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卢俊卿分享互联网时代如何实现股东员工与顾客的共赢

 张坚强ncvu0pts 2017-12-05

卢俊卿分享互联网时代如何实现股东员工与顾客的共赢传统的企业把产品作为中心,只要埋头把产品做好就可以。随着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把客户作为中心,普遍建立了客户服务部门。把客户看做“上帝”,目的是为了敦促员工提高服务质量,这原本无可厚非;但后来我发现这一理念也逐渐显现出不合理的地方。在幸福商业文明来袭的今天,企业应该改变思维,将员工奉为“上帝”,他们才是我们企业的中心。

将员工视为企业的“上帝”,是与目前国内绝大部分企业的经营理念相冲突的,很多人不认可。他们认为,只要把核心团队、技术骨干笼住,给高薪、给期权,对普通员工、一线员工并不需要过分重视。“你不满意,就辞职吧,要来面试的人多的是,老员工走了换新员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应该说,我国绝大多数企业老板都是持这种管理理念的,这也是我国跳槽率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背后的原因很值得我们深入讨论。

对股东、客户、员工三者来说,我认为让员工满意这一点更为关键:员工满意了,积极性调动起来,就会用心工作,使客户满意;客户满意了,企业经营效益就更好,最后股东也会满意;对核心团队、技术骨干当然要重视,因为这有助于维持企业的正常经营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但企业的大量工作和服务,实际上是靠普通员工,尤其是一线员工去做的,他们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归属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服务质量和企业的外在形象。员工快乐、愉悦、幸福,就会敬业,这也是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根本保证。

有些老板不重视基层员工,认为他们离开企业,企业还可以招收新员工,甚至工资可以付得更低,这种看法是很要不得的。招收新员工需要培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有不熟悉、不适应的情况发生,也需要学习与其他员工互相配合,尤其是老员工的离开对现有员工造成的不良心理影响等等,都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管理学中著名的“客户满意度理论”认为,一个人对某一个品牌不满意,他会把这个不满意的心情告诉10个人,而这10个人则会把这个消极信息继续传播下去。最后,一个人的不满意至少会影响254个人,足见个体的力量有多大!

我想说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客户力量固然强大,但一个不满意的员工造成的影响却更加可怕,因为他面对着众多的客户,他施加的影响力将会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一旦员工将这种不满意的情绪转嫁到客户身上,企业效益以及企业形象将会因此受到更为严重的损害。

所以,我认为,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客户;没有满意的客户,当然也就没有我们生存的空间。我想,这个道理每个人都能明白。反过来,我们的每个员工对企业非常满意,甚至感到幸福,他们这种积极的情绪是否同样会影响其他人?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