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共读】《论语》宪问篇第六

 费眼图书 2017-12-03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之中不仁的人有的罢,小人之中却不会有仁人。”


钱穆说


君子或偶有不仁,此特君子之过,亦所谓“观过斯知仁”也。小人惟利是喻,惟私是图,故终不能为仁。本章语句抑扬,辞无回互,盖为观人用人者说法,使勿误于“无弃材”之论。


南师说


这都是连接上面一贯的。孔子说,一个君子不仁,是有的;但是一个小人能仁,这种事是不会有的。以现在的话来说,一个好人不仁慈,有这个道理,如果说一个坏人而能仁慈,那是不可能的。


我们知道孔孟的思想,都是“春秋责备贤者”的作风,孔子所要求的对象,主要的是知识分子。在古代教育不普及,知识分子少,一个君子当然要仁慈。但是人非圣贤,谁能无过?有时不仁也是难免的事。至于坏人当然没有仁慈的心,坏人如果有了仁心,就不是坏人,有句俗语“强盗发善心”,这是不大可能的。如真的强盗发了善心,他就不作强盗而改作好人了。


傅佩荣说


孔子整个思想的核心叫做“吾道一以贯之”,这个字就是“仁”,“仁”要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人之性,人生下来就有这样的本性,人性只要真诚就会发现他是向善的;


第二层是人之道,就是你这个人生,要往哪里走,这个时候就要思考人要怎么样择善固执的问题;


第三层是人之成,人的完成是止于至善,那是一个完美的境界,像孔子的志向所说的。


在这里我们就要了解什么叫择善固执,你可以把人之道当做仁的三者之一的一种理解,然后你这一生走的路就是择善固执。但是择善固执是需要智慧的,要学习什么叫做善,并且配合内心真诚的力量去做适当的选择,按照你相关的对象,来决定该怎么做。小人既然是小人,代表没有志向,你既然没有志向的话,你凭什么择善固执之后,还会固执一辈子呢,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牺牲生命,这是不叫能的。因为小人没有志向,他也不见得理解为什么还要择善固执。而君子偶尔也会做不到“仁”,做不到择善固执,但是犯错后能够及时改过。


编者悟


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卑劣是卑劣者的墓志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