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可不知的三次艺术材料变革之二(干性油结合剂)

 柳浪闻莺眺西子 2017-12-04



乔瓦尼·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作者  杨·凡·艾克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位尼德兰画家叫杨·凡·艾克,他试图找出一种方法使绘画发生革命性地变化,就这样油画诞生了。其实这并非如此简单,在更久以前干性油就一直有使用记录,使用的目的主要是用于日常生活装饰,有记载可以查到油画最早用于美术装饰是在英国,时间大约在13世纪,那时就已经广为人知。



         中国的油画出现时期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以李铁夫为代表的早期中国留学油画家,这是一种比较普遍认可的说法。另一种是据厦门大学秦长安研究得出:中国传统油画, 据史书文献记载, 早在二干七百多年前之周代已始创, 是我国民族民间古老的一个重要传统画种, 代代承续至今。第二种是否存有争议,至于正不正确,小编也不知道,哈哈哈,小编只是给大家说有这么个事。



     为什么坦培拉在14至15世纪如此盛行的情况下会突然出现油画这种材料。我们先来看看油画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出现的,其实油画的出现与坦培拉有比较多的渊源。坦培拉绘画早期主要是画在墙壁上,壁画最早并具有代表性的是古埃及壁画,在古埃及壁画中就有使用乳胶性色料。而坦培拉作为主要的乳胶材料在某种角度来说也是为壁画服务的,更有些镶嵌在墙上,起墙面装饰作用,后来出现在木板上,再到后来坦培拉最后几层需要釉染,这种釉染技术其实就是在画好的坦培拉画上用干性油薄薄的染一层色彩,让颜色更光鲜亮丽。正是基于这样的技术,再加上墙壁作画开始转移到架上画,架上画又不能使用纯蛋黄技巧或但是其他的方式来完成。这个时候技术的改革和创新就运用而生,油画这样相对自由方便的材料就取代了坦培拉,所以技术的革新并不是个人的创造行为,而是在当时的时代和背景下不断积累和改革形成的。



     15~16世纪尼德兰画家在前人积累和创新的条件下,开始改良油画媒介。起初的改良主要是,将未加工的亚麻油与水混合后进行提纯,去掉杂质,提炼纯度更好更适用于油画的纯净油。油彩出现早期主要作为坦培拉的上层釉彩层,起补充画面作用,通过不断地改良媒介,油画慢慢独立出来,成为一种新的材料



     16~17世纪油画开始独立出现,特别是经过意大利画家的不断努力后,比如提香对色彩的运用和布上作画的习惯等等,从此架上绘画样式便基本确立。17世纪油画已经普及,出现不少在技法和艺术上都达到巅峰的艺术,比如弗兰德斯画家鲁本斯,荷兰画家哈尔斯、伦勃朗和维米尔等等。17世纪在油画材料上更丰富,油性底也开始广泛运用,纯油画直接作画也开始形成,还有就是熟油的出现。






18~19世纪绘画材料的普及和材料的研究进入低迷时期。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得美术家得以解放,生产商为艺术家代工了很多劳动,这有一个好处是艺术家可以不用干粗活了,专心创作。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艺术家在材料和辅助工具方面开始完全依赖生产商,在19世纪末只有极少数画家对技巧和材料有高深的理解。艺术家对油画或对新材料的革新基本上丧失,比如后面出现的丙烯酸树脂颜料和醇酸树脂颜料基本上都是由生产商进行制作和推广。









油画的主要特点


       油画的特点其实对小编来说真不好说,因为每天都有接触,都不知道有什么特色,哈,其实理解特点这种东西最好最直接的办法是实践。


1,弹性大,操作自由,可以任意加减和修改,可变性非常好,不过得遵循肥盖瘦的规律。

2,可以自由地把透明和不透明颜色充分地体现出来,从整体到局部都可以运用自如,也能把体色和釉色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3,在时间上比较自由,随时可用,干燥速度可快可慢。

4,制作方便,运输方便,可在亚麻布上创作大型绘画。

  


 




油画媒介材料


媒介剂在市场上的名称千变万化,各个生产商都有自己的媒介剂名字,特别是国内生产商仅就只有名字,并没有标注材料的原料有哪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不过小编在这里可以保证的说,不管媒介剂名字千奇百怪,但油画常用结合材料基本上就分三种:干性油,树脂,稀释剂。



干性油


干性油是油画颜料最最主要的结合剂,颜料的研磨需要油来结合,也可以称为载色剂。可以说油画之所以叫油画就是对于干性油的运用。常用干性油主要有亚麻油、罂粟油、核桃油三种。


一,亚麻籽油

是亚麻植物的种子制取的一种油,亚麻布也是亚麻植物制作的。亚麻籽油的制作工艺非常多,我们能够用到的主要有生亚麻油、精炼亚麻油、冷榨亚麻油、晒稠油、静油、熟油。

1,生亚麻油;一般是采用热榨工艺获取,未经任何的净化和提炼的亚麻油。

2,精炼亚麻油;用蒸汽加热后再榨,也是热榨法的一种,出油率高,但质量不高,也需要进行二次提炼。

3,冷榨亚麻油;不用加热的方式,纯粹用压力从亚麻油籽中榨取的油。此油非常纯净而透明,是标准的颜料研磨使用油,但是由于出油率非常低,成本高,所以市面上这种油价格高,而比较普遍的品种是生亚麻油或精炼亚麻油。

4,晒稠油;将亚麻油暴露在阳光下,经过数周后,变成半聚合、半氧化和漂白的油。晒稠油是第一代聚合油,鲁本斯有记载就是使用晒稠油。晒稠油可以如蜂蜜般稠密,流动性好,笔触明显。

5,静油;把亚麻油在无氧的状况下,加热到300度后得到的聚合油。这种油是已经聚合但未氧化的油,历史上称“热稠油”。稠度非常高,能用于罩染使用。

6,熟油;运用加热的方式,加少量的金属催干剂,把温度加热到120~130之间的油。熟油很早就有使用记录,但就油画修复角度来说,并不符合艺术标准。

小编买的是贝欧的精炼亚麻油,质量不是很好的那种,我用它晒了一点晒稠油,颜色和粘稠度跟原来不一样,非常干净且有流动感。




二,罂粟油

是白罂粟种子榨取而制作出来的油,罂粟油的质量和种子的成熟度和纯度有一定的关系。罂粟油无色少黄且慢干,但结膜没有亚麻油结实,色层越厚越容易开裂,和色料结合后透明度并没有亚麻油的透明度高。印象派画家比较偏爱罂粟油,主要原因是慢干,能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一幅画作。

1,冷榨罂粟油;直接用压力榨取的油,这种油几乎没有任何的颜色,非常通透,很少变黄所以一直用作白色颜料的结合剂。

2,热榨罂粟油;和热榨亚麻油相似的工艺,热榨的罂粟油偏红色,可以进行漂白,几乎和水一样,但是不能耐久。


三,核桃油

核桃油主要运用在早期绘画作品中比较多,文艺复兴时期使用广泛,历史非常长久。核桃油是三种油中最瘦的油,冷榨的核桃油呈淡黄色,热榨的会偏绿。核桃油的干燥程度在亚麻油和罂粟油之间,最快干的是亚麻油,其次是核桃油,最后是罂粟油。



1,干性油的干燥并不是靠水份的蒸发,而是靠油的氧化,油在氧化过程中会逐渐结膜使其由液体变成固态物质,并变得透明。

2,干燥时一般是从表面开始慢慢地深入内层,彻底干透需要半年时间。一般情况来说在使用光油时,不应该在画完没有多久后就开始上光油。

3,干性油的氧化需要光线,不能放在没有光的地方,如果长时间放在无光环境需要拿出来放在光线下放几天画面会变得更有色泽。

 

 

 

树脂


      树脂分传统树脂和合成树脂,我们下篇再说合成树脂。传统树脂一般是从树上流出来的一种香脂物质,经过一段时间变硬成半透明状。不同树脂的颜色、气味,溶解度和稳定性都有很大的区别。树脂主要可以分为软树脂和硬树脂,绘画用主要是软树脂。树脂不溶于水,能溶于稀释剂。树脂使用非常广泛,在绘画中使用比较多的是作为油画的媒介剂和上光剂。

传统树脂主要有达玛树脂、玛蒂树脂和虫胶。


小编买的达玛树脂,半透明状很漂亮。



1,达玛树脂;取材来自达玛冷杉,有各种各样的品种,质量比较好的是苏门答腊岛的达玛树脂,产地主要是在东南亚,属于三萜化合物。在1826年第一次作为光油的形式出现,后经久不衰。达玛树脂可以制作达玛光油或者油画媒介剂如三合油等。

2,玛蒂树脂;产地主要在南欧和北非,也是在树上提取并制作而成,色泽亮黄。玛蒂树脂使用时间非常早,早于达玛树脂,但质量并没有达玛树脂好,在19世纪曾兴起一段时间。主要用途是画面上光,也有用来制作油膏。


用达玛树脂做的达玛光油

 



稀释剂


稀释剂主要是溶解或稀释干性油、树脂和光油的一种液体。用于艺术用途的稀释剂主要有松节油、白精油、煤油、酒精、丙酮和丁香油。古代画家很早就开始从油井里汲取原油进行各种提炼,在松树上采集树脂,然后把这些树脂放在容器里盖上毛织品后进行蒸发,蒸发的物质会冷凝在毛织品上,之后把它收集起来,这就是比较古老的提取松节油方法。后来经过不断地改进,能提取更纯净的稀释溶剂。稀释剂不是油,虽然我们都叫松节油,那是以前流传下来的叫法,不能当油使用,对干性油会产生不可复原的化学破坏力。


一,挥发性植物稀释剂


     挥发性植物稀释剂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松节油,松节油能够稀释颜料和媒介剂,还能溶解树脂。松节油不是黏合剂,没有粘性,不能使颜料中的油分子聚合。正是这样所以松节油是不能直接用于作画的,顶多用在画面的打稿或者底稿使用。在作画时注意不要调和太多,因为松节油的稀释功能和水的稀释方式不一样,水很少对稀释物造成化学性的变化,而松节油的稀释其实就是化学性变化。松节油通过其溶解性把干性油的结合方法进行改变,失去黏合力,这种稀释是不可复原的,在改变了其黏合力的颜料其实就剩下色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把油画颜料用松节油稀释成水乳状,然后涂刷在干净画面上,等松节油挥发后用手触摸一下涂刷颜料的地方会发现都是色粉颗粒,这就改变了原颜料的干性油特性。

1,松节油和矿物油应该区分开来,松节油是从植物松树上采集香脂进行提炼,通过蒸馏的方法精炼出松节油,在精炼过后剩下的就是树脂和松香。市面上的无味松节油一般是矿物挥发剂和本意的松节油是不一样的,一个是植物性,一个是矿物性。有些艺用媒介剂材料的配置只能用植物挥发剂而不能使用矿物挥发剂。

2,松节油不是油是植物挥发性溶剂。



二,挥发性矿物稀释剂


       挥发性矿物稀释剂,通常称无味松节油,有个正式的名字是白精油。纯净的白精油的稀释能力是非常强的,在挥发时不吸收氧气,不会生产氧化物,所以不会有颗粒之类的物质出现。在清洗画面时用白精油比松节油更可靠。白精油提取自矿物油原液,我们在市面上买的无味稀释剂就是挥发性矿物溶剂,纯度不一,价格不同。


泰伦斯白精油



三,半挥发性油


  

丁香油,是红花油的主要材料。其实丁香油用的并不多,但是它有个非常厉害的特性,那就慢干!!!有多慢,如果你多加一些在媒介剂里,够你干半年的,没开玩笑是真的半年。通常有需要的话可以在媒介剂中添加几滴,缓干效果非常明显,对于想用湿画法的人来说非常有用

 


画底的制作


我们在开始准备一张油画作品时,首先就是绷框制画底。关于画底的制作有很多种,根据个人习惯还可以改进,主要有水性底、油性底和半油性底,由于篇幅的关系,这里就不一一介绍。很多人习惯直接拿胶调和立德粉刷制底料,其实是不对的,白度不够。油画的底子从坦培拉的基础上发展过来,尽管各大书籍中写了不少几十种底子制作方法,其实底子层基本上分三层,浆底、基底、色底。


一,浆底


1,浆底其实就是胶底,为什么一定要刷浆底呢?大家可能知道油具有一定腐蚀性,如果让干性油直接接触油画布,那么过不了多久你的油画布就会发霉腐烂且更脆弱。浆底起到很好的隔离干性油作用,通俗的说就是防止画布漏油、吸油。这是几百年来美术家们的共识,所以浆底是一定需要刷的。

2,刷浆底的材料有两大类,一是动物胶(兔皮胶、牛皮胶等),二是合成胶(白乳胶艺用最佳,即酸碱性适中的白乳胶、丙烯酸乳液等)

3,不同的胶有不同的制法,动物胶一般需要浸泡或者加热,合成胶一般是兑少量的水即可。把制作好的胶直接涂刷在绷好的画布或画板上,一般三遍为宜。


二,基底


1,基底其实就是粉底,为了使油画颜料更好的和底子结合,这个时候就必须要刷基底,基底的作用是一种中介性质的作用,既能咬合浆底又能为色底做铺垫。

2,基底的材料可分为三大类:结合用剂、填充用剂、增白用剂。填充剂一般起补充作用比如立德粉、白垩等。增白剂使画底增加白度和硬度,这样有利于光线透过透明颜料层后反射出来,让画面颜色更鲜亮!增白剂材料一般为白色色粉,比如铅白粉、钛白粉、锌白粉等。增白粉是基底最主要的材料,这个通识,所以各位在做基底的时候需要兑一定的增白粉。

3,基底的配比一般是胶(结合用剂)、填充剂、增白粉,三种材料按自己画面需要进行配比。

4,油性基底,把胶换成干性油(以快干为宜),然后加填充剂、增白粉等材料进行调后即可使用。


三,色底


1,色底在很早就有使用,就是在基底的基础上覆盖一层很薄的透明底色。色底层可以需要也可省略,有的人喜欢在有色底上作画,有些则喜欢在白底上作画,因人而异。




油画作画步骤


油画的作画步骤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只有一个原则:肥盖瘦。

油画的作画方法基本上分三种,湿画法、干画法、干湿结合画法。


湿画法,直接在颜料未干时进行色彩的衔接,多用于一次性画法或直接画法,短时间画法,比如印象派多用湿画法。

干画法,在上一层颜料干透后进行下一层绘画,或者一层一层叠加起来,多用于间接画法,比如传统的罩染技术。

干湿结合画法,是比较广泛的使用方法,自由灵活,干湿并进,效果丰富。


干湿画法只是相对而言,不同情况不同角度,判断标准也就不一样,结果自然不一样,找到自己合适的画法最宜。






油画的现状


油画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可以说是久经不衰,至今仍成为主要的画种之一。油画表现技法丰富,能细如毫毛,又能大写大意。如今在油画语言上拓宽非常广,古典主义、写实主义、具象表现主义、抽象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波普艺术、材料表现、观念艺术等等。在画种上可以说生命力比较强盛,即使聚合材料的出现也没有抢占其霸主地位。当然相对于摄影术出现前来说,现当代油画更或者说架上绘画正在边缘化,这需要各位艺术家共同努力和革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