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临床常分急性和慢性两种。【西药】 急性盆腔炎:青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克林霉素等。 慢性盆腔炎: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可用α一糜蛋白酶或透明质酸肌肉注射。也可抗生素与泼尼松同时应用。 外用:甲硝唑呋喃唑酮栓等。 【中成药】 盆腔炎与中医学的“带下过多”、“热入血室”、“产后发热”等病证相似。 1. 急性期 >>>>(1)热毒壅盛 症状: 高热恶寒,下腹疼痛拒按,带下量多,色黄如脓,秽臭,月经量多或淋漓不净;舌红,苔黄糙或黄腻,脉滑数。 治则:清热解毒,化瘀排脓。 常用中成药:妇炎康片、清热散结片等。 ☞用药举例:妇炎康片
>>>>(2)湿热瘀结 症状:下腹部疼痛拒按或胀满,带下量多,黄稠臭秽,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淋漓不止,舌红有斑点,苔黄厚,脉弦滑。 治则:清热利湿,活血止痛。 常用中成药:妇乐颗粒等。 ☞用药举例:妇乐颗粒
2. 慢性盆腔炎 >>>>(1)湿热瘀结 症状:少腹隐痛,或腹痛拒按,带下增多,色黄黏稠或秽臭;尿赤便秘;舌黯滞,苔黄腻,脉弦数。 治则:清热利湿,化瘀散结。 常用中成药:金鸡胶囊、盆炎净胶囊、三妙丸、黛蛤散、妇科止带片、龙胆泻肝丸、白带丸等。 ☞用药举例:金鸡胶囊
>>>>(2)寒湿凝滞 症状:少腹冷痛,或坠胀疼痛,得热痛缓,月经后期,量少,色黯有块,白带增多;神疲乏力,腰骶冷痛,婚久不孕;舌黯红,苔白腻,脉沉迟。 治则: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常用中成药:桂附地黄丸、十二温经丸、温经丸等。 ☞用药举例:十二温经丸
>>>>(3)气滞血瘀 症状:少腹胀痛或刺痛,经行痛甚,经血量多有块,血块排出则痛减,经前乳胀,带下增多,婚久不孕;舌质有瘀点或瘀斑,苔薄,脉弦涩。 治则: 理气活血,化瘀止痛。 常用中成药:坤复康片、丹鳖胶囊、胜红清热胶囊、金鸡化瘀颗粒等。 ☞用药举例:坤复康片
>>>>(4)气虚血瘀 症状:下腹部疼痛结块,缠绵日久,经行加重,经量多有块,带下量多;舌黯红,有瘀点、瘀斑,苔白,脉弦涩无力。 治则:健脾益气,化瘀散结。 常用中成药:丹黄祛瘀胶囊、止痛化癥胶囊、妇女痛经丸、桂枝茯苓丸、活血止痛散等。 ☞用药举例:丹黄祛瘀胶囊
【盆腔炎的联合用药】 >>>> (1)妇乐颗粒+盆炎清栓(外用) 优势:
内服加外用,对急性盆腔炎有一定疗效。 >>>> (2)坤复康片+妇科千金片+红核妇洁洗液(外用) 优势:
三药联合用药,内服加外用,对慢性盆腔炎有一定疗效。 【参考资料】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6 2、陈仁寿 等《新编临床中成药学》:科学出版社,2012.9 (本文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