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间穴的来历 本穴在次指内侧,爪后第二节后,故名“二间”。间,隔也。治症略同合谷穴。 二间穴的定位 微握拳,在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处。 功能主治 现代常用于身热头痛、咽喉肿痛、齿痛腮肿、目痛鼻衄、口眼歪斜;手指肿痛、麻木、屈伸不利;咽炎,喉炎,扁桃体炎,牙痛,鼻出血,麦粒肿,肩周炎等。 配穴 鼽衄:二间、风府、迎香(《神应经》)。 目痛红肿不明:二间、合谷、肝俞、足三里(《神灸经论》)。 齿痛:二间、颧布(《针灸甲乙经》)。 伤寒头痛身热:二间、合谷、神道、风池、期门、间使、足三里(《类经图翼》)。 肩背相引:二间、商阳、委中、昆仑(《神应经》)。 眼目昏花,视物不明:二间、上星、心俞、肝俞、肾俞、足三里、光明(《杨敬斋针灸全书》)。 口眼喎斜:二间、颊车、水沟、列缺、太渊、合谷、地仓、丝竹空(《神应经》)。 多卧喜睡:二间、三间(《针灸资生经》)。 穴位养生 按摩二间穴,可美容养颜。 阳明燥金之气可以美肤,如果我们能想办法多多激发人体内自由的燥金之气来供养皮肤,就能达到容颜不老的效果,大肠经上的二间穴这处风水宝地也充满了这种驻颜的仙气燥金之气。 针刺 直刺0.2~0.4寸,局部胀痛。 灸法 麦粒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