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发夜游项目的策略及效益分析

 阳光普照一生 2017-12-05

 


夜游项目开发存在的典型问题


01、夜游经济发展的载体建设不完善

城市夜游经济的集约化经营首要的环节和制约因素是载体建设。

全国大城市和省会城市在夜游经济的载体建设方面,由于举办奥运会、世博会、全运会等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和展会,已经建设拥有了一批集购物、文化、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大型的、综合性的场所。

但是,全国大部分的中小城市夜游经济发展的载体条件较为薄弱,营业网点分散,配套设施不全,缺乏商业街、步行街、小吃街等夜游聚集地带或街区,影响了当地夜游经济的发展。


02、对夜游经济的管理重视程度不足

夜游经济不同于一般的民生夜市、接头地毯和马路餐桌,它是随着经济发展、消费者收入提高和消费者需求欲望的变化,形成的集餐饮、购物、娱乐、旅游、休闲、健身等几大消费服务领域的复杂消费链

夜游经济的有序发展,有赖政府对参与夜间经济的经营企业、消费者和相关主体进行指导、组织和管理。但往往由于缺乏足够的引导、组织、管理和规划,夜游经济产生了卫生、扰民、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夜间经济发展的组织、管理、服务功能不强,对开展夜游经济活动的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03、夜游项目开发过于单一,产品丰富度不够

夜间旅游产品的特色和魅力是夜间旅游市场得以健康发展和长期繁荣的最大推动力。要想突出夜间旅游的特色,必须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

如今,我国很多城市虽然已具备了一批夜间旅游项目,但是缺乏科学规划,大多数项目规模较小,内容平乏,彼此雷同,缺乏有丰富的地方特色、较大规模设施、新颖创意的产品


04、相应的配套设施不完善

夜间旅游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服务为其保驾护航。

目前, 我国一些城市在发展夜间旅游方面,存在诸多限制,如购物环境与商业氛围不好,社会治安较差,夜间公交通行时间段,夜间旅游发展进行限制,配套设施不完善,夜间服务质量差等,这些都亟待解决。

夜间经营活动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仅限于对夜间营业时间和夜间公交通行时间的简单延长,对夜游经济活动的特色和文化挖掘不够


夜游项目开发的策略分析

0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打造富有特色的夜间旅游产品

夜间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结合旅游市场的需求现状在充分考虑未来需求变化的基础上,摸清不同地域、不同工种、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游客的心理,创新规划、精心组织,从而为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旅游者开发适销对路的夜间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的开发还要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旅游消费需求,对城市夜间休闲、购物、文化娱乐、餐饮、旅游等场所合理布局,对现有的购物、文化、旅游、休闲设施调整结构,提升品位、集聚发展。


02、丰富内容,营造氛围,开发多样化的夜生活消费空间

旅游是个大概念,包含吃、住、行、娱、购、游等诸多要素。夜间旅游产品同样应该包含这些内容,要想让游客欣然“客居”,仅靠华美的夜间灯饰是不够的,还要在景区(点)增加独具特色的娱乐节目,让游客真正“夜有所乐”。

同时,工艺品商店等购物场所应适当延长营业时间,风味小吃夜市应进一步整合、规范和合理设置……商贸结合,文化与经济结合,才能使人们体会到夜间旅游的乐趣。

因此,夜间旅游除了以丰富多彩的夜晚活动留住游客,促进夜间消费外,还要抓住重点,增加吸引力。

要有新奇的商品、独特的销售方式、新颖的文化活动等等,可以搞现场拍卖、电脑上网等活动。此外还可搞定点交通、循环线路等为晚间交通提供便利条件。

与此同时,还要进行工作方式、服务的调整和精细化经营,如增加休息椅、免费停车,对一些顾客采取回访、逢年过节赠礼等形式,以培养顾客的感情。


03、创新环境,优化服务,建设良好的适宜夜生活和夜游经济发展环境

制订鼓励发展夜间旅游的优惠政策,进一步降低夜间旅游经营项目准入门槛,在招商引资、土地使用、项目规划以及税费、用电、用水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吸引更多的客商进入夜晚服务行业。

强化行业管理,加强工商、技术监督等执法部门的市场规范力度,营建放心的旅游消费环境。由政府部门牵头成立夜间旅游管理委员会,由经营户成立协会,建立行业及自我管理机制,规范行业的行为准则,倡导诚信服务,提高行业管理和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升整体竞争能力。

完善配套设施,优化夜间旅游消费环境。延长公共交通工具的运营时间,合理增调交通线路及运营时间,解决游客、市民夜晚出行不便的问题;推广夜间延时服务,开展一些薄利促销活动,吸引人们的眼球,创造大众化、中低层次消费环境;大力实施城市亮化工程,营造有特色的夜氛围。


04、因势利导, 强化宣传,积极培育居民的夜生活消费意识

正确的舆论引导是促使夜游市场迅速发展的催化剂,新闻媒体对夜游健康消费方式的有力宣传能够激发人们的夜游消费激情,增强夜游欲望,从而加速夜游市场的发展,倡导新的健康夜生活。

(1)树立正确、健康的夜生活理念。

充分认识夜间旅游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拉动消费、带动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明确夜间旅游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把发展夜间旅游列入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把发展夜间旅游作为丰富群众生活,发展城市经济的重要产业确定下来。

(2)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的宣传引导,提倡适度的晚上玩、晚上买、晚上逛、晚上练。

商家也要改变思路,把以往在炎炎烈日下搞的商业文化活动、促销活动、特价活动等移到夜间来进行。

(3)根据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的需求来提供相应的服务。

居民收入水平的不同,意味着消费层次的不同。在交通、餐饮、娱乐、教育等各个方面统筹安排,以引导不同消费水平的居民进行夜消费。

总之, 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夜间旅游将被日益关注,夜间旅游也将有美好的发展前景。伴随着夜间旅游的快速发展,对夜间旅游的研究也将会逐渐走入相关学者的视野。


夜游经济对旅游区的效益分析

01、经济效益

旅游区发展夜游经济首先能够为旅游区(城市和景区)带来经济效益,创造财富。

在以旅游为主的浪漫不夜城——威尼斯,全球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的旅游城市东京,以及打造出NBA、好莱坞的洛杉矶……夜间旅游,不仅成为了这些城市独特的经济增长点,更让游客感受到了城市的独特魅力。

由于在旅游区开发夜游项目,不但延长了游客逗留时间,而且丰富了城市居民的夜晚活动时间

据研究,饭店、餐厅、商场、购物场所和其他娱乐设施是夜晚吸引人们的重要区域。根据居民的消费习惯,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一般来说晚上的人流量、销售额是白天的1倍以上。

北京王府井出现超过100万人的高峰客流是在夜市,上海夜间商业销售额占白天的50%,重庆2/3以上的餐饮营业额是在夜间实现的,广州服务业产值有55%来源于夜间经济,成都的餐饮、购物和娱乐市场已经成为晚间消费的三大支点。

各地都把发展夜间经济作为推动城市发展上水平、出品位、生财富的重要抓手,大力培育有影响力的特色夜生活街区和大型文化娱乐中心区,努力扩大夜消费、丰富夜生活、繁荣夜经济,倾力打造一座座的不夜城。

除了城市一般消费特征,再来看看游客消费习惯。通过大数据,2016年的成都游客抽样调查显示,过夜游客的消费是一日游客的3倍以上


02、社会效益

夜间旅游能够让游客看到旅游区的生活方式,是旅游区的生活缩影。

在城市发展夜游经济,首先就是让城市亮起来,除了改善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也避免了犯罪时间的发生,保障了游客和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们安居乐业。

城市夜间旅游也是一种健康的休闲生活方式,当视听媒体把大众的夜晚定格于电视前,使人们的夜间休闲生活趋于浅化之时,城市夜间旅游引领人们走向自然。

通过对自然生态美的认识与体验,对人文景观中深沉崇高的美的形式与内涵的品味与领悟,当代人重新寻回审美的理性沉思,消除了心理压力。


03、文化效益

在旅游区夜游经济发展中,加入民间文化的各种元素,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把其它地区、其它民族的民俗活动中与当地资源相结合,又可与夜间旅游相结合的元素移植到本地,同样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如中国第一个夜间动物园番禺长隆野生动物园,晚上安排动物杂技、马戏表演等活动深受游客的喜爱;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在夜晚安捧傣族泼水节、缅甸大象表演等吸引了大量游客;上海举办“江浙沪民俗风情大巡游”,传统的舞龙,舞狮队沿着路巡街表演。

旅游区的文化使夜游产品有活力,有吸引力;文化夜游产品也是旅游区的文化传播使者。通过向游客和当地居民展示旅游区文化,使我国民间传统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也促进了城市的文化品牌建设。


04、生态效益

城市发展夜游经济有利于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提升。

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作为基底,夜游空间点缀其间,五彩缤纷的夜景照明不仅可再现城市风貌,还给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夜视环境和生活环境。

无论是在滨河空间、城市公园、历史街区和城市广场,都因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植物景观支撑,而形成便于人们日常游憩的休闲空间,成为城市形象的代表。

开发夜游项目应抓住主要问题,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打造富有特色的夜间旅游产品,开发多样化的夜生活消费空间,建设良好的适宜夜生活和夜游经济发展环境,积极培育居民的夜生活消费意识等策略,推动旅游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生态效益的综合发展。

图片来源:网络媒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