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头条

 渐华 2017-12-04

在明清的陶瓷史上有一个时期较为引人注目,这个时期就是“过渡期”,它的范围是明万历晚期到清康熙早期。这个时期制造的青花质量甚高,可以说自成一派,并影响着后世青花瓷的制造。

晚明清初交替之间,出现了一批“上品细料器”(引自《天工开物.陶埏》语:“如上品细料器及御器龙凤等,皆以上料画成,故其价每石值银二十四两……)之青花瓷,其胎质细腻,釉水凝厚光润,青花发色青翠明快,绘艺精湛,无论器物造型、纹饰内容及其绘画风格,都充满着世俗生活与文人气息浓厚之独特风貌,令人耳目一新,此类大都制作精良,品质上乘,且曰之为“明末清初之‘过渡期’青花瓷”。它是一座由民窑主导筑起的青花瓷艺术高峰,为瓷绘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明末清初青花瓷器自成一派,市场瞩目高!历史成交价近500万

现藏于广州文德收藏

以常理而论,政局的动荡必然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然而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晚明到清初这段社会动荡期却产生出了一批极具特色的青花瓷。这批瓷器不仅胎釉制作精良,青花呈色幽美,而且在装饰手法上也与前代有很大不同,具有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装饰题材的世俗化和艺术手法的文人成为这一时期瓷器装饰的鲜明特色。

就官窑瓷器的生产和发展而言,其生产质量和数量确实成衰弱趋势,但这一时期民窑青花瓷器的生产工艺,因摆脱过去官窑生产技术等种种束缚,却有了进一步发展,民窑青花瓷大放异彩。

明末清初青花瓷器自成一派,市场瞩目高!历史成交价近500万

现藏于广州文德收藏

此件明末清初青花人物故事纹茶盏高4.7CM 底径4.2CM 撇口,斜直壁,玉璧形底。外壁绘双龙戏珠纹,予人吉祥欢悦,内壁四周绘罗汉、福禄寿三星、挺拔松树,整体寓意吉祥如意,福星高照。使用上等浙料青花,发色暗沉,沉入胎骨。人物,龙像,树木看着杂,着实大胆,却浑然天成,自成一派。绘画栩栩如生,微妙微肖,实属难得!收藏价值极高!

明清之际,特别是清代,中国的茶馆作为一种平民式的饮茶场所,如雨后春笋,发展很迅速。清代是我国茶馆的鼎盛时期。据记载,就北京有名的茶馆已达30多座,清末,上海更多,达到66家。在乡镇茶馆的发达也不亚于大城市,如江苏、浙江一带,有的全镇居民只有数千家,而茶馆可以达到百余家之多。

明末清初青花瓷器自成一派,市场瞩目高!历史成交价近500万

现藏于广州文德收藏

明代散茶的兴起,引起冲泡法的改变,原来唐宋模式的茶具也不再适且了。茶壶被更广泛地应用于百姓茶饮生活中,茶盏也由黑釉瓷变成了白瓷和青花瓷,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衬托茶的色彩。除白瓷和青瓷外,明代最为突出的茶具是宜兴的紫砂壶。紫砂茶具不仅因为瀹饮法而兴盛,其形制和材质,更迎合了当时社会所追求的平淡、端庄、质朴、自然、温厚、闲雅等的精神需要。紫砂壶的制造出现了许多名家,如时大彬、陈远鸣等,并形成了一定的流派,最终形成了一门独立的艺术。因而说,紫砂艺术的兴起,也是明代茶叶文化的一个丰硕果实。

明末清初青花瓷器自成一派,市场瞩目高!历史成交价近500万

现藏于广州文德收藏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明末清初的青花瓷的价值都没有被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已得到多数人的认可,其历史地位也逐渐被承认。

近几年茶盏历史成交记录:

明末清初青花瓷器自成一派,市场瞩目高!历史成交价近500万

· 南宋 建窑兔毫茶盏 拍卖价格584万HKD

福建建阳窑致力于烧制茶盏,年年进贡内廷,宋徽宗重文爱艺,茶学造诣且精, 对于建阳茶盏亦是倾爱不已。

1930年代派驻福州海关的美国官员 James Marshall Plumer(1899-1960),于当地古董商行发现此类黑釉建盏后,大为倾心。1935年决心深入福建寻觅窑址,路途艰难,原为驾车,行至第四条激流处,为渡河只得弃车乘舟,后转搭火车、公交车、竹筏、邮船、步行等,沿途中不仅需收买驿站人员,以求保身,且数度遇洪水冲塌路桥,滞难重重。Plumer 最终在水吉一带定位建阳窑址,他的研究推广与专著,《Temmoku: A Study of the Ware of Chien》,东京,1972年,使建盏名扬西方。

建盏黑釉耀眼,釉色变化多样,窑烧时,釉里气泡爆裂,流釉成丝丝细纹,称之兔毫(日文「禾目」),或釉面圆点致密之样,称为油滴(日文「油滴」),色调红褐至耀蓝皆可见,褐釉兔毫可说最具代表性,泛蓝油滴釉则是盛名且罕见,二者之间可见无数种釉色变化,决定建盏之价值与魅力。此件兔毫茶盏釉色亮泽,金铜色细毫隐隐闪耀银光,乃禾目品类中最珍稀者。

明末清初青花瓷器自成一派,市场瞩目高!历史成交价近500万

南宋 建窑黑釉兔毫茶盏 拍卖成交价格346万HDK

兔毫茶盏,窑纵处福建,日人以浙江以北之临安天目山命名,称之「天目」,以为山上佛寺僧人以建窑兔毫茶盏茗茶。茶道为佛教寺庙传统,皆因清茶提神,有益于坐禅冥想,更可供佛。建盏及品茶文化,随日本僧人归国传入,深受当地推崇。

此盏釉面盈润,褐色兔毫纹匀称,且全盏几近满釉,极为罕见。此盏古朴素雅,撇口斜壁,圈足纤巧,外侈幅度使其更形秀丽,较典型宽足弧腹婉约,又较一般尺寸较大之笠式盏可爱。此器形之珍罕,各式天目盌之线描图可作辅证,详见《唐物天目》,茶道资料馆,京都,1994年。书载一例,盏形比例与此相近,尺寸稍大,釉色较黑,德川家族旧藏,现存名古屋德川美术馆,图版11。另比较一例,兔毫纹大致相近,惟形属建盏大宗,现存北京,载于《中国陶瓷全集》,上海,1999-2000年,卷8,图版206。

Cunliffe 爵士,英国最重要中国艺术收藏家之一,四十年代开始收藏清代玉器,后开始收藏瓷器、青铜、高古玉器等,珍品云集,包括成化青花宫盌三盌。收藏中多件售于伦敦苏富比,本品曾售于伦敦邦瀚斯。

明末清初青花瓷器自成一派,市场瞩目高!历史成交价近500万

明末清初 青花婴戏图大笔海 成交价格247万HDK

明末清初之际,战乱频仍,人口急遽大量减少,在此种社会背景下,以求子繁衍为主题的瓷器装饰题材,承接嘉靖婴戏图之风,流行一时,成为十七世纪中国艺术表现的一大特色。

笔海体量硕大,口沿无釉露胎,胎釉交接之际微显淡淡火石红色,底部砂底宽圈足。外壁下部堆饰三只麒麟首为饰,麒麟独角,青花毛发披散,与筒身婴戏图相配,寓意麒麟送子。外壁通景绘群婴相戏图,众婴或解琴,或对弈,或览书,或观画、或斗百草,或爬树捕鸟,或蹴鞠,或耍傀儡……,百戏众多,为明清之际儿童游戏生活真实反映,极为少见。青花发色艳丽,绘画娴熟,人物表情丰富,动作神态逼真,为少见的青花影响图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