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与修心(一):执着的危害

 八一方阵 2017-12-06

生活与修心(一):执着的危害

执着的性格,有意志力、有能力,但往往消耗身心能量很大,健康和心情不容易和谐;

什么都不执着的性格呢,平时独处时、闲暇时可以随遇而安、笑对风月,但一旦面临生活的生活压力,往往束手无策,甚至责任心不足。

生活与修心(一):执着的危害

执着的危害显而易见,思维框架顽固的人,沟通困难;对结果执着深的人,很难如意。而人生也好、社会也好、自然界也好,万事万物的运转都有自身的规律,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甚至自己的思想、身体、情绪也往往是受到环境的制约,难以随意所欲。面对浩渺的时间与大自然,个人的意志又有多大力量呢?

但我们往往都是自我中心的,往往都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应该实现的。这就产生了冲突。导致”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什么父母太强势了,孩子不听话了,同事、朋友不理解、不支持了,等等。即便是恋人、爱人之间,时间久了也难免互相埋怨,生活总是那么不如愿,开心总是那么短暂。

同样,什么都不执着的人,早晚会面对”生命难以承受之轻“。没有归宿感、没有责任心,也就没有人生价值的体现。面对苍茫的云天,总难免兴叹:生从何来、死向何去?

生活与修心(一):执着的危害

执着了有烦恼,不执着又没有根,人生的幸福在哪里呢?——在于:有求无执!

生活与修心(一):执着的危害

人生有很多无奈、太多的变数,但是积极还是消极,是自己的心可以决定的。积极的追求未必能成功,但至少可以度过得充实和心安。只是,这求,不是向外去追求欲望,否则是一条烦恼无尽的不归路。

比如,向往奢侈的品牌、高端的地位、众人的认可,这些都会让心灵疲于奔命。这不是求,不是发自自己内心的真实追求。因为,这些追求是世俗的眼光赋予我们的,没有经过我们自心的辨别。

生活与修心(一):执着的危害

我在三十岁时生过一场大病。回头看,多年求学的消耗脑力、好强的性格处处追求完美导致的身心消耗,在某个导火索时一瞬间崩溃了而已。万幸,通过一些朋友的介绍,通过坐禅恢复了健康。而那次的经历,让我深入思考:我如此执着的东西、本来以为属于我的一切,包括知识、工作、家庭,包括我自己的身体,竟然都不是我能支配的。那我这多么多年的努力,在做什么呢?于是,我研究佛学,每天坐禅,除了这个以外,什么都不求了。沉湎在佛学博大精深的海洋中,我觉得自己找到了归宿和幸福。但是,一两年后,我还是发现烦恼不断、身心不安。佛学的象牙塔是美好的,但是现实生活中有我不得不面对的责任和困境,面对这些时,我发现自己的性情没有多大的改变。而什么都不在意的后面,我隐隐有种愧对家人、社会的不安。毕竟,我们不是独立来到这个世界的,从小到大受了太多恩惠,怎么可以不回报而自得其乐呢?

由于苦恼,我去拜见一位大德,大德告诉我“立志”。我当时很惊讶。我从小就有高远的志向啊。。。但是,他的人格魅力让我愿意去放下自己的认知。于是,我开始观察自己的心。看自己的起心动念,每天为什么而兴奋,为什么而烦恼。平时的精力都花在什么样的地方?这样持续了几个月,我可以一层一层地看到自己深处的起心动念,同时越来越明白了,自己的心竟然没有一个定点。每时每刻都是被外缘牵动、没有一个人生的真实的动力和目标。此事,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很庆幸自己被命运折腾了一下,脱离了原有的轨道。否则,如果晚年临终时,回顾一生才发现都没好好了解过自己的心、都没有做一件心甘情愿的事儿,那该是怎样的绝望和愧疚啊......

从那时起,我开始认真思考要做什么样的人,包括思考佛陀是什么样的人,看社会中种种,慢慢在清晰自己的追求。后来的路,尽管有许多风雨,但是每一步都是在清晰自心的过程。在若干次这样的抉择和内省后,终于有一天,我确信找到自己的心了,无论成败,我都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家人和社会。

以我自己的真实体会来说,执着、不执着的生活我都经历过,但是,人生首先要有求,才能对自己负责,才能真正心安。

生活与修心(一):执着的危害

志向是在心中的,不在大小,真实就有力量!

然而,结果、状态这些”相“确是因缘和合的,不是自己能掌控的。着相必然带来烦恼。

记得有一个学期要开一门新课。开始压力很大,时间紧、头绪多。在坐地铁回家的路上,我问自己:为什么压力这么大?

心中的回答是:想上好课。

又问:上好课为什么?

答:希望学生有收获,同时要有个好名声。

又问:名声若在意,讲课还是真心的吗?

答:不是!要放下。

又问:学生有收获,什么样的收获?是你自己把认为好的知识灌输给他们,还是启发他们真正明白学科的规律和内涵?

答:后者。

问:怎么做到?

答:从学生角度考虑,根据他们的兴趣、基础和困难,多深定制,破除所有框架,由心出一个教案。

后面的过程里,我让学生直接读原典,他们反对,说看不懂。还是想听国内学者消化整理的教科书。我坚持说,你们可以的,看了有什么体会咱们一起讨论,但是一定要自信,要敢于和学术权威、一流著作进行交流。这样一来,获得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思维方法、理论深度。更重要的,人生会有一种自信。随着交流课的持续,学生们水平越来越高,我们相互交流彼此都很获益。后来有老师说学生们对我的课评价非常好。然而,我真正的开心,是心深处的安宁,和见到学生成长的那种无以言表的喜悦。

下一学年,继续上这门课时,我发现自己又有了隐隐的压力。细究下去,发现是因为之前的口碑而心上蒙了一层面纱。面子!如果不能放空这个,那我就不是真心授课了,也就有烦恼了。当即放下,心轻松了,后面自然成长。

通过这次讲课的例子,虽然是一个小事儿,但对我的收获很大,它让我们发现的真正的求,出乎自己的真心,是为对方的;不着相,是成功与失败之间都要面对的。

生活与修心(一):执着的危害

有求无执,是要面对生活来检验和实证的

在好几年里,我在工作上都遇到了困境。因为之前提到的那段生病和反省过程,我对现实的工作失去了兴趣,只是糊弄一下了事。领导和同事对我觉得惋惜,不明白我为什么会好好的前程放弃了。而那段时间,我沉浸中佛学中自得其乐,无暇分身。专研几年后,我终于明白了,佛法修行不是逃避现实,而是修心。若不能在现实中幸福安宁,指望死后了脱,是我的一个逃避和妄念。于是,我返回了想重新捡起工作。但是,始终无法进入状态。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有一次,坐在家中,面对电脑,我问自己,到底是什么让我如此不愿意面对和付出?是辛苦吗?不是!以前我是一个非常忘我工作的人啊,苦不是问题;一直追问下去,终于,我看清了,是我的心高气傲的习性!也就是我内心中对自己形象的执着。

我接纳不了如今要重头再来时自己很”low'的事实,还有同事的眼光。总想一出手就让人刮目相看。结果,反而高不成低不就。总是不能持续积累,陷入了急功近利的泥潭。

自己压力巨大,而现实中,越想得到认可,越没有。

看清了这个原因后,终于释怀,不再被执着所蒙蔽和套牢了。我开始审视现实,重新评估这些年积累的优势与短板,客观制订目标,后面工作就不再那么让我烦恼了,开始重新有了乐趣。

同时,在面对工作的过程中,我才发现内心的执着,是如何在支配着我的价值观、制约着我的心灵,导致处处是困境。而心念一转,又如何能自如面对、踏实积累、处处善缘帮助。

若不面对现实,永远不能触及我内心真实的执着,也就无从深入认识自己和放下。

生活与修心(一):执着的危害

放下是要有心力的,心力来源于实证

前面描述的面对立志、讲课、工作的烦恼,包括我之前文章里也分享过面对孩子或其他生活的烦恼,表面是我在和自己对话,不断了解自己、清晰自心的过程,其实,背后需要很大的心力。这种对话,我从小就能做,但是对烦恼没有实质的作用。有点像黑暗中走迷宫的感觉。摸索,但是没有出路。

而在禅修后,坐禅、辟谷使我能有能量补充、提升身心,不被自身的执着所禁锢,能够跳出自己看自己,此时的对话,才是客观的、有效的。

这是我自身的经历,修行的方法不止一种,但我相信,凡是真正能解决烦恼、持续深入内心破除执着的人,都一定有实证的方法。

就我自己的实证而言,随着禅定的深入,比如打坐的深入,会逐渐剥离出来那些不是心的东西。比如,一开始打坐时没多久就腿疼,真的叫“”十指连心“。那时,觉得,疼会带来烦恼。

可是随着打坐的持续,有一天,腿疼归腿疼,自己也知道,但不再扰心了。心和腿可以分离了。相应地,生活中一些本来必然会勾起我情绪的事情,也这样的淡然了。同样一句话恶狠狠甩过来,心里竟然没有起波澜,很平静;或者起了波澜,发了一通脾气,瞬间就笑了。情绪驻留在心中的时间变短,被勾起情绪的事件变少。

再后来,随着打坐和辟谷的深入,开始发现情绪,乃至思维都不是心,而都是我的执着所造出来的影子。静静的观着他们,他们慢慢的解体,这种感觉太好了。

虽然在现实中还不能做到和打坐中一样的分离,但是,有了这种真实的体验,对自己的心的认识发生的巨大的变化。烦恼来时,放下也不再是以执着来降服执着,而是知道了,心本来就不执、不住的。静观它就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