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鉴泉宗师传略

 佛山犹龙 2017-12-05

01

吴鉴泉先生略历

吴先生鉴泉,河北大兴县人。幼从其尊人全佑先生习太极拳术,及长,愈致力研究,日臻化境。民国三年,任总统府卫队旅中校武术教官,并任北平体育专门学校教员。当代知名之士,如褚民谊、熊式辉、屈映光、顾孟余、袁良、徐致一诸氏皆先后从之学。民国十七年南来沪上,任上海市国术馆董事兼武当门主任,并任精武体育会教师。年近耳顺,而精力健壮如少年,气度雍容,骤视之,不知其为身怀绝技之国术家也。二十四年春,先生创设鉴泉太极拳社于上海福熙路慈惠南里,出其绪余,以惠后学,对于肄习者循循善诱,不自珍秘,洵国术界之典型也。


——陈振民 马岳梁《吴鉴泉氏的太极拳》


02

吴鉴泉宗师南来志略

太极拳名宿,北平吴鉴泉先生,承一派之源,发两仪之秘,门徒之盛,遍及全国,盖先生以寿人寿世之旨,立己立人之心,对于学子,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有以致之,先生诚有功于社会,造福于人群,时人颂之为一代宗师,诚非虚誉。

溯吴师于民国三年,任职总统府,为武术教官。民国五年,与同道杨少侯、杨澄甫、刘恩绶、刘彩臣、纪子修、许禹生诸名师,创办体育学校于北京,为国术界公开教授之开端,各省学子,远道求学者日众。时北政府当道,亦多从先生学习,而先生之声誉已驰名大江南北矣。迨国府南迁后,先生应沪上闻人王晓籁、杜月笙诸人之约,来沪传习,是为吴师南行之始。民国十七年,任上海国术馆董事,兼太极拳主任,并任精武体育会教师。

  先生长子公仪、次子公藻,入室弟子如赵寿椿、马岳梁、于森、徐致一、吴图南、王志群、金寿峰、金云峰、赵仲博辈,均负时誉。社会人士,因练习太极拳而身心获益者,不可胜计。党国名流如焦易堂、王用宾、谭延阖、褚民谊、屈映光、顾孟余、荫昌、荫昶、段芝贵、张春甫、方鼎英、钱能训、吴铁城、刘斐、袁良、彭养光、熊式辉、吴思豫、谷正伦、朱绍良、何键、张发奎、薛岳、蒋光鼐、冯祝万、朱晖日、王若周诸君,均从学吴师,或从其公子等练习,以至风气所至,遍及全国。

  当时各省当道,提倡国术,不遗余力,诚以国术为吾国之国粹,实有健身强种之功,而僉认太极拳为国术中最精奥而又最合生理卫生之运动,老幼妇孺,均适宜练习,不受金钱地方时间之限制,老而弥精,有病者习之,并可以治病,诚自卫、强种、却病、延年之善法也。

  民国二十四年春,先生创设鉴泉太极拳社于上海福煦路慈惠南里,出其余绪,以惠后学,悉心教导,不自珍秘,洵国术界之典型也。

  吴师年愈古稀,而精神矍烁,道貌飘逸,于抗战后来港,主持港澳拳社。港澳人士,闻风兴起,先后加入社者,何止千数。先生每教后学,批卻导窍,引喻精详,学者均感兴趣。然今先生已矣,民国三十一年,一代宗师,竟归道山,徒使人心焉向往,益增景仰耳。

  先生长子公仪,字子镇,次子公藻,字雨亭,两师家学渊源,早负盛名。当湖南省府主席何键极力提倡国术之际,湖南国术训练所可谓龙虎风云会,各地英雄豪杰之士毕集,况三湘七泽,不少能人,而多从学两师,虚心请益,苟非有真本领,而于此道曾三折其肱者,曷克臻此。子镇师有子二人,长名大揆,字元弼,次名大齐,字一民;公藻师有子二人,长名大政,字元直,次名大新,字化民一,少年英俊,均得太极真传,今同主鉴泉太极拳社教务,秉承素志,嘉惠后学,使斯道得以广布流传,发扬光大,意至善也。

  自宋以来,数百年间,擅太极拳者,虽代有传人,而求能轶群迈众,卓然为一代宗者,固不数数觏,其传之难如此,其遇之难又如此,苟幸有其人,又为硕果仅存于斯世者,其可交臂失之欤?原学者三思之,老子曰:"上土闻道,勤而行之,中土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如是而已。


——吴公仪编著《太极拳》

03

吴公鉴泉大宗师行谊

吴公讳爱绅,字鉴泉,河北省大兴县人。清同治九年(1870年)庚午生,姓吴佳氏,隶满洲内务府旗籍,鼎革后,始复汉姓吴氏。幼从其尊人全佑习太极拳术,虽属家学,父传子承,却能深下苦工,备历艰苦。及长,致力愈勤,精修苦练,对于太极拳技击体用之研究,深入奥堂,功臻上乘。光绪年间,曾任职于清廷禁卫军护军营多年。宣统逊位后,解职家居。

民国三年(1914年)甲寅,任总统府卫队旅中校武术教官,当时军政名人,如张一麔、段芝贵、陆锦等尝从之学太极拳技。

民国五年,(1916年)丙辰,吴公与当代武术界耆宿杨公兆熊(少侯)、许公靇厚(禹生)、纪公德(子修)、孙公福全(禄堂)、杨公敞(季子)、刘公恩绶、刘公彩臣诸氏,成立北京体育讲习所,招收北京各大学、中学体育教员六十余名,研习各家武学及太极拳术,首届结业,成绩斐然,深获蔡元培先生之嘉许。并提请教育部拨与新址,扩大为体育专门学校,任杨公季子为校长,通令各省选派学员到京,接受为期两年之训练,毕业后,各回本省担任武术教员。由是,吴氏太极拳遂名闻全国矣。当代知名之士屈映光、顾孟余、褚民谊、徐致一诸氏皆从之游。

民国十七年(1928年)戊辰,上海市政府、精武体育会,以及当时社会闻人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王晓籁等致电邀请吴公鉴泉等南下之沪,传播太极拳术。当时党国政要暨社会名流焦易堂、王用宾、熊式辉、彭养光、袁良、谷正伦、褚辅成、陈布雷、吴思豫、章乃器等亦先后从之学。

南来沪上之后,中央国术馆历届国考,均经正副馆长张之江、李景林二公聘为评判委员。民国十八年(1929年)己巳,浙江省举办国术游艺大会,杭州擂台比武,大会敦聘吴公为副委员长。曾任上海市国术馆董事兼武当门主任,同时并任精武体育会教师。是时,吴公年近耳顺,而精力健壮如少年,气度雍容,骤视之,不知其为身怀绝技之太极拳家也。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乙亥春,吴公创设鉴泉太极拳社于上海福熙路慈惠南里,自任社长,其婿马岳梁先生任副社长,阐扬太极拳术,谆谆善诱,不自私秘,嘉惠后学,不遗余力,洵为当代太极拳界典型宗师也。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壬午逝世于沪上,年寿73岁。长子公仪名润泽字子镇、次子公藻名润霈字雨亭、女英华均能承继父业,发扬光大,并为当代宗师。

所传弟子甚多,知名者吴图南、赵元生、吴润臣、赵寿邨、东锡珍、金云峰、金寿峰、赵仲博、葛馨吾、褚民谊、徐致一、王志群、马岳梁、陈振民等皆能传其艺业。

吴公鉴泉,秉承家学,独树一帜,行拳走架,循规蹈矩,松沉自然,独具静乘之妙。吴氏太极拳艺,架势虽工小巧,但却具备大架深厚功底,紧凑而寓开展。小中见大,神凝劲敛,中正安舒,身备五弓,虚实快慢,刚柔静定,意气风发,骨肉匀停。于推手时,端整严密,熨贴细致,开合虚实,守静待机而不妄动轻发。全佑公以柔化而著名,而吴公鉴泉亦以善化而见长,允称得其尊人体用之神髓。


——王嘉祥《太极拳研究·吴氏太极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