多有修缮。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太谷重修大观楼捐银碑》记载,当时太谷捐银的商号就有600余家,可见太谷商业的繁华。鼓楼建在方形砖砌台基上,台基高8米,三重檐歇山顶木构,高20米。楼身二层,面宽、进深均三间。下开十字交叉口。作为重要的公共建筑,鼓楼建筑古朴大方,高大威猛,与白塔同为太谷老城标志。如今鼓楼下依然是老城的交通中心。登鼓楼,俯瞰古城全貌,是在太谷老城的必游项目,所谓大观之名正符此意。晴空下,鼓楼四周的街道尽收眼底,尚存的100多座清代砖石结构老四合院星罗棋布,不少正房是二层楼,楼上有木廊。卷棚顶的弧线在硬山顶的生硬中增添了一份舒缓。四合院院落整齐划一的灰色调子,层叠的屋檐、依然精致的木雕砖雕,在鼓楼上一清二楚。这样的情景可能在100前的任何一个城市都大体类似,但时过境迁,在当下,能在太谷鼓楼上看到这么原生态的老街,已经非常难得了。城墙早已被拆,大部分老房破败 不堪,但太谷老街肌理尚存,沧桑中的魅力依然动人心魄。

百年前中国的“华尔街”——中国山西太谷

鼓楼南小街的嘈杂中隐藏着无边寺和白塔。寺内环境清幽,山门后是倒座戏台,雀替、阑额等处木雕精致,深透雕的龙形活灵活现。只是因为街道的历年抬升,过去的门洞已经废弃,人们都从侧门进寺。无边寺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晋初年,曾名普慈寺,俗称“白塔寺”、“南寺”。现在的寺院建于北宋,坐北朝南,三进院落,现状是清代同治重修后的格局,典型的清代建筑。

百年前中国的“华尔街”——中国山西太谷

山门是倒座舞楼后壁开门,山门内的献殿歇山顶上覆盖黄琉璃瓦,据说与慈禧庚子事件期间西逃路过太谷有关。献殿前一对精美的明代琉璃狮高约两米,色泽艳丽,光彩照人。遵循古代早期寺院以塔为中心的格局,寺院的天王殿在白塔后,是第三进院落主体建筑,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均三间。 最后一进院内的大雄宝殿五开间进深五椽。与鼓楼遥相呼应的白塔高耸凌空,通体洁白,俗称白塔。塔平面八角形,七层,高40多米,每层有出檐和平座,檐座之下有斗拱,各层拱券门洞与檐外相通,雕有假门窗。体现了宋代风格。塔内底层为小形方室,二层以上中空,攀登狭窄陡峭的木梯,可以俯视古城面貌。

百年前中国的“华尔街”——中国山西太谷

无边寺东侧的一座院落,曾经时清末山西总商会的办公场所。一个省的商会总部,却放在省城外的太谷县,也可见当时太谷商业之繁华。晋商的发展与清代以来的武林密不可分。清中叶,晋中的名商大贾聘请武林高手保镖护院,汇聚太谷。民国前后太谷习武成风,形意拳名师代代相传,各地“切磋”者纷至沓来。特别是车毅斋(车二师父)行侠好义的故事在民居流传很广。2013年山西太谷“晋商形意拳会馆”在这里挂牌开馆。该馆为三进四合院,正殿“形意堂”殿内塑形意宗师车毅斋的坐像,四壁墙上是宗师的英雄事迹画。是形意拳人交往之地,也是游客了解形意拳的好去处。这里还不定期有孩子们学习形意拳。

百年前中国的“华尔街”——中国山西太谷

老街上比较有看头的老宅子不少。西街上的云锦坊,建于原来孔祥熙的祥记公司旧址,前厅是祥记公司介绍,后院可以吃饭、住宿,原来的房屋被改为客栈形式。看后感觉和平遥很多客栈类似。其他老房子基本还是民居状态。太原商人在太谷买下了东街上的52号院,几年间在保持旧格局基础上进行修复,院子再现活力。这也是太谷老城里第一个老院修复的案例。52号不对外,如果要参观只能看主人是否在家有空,碰运气。太谷人热情而质朴。走在东街上,一位中年夫妇提着菜篮子,问我:“你这是找啥呢?”“我找52号。”他们好像也不太清楚,就让我按照门牌顺序找。“你是来旅游的吧。咋没去平遥来太谷了。我们这的老城墙以前比平遥的好。”太谷人对曾经的辉煌记忆犹新。

百年前中国的“华尔街”——中国山西太谷

在老街的深处,还有不少旧时太谷城内晋商大族的旧居。李希军先生从事文物事业工作数十年,熟谙老街。在他的指点下,我幸运的在大杂院里寻找到一些往日辉煌的痕迹。武铨宅院早就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门楼过厅和正楼都是5开间。由于居民太多,私搭乱建严重。往日气派的宅院已经变了样,不过还是有让我惊叹的地方。二进院的硬山顶二层正楼外立面素砖墙上,赫然嵌着一道精美的浮雕砖雕,好似荒草中看到的一条玉带,散发着耀眼的光芒。砖雕主题是博古图等吉祥图案。

百年前中国的“华尔街”——中国山西太谷

清末民国的著名书法家赵昌燮,字铁山,被人们称为华北第一笔,在当时的社会上享有盛誉。晋中很多著名宅邸里都有他的书法作品。他的故居就在田家后街,是几个相连的院落,颇有气势。可惜近年来靠南的一个院落完全消失了。北侧的两个院子,东为拔贡院,建于清中期,西院书房院建于清末,现在也都成了大杂院,环境杂乱。好在老宅格局尚存,在很多地方还能看到昔日精细的砖雕、木雕,雀替、门窗、拱券、墀头、屋脊、瓦当……在书房院的最后一进,主人精心设计了一处颇有些江南风雅味道的私密空间。正房三开间二层,次间开方形大窗,提高了采光效果。东西厢房的位置上盖一开间的单坡小敞厅,镂空木窗,装饰性极强。赵先生的很多大作或许就是在这个很有些情调的地方完成的。

由于各种原因,太谷老街这一片区域尚未整体开发。这或许应该庆幸。不管未来如何,太谷老街都是那段百年前晋商辉煌最后的集中记忆。前不久,太谷城南的武家花园被拆除,这些不可移动文物是太谷记忆不可分割的部分,珍惜这难得的原装老城吧,仅存的这些不能再拆了。

百年前中国的“华尔街”——中国山西太谷

最伟大的文化遗产都来自民间。太谷县城之外的广大乡间里,也一样保存着很多让人惊诧的文物古迹。如太谷最初的县城所在地阳邑村里的净信寺。这是一座布局非常完整的明清古寺。据寺内碑记记载创建于唐,历代重修扩建,道光年间最后一次大规模修缮、增建,现在这组完整的明清建筑群就是那个时期留存下来的。净信寺坐北朝南,宽39米、长93米,占地3629平方米,有两进院落。寺前立“福”字照壁,其后为山门兼倒座戏台。戏台、大雄宝殿、毗卢殿、钟鼓楼、配殿等多座建筑均有年代可考。中轴线上自南向北是戏台、毗卢殿、大雄宝殿。

百年前中国的“华尔街”——中国山西太谷

戏台现分前后台,重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台基平面呈“凸”形,面阔三间,前台为单檐歇山卷棚顶,后台悬山顶,以孔雀蓝琉璃覆顶。檐下悬道光四年“神听和平”匾。下有雀替木雕二龙戏珠,两侧八字型排楼式影壁,单檐歇山顶,九踩重昂斗拱华丽纤巧。檐下有匾,上书“神听和平”,由在内蒙古的晋商捐资,字为生铜铸造,极其精美。典出《诗经·小雅·伐木》“神之听之,终和且平。”整个戏台装饰精致剔透,富丽堂皇。可见当年晋商对这些乡村寺院建设提供了雄厚的财力支持。钟鼓楼檐下挂明代琉璃匾,黄底蓝字,上书“发鲸”、“栖鹭”,笔法精彩,工艺精良。前院有看亭(2座)、白衣殿、灰泉殿、钟鼓楼、天王殿对称而立。后院东西厢是碑廊,观音、地藏殿。后殿两侧是关公殿、承善祠。

百年前中国的“华尔街”——中国山西太谷

寺内各殿内尚存完好彩塑78尊,均为明清作品,色彩朴实、层次清晰。正殿内供三世佛,前有二弟子、二胁侍菩萨、二力士。金光闪闪的背光保存完整。文殊殿内是珍贵的悬塑,观音殿、地藏殿内也是完整的彩塑群像。殿里约180平米的清代壁画,保存完好,廊下保存唐代以来碑碣30多通。

净信寺建筑类型丰富,庑殿顶以下,歇山、硬山、悬山、卷棚、攒尖、单坡顶等均有;琉璃装饰和牌匾、木砖雕精美;彩塑、壁画、碑碣具多重文化价值,在同期建筑中十分出色。

百年前中国的“华尔街”——中国山西太谷

净信寺之外,太谷光化寺、天宁寺等也是很有些看点的古寺。行走这一带乡村,经常能遇到已成为全国重点文保级别的文物,这在富庶的晋中地区是比较普遍的。真要羡煞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访古人了。

来源:中华佛商网

编辑:晓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