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少阴病的几个问题(节选)

 周锦利lyszowjk 2017-12-05

建立经方医学 理论体系 修学体系 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



我们在上一节课,谈到了通过八纲来理解掌握少阴病的实质。少阴病的提纲是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脉微细,体现了机体功能沉衰不足,气血阴阳不足,属于阴证的范畴,同时我们结合少阴病的代表方剂麻黄附子甘草汤、桂枝加附子汤,能够看出是治疗病位在表的阴证。


临床当中我们治疗的疾病不外乎外感和内伤,外感疾病,邪自外来,首先要经过由表入里的发病过程,而大多数时候,我们接触的更多是或外感疾病,或外感内伤并见。大家可以看伤寒论当中,关于表证的论述是最多的,太阳病篇占的篇幅也是最大的,所以希望大家高度重视表证的治疗。


表证同样分阴阳。表阳证的太阳病,我们前面论述的比较多,但是表阴证的少阴病,我们也是需要高度重视,目前院校教材上面少阴病的论述不清晰,通过胡希恕先生、冯世纶教授的六经八纲辨证体系,我们很容易清晰把握住少阴病的实质,就是病位在表的阴证。更多的时候,遇到一个表证的患者,机体功能沉衰的,阳气不足的,排除太阳病即是少阴病。


那现在的问题是遇到了一个病位在表的,到底如何确定是少阴还是太阳呢?在上节课的时候也提到过,正如内经所谓的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阳,看似很简单,但你真的会辨吗?


扶阳学派大家肯定都听过,估计有的同仁还学习过,大家觉得学扶阳学派是要学怎么去用附子干姜桂枝吗?其实不是,重要的地方在于告诉我们如何辨别阳虚。只有我们掌握了如何辨别阳虚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姜附桂该怎么去用。所以我一直认为郑钦安的最大的功劳不是告诉我们如何去用姜附桂,而是告诉我们如何辨别阳虚。


郑钦安说“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就是这个意思。在他的著作《医理真传》的辨认一切阳虚证法中,提出阳虚的脉是脉细微无力。这是关键。


阳虚是什么?其实就是我们机体功能沉衰不足的反应,我们需要让机体功能给亢奋运作起来,用什么?用温阳的附子。

 

仲景温阳解表多用附子


附子临床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味药物,张景岳将附子与人参、熟地、大黄并称之为“四维”,可见附子临床中的重要性。一般认为其辛甘热有毒,有回阳救逆、助阳补火、散寒止痛等功效。并将附子作为温阳药的代表。


在《伤寒论》中,仲景常用的温阳药物有附子、干姜。其中干姜温阳多用于里证,而用于解表方剂的温阳之品是附子。《伤寒论》中附子用于里证的方剂有:干姜附子汤、四逆汤、附子汤等;用于表证的方剂有:桂枝加附子汤、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等。


附子不仅可以用于里证,亦可以用于表证。因附子辛温,能通达上下,可升可降,可表可里。正如王好古曰:其性走而不守,非若干姜止而不行。而究其原因,在于附子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从《伤寒论》中附子的应用可见,附子既可以配伍里药温壮里阳,亦可配伍表药以温助表阳。因此,从附子角度来说,解表的时候需要加入附子的,就是少阴,不需要加附子的,就是太阳。


推荐:经方看防风通圣散

上篇:经方看参苓白术散


欢迎大家点击下方的“写留言”,跟帖讨论。


欢迎各位同仁将在学习和应用胡老学说的实践中发现的心得体会、问题疑惑以及观点探讨等,笔之成文,与众师兄弟姐妹分享。

投稿:jingfanggz@163.com

体裁不限,字数争取控制在3000字以内

通过审核后,在胡希恕经方医学公众号刊出!


想说的话:

我们专注于经方的分享,让更多的人真正的认识她,参与学习,分享快乐,传递大爱!

关注“胡希恕经方医学”订阅号,每天学一点经方,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仲景门人人可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