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0岁辞去铁饭碗创业,4年成就民族品牌,73岁做到31亿

 边城0 2017-12-05

标王说:没有竞争的地方表示没有市场。



只要有斗志

不怕没战场!


美国创业圈有一个口口相传的创业神话。有那么一个人,5岁丧父,14岁辍学流浪,66岁还靠着社会福利金生活。


后来啊,他出售了自己研制的炸鸡配方,88岁功成名就。他就是一手打造了世界上最出色的品牌肯德基的哈兰·山德士。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中国也有一个这样传奇的创业者,50岁摔了金饭碗,蹬着三轮满大街的卖汤圆。23年后,他成了中国速冻食品圈的扛把子。


这是一个年过半百的人靠汤圆闯江湖,最后逆袭成了武林盟主的故事。



少年就识得穷滋味



中国人自古都信奉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当然如今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创一代大多都是穷苦出生。


陈泽民的童年只能用颠沛流离来形容,3岁就跟着父亲随军生活,辗转各地。从小,他就干一些零散活补贴学费。


10岁时把自己捡烟头、废品换来的钱全部拿出来支援“抗美援朝”,读中学,自学理发,节假日靠给农民工理发赚取生活费。


陈泽民的少年时代,除了上学就是劳动,做过泥瓦匠、干过苦力,没活干就找活干,联系业务的能力可能就是从那时锻炼出来的。


一切正如陈泽民说的那样:一个人在幼年、青年时代受到的磨炼,是他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闲不住的副院长,借钱也要瞎折腾



陈泽民是一个疯狂的无线电爱好者。从小就喜欢鼓捣电子设备,小到收音机大到电视机他都能自己组装、维修。


高中时,许多同学都在机械的死读书,陈泽民就上手实践了。他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依着小时候给人理发的经历,帮助农民工组装了一台收割机。


1965年,陈泽民从医学院毕业,他去了四川,在工作中他将自己的动手能力发挥到了极致,搞了不少土科技创造,因此得了一个“科技标兵”的称号。


他在四川呆了14年,1979年,陈泽民被调到了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工作。在医院,陈泽民既是医生还是维修工。当时医院里有一台价值几十万的大型X光机被水淹坏,陈泽民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就把机器修好了。


不会修机器的理科生不是一个好医生,说到举一反三能力,标哥还是挺佩服陈泽民的。有一次他在北京展览会上看到了一台日产洗衣机,回家后他就手痒了,花了不少时间搞出了当时郑州第一台土制造洗衣机。


出类拔萃的表现让陈泽民仅5年就当上了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名利双收,可陈泽民还是不开心。


他觉得自己是搞专业的人,习惯了干活,当领导反而不适应。业余时间总想给自己找点活干。


陈泽民在四川的十几年学会了做汤圆手艺,去了郑州后,逢年过节自己都会做点,自己吃也给亲友送点。尝过他手艺的人,都赞不绝口,有人甚至找上门来买。


1989年,陈泽民借款1.5万创办了“三全冷饮部”,专门卖软质冰淇淋。第二年,冷饮部用陈泽民自制的设备制作、批发郑州当时惟一的夹心冰淇淋,生意非常火爆。


可天冷下来之后,冷饮业进入淡季,冷饮部就没活可以干了。


一次,陈泽民去哈尔滨出公差,他看到当地人把包好的饺子放到户外冻着,他灵机一动:饺子能冻,汤圆也应能冻,自家做的汤圆冷冻起来拿到市场上卖,肯定会受欢迎,冷冻又可以解决长时间保鲜的难题,凭直觉,陈泽民觉得冷冻汤圆的市场前景很大。


陈泽民的专研能力极强,回来之后,他就开始研究冷冻汤圆。没日没夜的弄了3个月,陈泽民从原料配方到制作工艺程序,从单个粒重到包装排列,从包装材料到包装设计,从营养、卫生到生产、搬运等制作汤圆的整体设计方案,做出了速冻汤圆。


1990年10月他把速冻汤圆投放市场,还申请了速冻汤圆生产发明专利和外形包装专利,取名“三全”。


单枪匹马闯江湖,1年当上武林盟主



产品有了,但市场需要打开,如何让商户跟顾客看到并接受自己的汤圆又是一个大难题。


彼此他还在医院工作,上班时,他是受人尊重的副院长,下班后,50岁的陈泽民瞪着三轮走街串巷的推销自己的汤圆。他拉着燃气灶和锅碗瓢盆,到市内的食品商店,现场煮给人家品尝。


2个月后,陈泽民找到郑州市一家有名气的副食品商场。商场负责人在尝了汤圆后,将信将疑地答应先进两箱试试,他之后又陆续拜访了郑州市几家大的商场,也争取到了“送两箱试试”的待遇。


商场里试卖的汤圆当天就被抢购一空,商场负责人火速给陈泽民打电话,希望他大批供货,建立稳固的产销关系。没想到这两箱试试的待遇打开了三全汤圆的名气。


是年,陈泽民去北京开会,他带着自家汤圆模型去了西单菜市场,找到负责人细致讲解之后,商场负责人同意进2吨试销。陈泽民连夜让工人赶制了2吨汤圆,租了冷藏车,马不停蹄的从郑州送到了西单。结果陈泽民在北京的会还没开完,商场负责人就打来电话,让他火速再送5吨货来。


生意场如同战场,讲究一鼓作气,打开北京市场之后,陈泽民乘胜追击,先后攻克西安、太原、沈阳、济南、上海等中心城市,并铺展了销售渠道。


眼下市场战斗打的正热闹,陈泽民又开始思考三全食品未来的战略布局,想做大,一定要又所舍弃,有舍才有得。


1992年5月陈泽民辞职下海专心卖汤圆,组建了“三全食品厂”,陈泽民也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为了把工厂做大,陈泽民自己买材料,自己设计制造速冻机,国产速冻机一台100多万,进口要1000多万。


他硬生生靠自己的努力建起了国内第一条速冻汤圆生产线,使汤圆从原来的日产2吨飙升至20吨,一年后增长至30吨,速冻食品也从最原始的家庭作坊式走上了工业化生产的轨道。


1992年下半年,为了铺展全国销售网,陈泽民把生意交给了家人,一个人开着一台二手面包车拉着冰箱、锅碗瓢盆、煤气,全国各地试销汤圆。


单枪匹马闯江湖,这对陈泽民来说是一段难以言说的时光,其中的心酸与磨难只有他自己知道,可好在结果是好的,陈泽民靠这种笨方法为三全打开了全国市场。


对对手仁慈,真的是对自己好吗?


三全基地

都说同行是冤家,在生意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可陈泽民的心很大,1995年,三全发展的态势过好,引得很多人都想分一杯羹,全国出现了大量仿制“三全”的企业。


老干妈、周黑鸭对仿冒者绝不手软。可陈泽民却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说:


速冻食品是个技术门坎很低的行业,专利官司打不胜打,耗费精力得不偿失。中国的速冻食品业正处于起步阶段,仅靠一个三全是无法满足巨大的社会需求。


海外的速冻食品工业比我们先进得多,你挡住了身边的同胞,也挡不住别人登陆上岸,与其让海外企业长驱直入,倒不如本土同胞齐心协力,把市场迅速做大,在较短的时间里形成有一定抵抗力的民族速冻产业。而我要做的,就是苦练内功,永远保持领先的位置。


他不怕养虎为患,在他眼中,看的最重要的还是三全食品的质量。有一次车间工人不小心把门的玻璃打碎了,陈泽民担心清扫不干净,立即下令把这批汤圆全部销毁,第二天就把车间所有的玻璃都换成有机玻璃,打扫干净才开始生产。


1997年,国家六部委将“三全食品”列入中国最具竞争力的民族品牌;


2000年,为了三全信誉陈泽民放弃了一个1.5亿的生产线合作项目,为此赢得了好名声。在他眼中做生意就是负责任,不仅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别人负责。


2004年,企业销售额为14亿元,列中国私营企业纳税百强第61位;2013年他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以62.2亿元的财富成“河南首富”。


截止2015年企业仅前三季度的销售额就已超过31亿元;今年,三全食品稳居中国速冻食品企业龙头位置


对于创业,陈泽民这样说:一个人创业的目标可以很远大,但都要从小处一点一点做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