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益品质的基础—自働化

 老河鱼的记忆 2017-12-04

自働化的原理与体系

做好各个工序的品质管理(品质不是在检查过程中打造)。

働(可提高附加价值的行为)和动(一般的行为)加以区分:

——手工作业设备+生产线的机械化= 自动化

——工作业设备+生产线上打造品质的机械化=自働化

自働化设备或生产线,如果出现品质上的问题即刻停止。

融入了自働化观念的手工作业设备・生产线,生产中出现问题,立刻停止上报责任人听候指示。


1、自働化的方法


例1.独立工序的呼叫装置


例2.汽车组装生产线的呼叫装置



例3.定位置停止



2、自働化的体系

3、自働化的效果

防止不良品流入下一工序

将品质管理打造在各个工序中

使问题表面化

使各种浪费容易被发现

找出浪费

对浪费产生共识

齐心协力排除浪费


2精益品质管理技法


1、精益品质管理的出发点


(1)永远遵循“三不原则”:不制造不良品,不接受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所有的品质控制思路和品质经营活动都源于这样的精神而展开。


(2)品质是实现精益生产的保证

连续流生产、后补充生产的原则是没有截点;否则会打乱节拍。

事先预防不良品的发生,强调根源。

做“必要的工作”,增加附加价值。

把不增值的工作做的再正确不但是不必要的,而且是浪费。


2、精益品质管理技法


(1)生产准备管理



QC工程图案例


(2)作业标准管理



作业指导书案例



(3)推行目视管理



品质目视化案例



(4)迅速处理异常


(5)寻找真正原因


(6)防错装置使用

如果依赖于人的工作态度来控制品质,则品质仍不能有效保证,因为人有失误的时候。

防错装置使用:作业忘记或失误时,制品无法放入夹具内;作业忘记或失误时,机器不能启动;加工错误时,滑道阻挡工件,不能流到下道工序加工过程失误时,警报装置鸣叫,设备会停止;即使不良流入生产线,也不会发生误装。


防呆措施改善案例


(7)“三不原则”


3精益品质改善技法


1、精益品质改善技法


(1)品质改善活动


(2)品质信息反馈


(3)市场品质分析



(4)变更点管理

人员变更的操作差异会导致作业不良时时发生

设备变更是容易忽略一环

零部件变更的目视化管理n作业方法的变更往往是影响品质的重要因素


(5)工程诊断管理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

基本遵守(5S、在工、PM、标识、标准管理)。

制造条件(标准作业书、QA工程图等)。

点检制度阶梯层次化管理。

诊断的担当是管理者。


工程诊断案例(Q-MAP)


(6)基础技能认证

做自己最熟悉的工程。

上岗前的基本技能培训。

基本工程技能的定期认证(操作与理论)。

特殊工程技能的随时认证。

关键工序的核心人力培养。


(7)多能工培养

少人化作业中必不可缺少的一种工具。

有效的减少因变更点带来的作业不良。

管理者不再为重新安排作业伤脑筋。

作业者多工程的掌握及作业熟练度的提高可减少不良。


多能工训练计划


(8)核心项目管理

核心项目管理=“亡”字管理

作业不良的许多现象.均可列为核心管理项目。

核心管理项目的作用。

采用目视化是最佳管理途径。


核心项目管理案例


(9)现场5S活动

作业不良的发生往往是现场的“5S”做的不好。

问题点被脏、乱、差、污等现象所掩盖。

改变作业者的习惯。



(10)防止再发生

周密的防止再发生对策的树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给问题点建立起病历。

“慢性不良”的改善。

作业者和管理者都在想的是“今后怎么办……”


防止再发管理案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