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古文 | 新史记之金庸传

 老刘tdrhg 2017-12-04

查先生良镛者,海宁人也。查氏自升以后,广传诗书,代出名望。镛上三世而善陶夷,子孙多渊博。及其初生也,家道中途,余良田千亩。镛少年异志,不效小儿嬉戏,独爱泛舟书海。父恐痴痴,使放纸鸢,旋而不见,寻之者三,书房一隅,手不释卷,遂苦笑而赋之“痴儿”名。然,子虽嗜书而不呆,年十五乃编题籍,广销多利,是为处女作也。

原创古文 | 新史记之金庸传

镛素率性,不循矩,好任侠。初学嘉兴,不堪同窗为训导辱,仗义代为檄而讨之,因不尊见逐。负笈巴渝,原图外交,以不良校风直言而犯上,复为之黜。

民国三五年秋,入沪,修国际法。适逢《大公》揽才,镛以千里挑一而录,始其报人之涯。二载,委任香江。又两年,调《新晚》,为副刊编辑。时,总编罗生以比擂事可夺人眼球,发奇思,邀镛同事陈先生文统者连载武侠。竟起轰动,奚开新派武侠之门。陈氏既以“羽生”而名躁,迭出精品,镛亦有所思。

而立又一,《书剑》横空,镛析其字而以金庸名,并羽生为当世双雄。庸从文也,师法经典,以古为题,史为架,列奇侠传,书儿女情,其笔下乾坤,万象尽囊;其在胸丘壑,心驰神往;其神功盖世,叹为观止;其学识渊博,雅俗而共赏。

原创古文 | 新史记之金庸传

原创古文 | 新史记之金庸传

佳作刊二三,庸乃倾其润笔,创《明报》而发时代声,出社论以忧家国事。其文切时弊,笔健锋犀,固一帜独树于当世。是时也,庸武侠、社评齐飞,作家、报人一体,废寝以思,忘食而书,人每见排字候于其侧,庸洋洋潘陆而洒。其才思直上九天。一时之间,并匡、霑、澜而为香江四杰也。

庸既假‘’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又躬为正义鼓呼。人或恨而欲暗杀之。庸不为动,语其亲友曰:‘’曷为吾之英雄不屑耶?‘’尝避难于欧,嘱倪匡代为《天龙》。期月归,匡笑而告曰:“余每恶紫,乃使之眇双目矣。”虽然,庸不屈高压,谈笑自若,著书成文,晏如也。

年近天命,风平气静。庸完书《鹿鼎》而告封笔,专著报业,游走时局。在文已成宗师,在商而为骄子,至于辅修法典,高校开坛,先生誉满其身,名冠天下。

庸耄耋而怀抱谦卑,孜孜为学剑桥,自言不唯博士,止求学问而已。人或询曰:“何以消此生?”对曰:“大闹一场,悄然去也。”

原创古文 | 新史记之金庸传

樊夫俗子曰:“孔子登泰山而小鲁,武侠至金庸而巅峰。凡有华人处,谁不识降龙?一十四书而极人间百态。吾观人生在世,去若朝露。先生初时纵情恣意,笑傲江湖;后怀敬畏,渐成宗师。古人云高山仰止,诚可信也。”

原创古文 | 新史记之金庸传


(原创古文,欢迎雅评。请尊重劳动成果,先加关注后转载,收藏。为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