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隆嗜好题跋名画,古人对此有何说法?

 睿玉贤居 2017-12-06

爷秀的是字!哈哈哈哈一百分打卡!

【元】赵孟頫《枯木竹石图》局部

画卷上有乾隆题诗:

作石无非飞白法,作竹兼能金错刀。

松雪斋中偶弄墨,如不经意神常超。

瞻彼淇澳兴遐想,刻画求媚真儿曹。

御题。

古代文人画讲究的“留白”

就是个可以填的空空儿~\(≧≦)/~

乾隆这是认真要和赵孟頫校量书法?

我们无从揣度乾隆皇帝圣心

但却清楚知道赵孟頫对肆意题跋的态度

画至近世,遭一劫也。

欲知详情,请往下看

曹昭

《格古要论 · 题跋画》

古人题画书于引首,

宋徽庙御书题跋亦然,

故宣和间背书画,用黄绢引首也。

近世多书于画首,

赵松雪云:“画至近世,遭一劫也。”

引首:书轴画幅的首端部分。

徽庙:北宋皇帝赵佶庙号徽宗,宋人因称其为“徽庙”。

赵松雪: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

曹昭生活在明代初期,是著名收藏鉴赏大家,所著《格古要论》一书,是文物鉴定类专著的开山鼻祖。上述文字出自该书的“古画论”,谈论的是他所观察到的元末明初书画图式方面的变化。

宋徽宗《五色鹦鹉图》(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按照古人的规矩,书画题跋应当书写在卷前的引首(或卷末的余纸)上,而非直接书写在画芯。但是近世之人不能谨守这一规矩,常在画芯任意书写题跋,致使画面的独立完整性受到破坏,赵孟頫对于此种行径非常反感,痛惜绘画遭到破坏,认为“画至近世,遭一劫也”。

实际上,在这种让元初画家赵孟頫、明初收藏家曹昭难以接受的图式改变背后,隐藏着中国绘画在形式、技法与艺术观念方面的一次巨大、全面的变革。这一变革发生在宋元之际,其深刻的影响力跨越明清,直至今天。

宋代之前的卷轴绘画缺乏实物,难以讨论。

两宋传世画作很少有在画面上题款的,即使有款,也往往隐于树干石隙之间。不但职业画家的画作是如此,郭忠恕、李成、燕肃、文同、李公麟、赵令穰等人的画作是如此,就连苏轼这类善于墨戏的文人,传世作品的画幅中也没有题跋,甚至没有款识。

苏轼《枯木竹石图》(日本私人藏)

今天所见宋人文集中连篇累牍的题跋文字,当时都用另纸书写,裱于画侧,可以随时拆裁增减,不会对画作原貌造成损害。徽宗皇帝的题跋也不例外,唯一区别在于装裱时以黄绢引首,突出其帝王的至尊。南宋周密《齐东野语》记载,南宋初年,内府曾对残余的徽宗御府书画进行整理重装,“凡经前辈品题者尽皆拆去,故今御府所藏多无题识”,甚至“古画如有宣和御书题名,并行拆下不用”。

不过,宋徽宗为御府书画题名,常常直接写在画幅之上;他还喜欢在自己的画作上题诗,被认为开题跋画之先河;南宋画院画家马远等人的传世作品,则常有宁宗杨皇后的题款。但是,宋代帝王、后妃在画作上书名题跋的作法,似乎并未与社会画家、文人画家之间产生交流,也未对书画图式变革起到多大作用

郑思肖《墨兰图》(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宋末之际,宗室画家赵孟坚、遗民画家郑思肖开始有意识地在自己的画作中题诗作赋,用诗、书、画相结合的形式,传达风雨飘摇、家国沦亡之际难遣的孤怀与寄托。在赵孟坚的《水仙图》、郑思肖的《墨兰图》中,自题诗赋是画面情绪的延伸和补充,应该是被画家作为构图的组成部分进行处理的。

钱选《早秋图》(美国底特律艺术学院)

到了元初,这种严格对待题识的风气仍被很好地保留着,钱选、赵孟頫的作品大多如此,自己题跋的位置相当谨慎,为画作留下自由舒展的空间。钱选是宋末遗民中最负盛名也最重要的画家,晚年赝品满天飞,他不得不在所有后期作品上题款,以便与仿作相区别,所以钱氏题款也有客观情势逼迫下的技术性考虑,是一种类似“保护版权”利益的无可奈何之举

钱选、赵孟頫之后的元代画家不但普遍在自己的画作上题款赋诗,而且大兴互相品评题跋之风,有些画作甚至因为特殊缘由而被题跋满幅,笔墨之外几无余白,不论是从主观构思还是客观结果来看,书法都已成为绘画图式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绘画本身的趣味和内涵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成为身在其中的赵孟頫、冷眼旁观的曹昭所共同感慨的一种奇特现象。

《富春山居图子明卷》局部,乾隆题字几乎占满所有空白

一个时代的审美趣味总是建立在对某一艺术理想的集体认同之上,而一种艺术形式的重大变革,常常以整个时代艺术精神的激变为背景,宋元之际的绘画图式变革也是如此。

在宋人的观念里,绘画性始终是第一位的,文人或职业画家都把绘画本身的圆满自足视为水平高超的表现。无需假借诗文书法的附庸和提示,单凭绘画自身的力量感染观者,是画家的共同守则。即使工于诗书的文人画家也一如既往地坚持旧制,没有把他们精深的诗文、书法修养移用到绘画创作中。

宋代画家通过高超、朴素的绘画语言获得了意境的圆满,创造了中国艺术的巅峰时代。这种构图完整、内涵丰富、细节精微的绘画艺术,无须借助诗文题跋充实画面,弥补构图和意境上的缺略,因而完全有资格拒绝书法款识的介入。

马远《踏歌图》(故宫博物院藏)

“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垅上踏歌行。”

这是王安石《秋兴有感》诗,宋宁宗赵扩抄录于画上。

高雅的文人画家通常十分珍视自己的作品,为了保证画面构图的纯粹和完整,不但自己不会在画面上任意题跋,也不容忍别人在他的画作上轻率题写,苏轼《题文与可》诗序,充分传达了宋人对绘画图式自身价值的坚定认同:

“故人文与可为道师王执中作《墨竹》,且谓执中:“勿使他人书字,待苏子瞻来,令作诗其侧。”

”文与可(1018―1079)的诗、词、绘画和草书被苏轼称为“四绝”,却不肯自题画作,并叮嘱受画者“勿使他人书字”,必须留待苏轼在画幅旁边题诗。这一个案,为宋代绘画大多没有题跋款识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宋室倾覆后,宋代绘画特有的和谐宁静、充满自然生机的唯美意境,已经不能符合元代文人的精神需求。元代画家对绘画中的表现性因素产生浓厚兴趣,笔墨的抒情性和书写性成了画家最沉迷的对象,诗、书、画结合的图式在他们手中固定为中国晚期绘画的传统样式。画家不再穷精极诣于绘事本身,绘画向书法功能靠拢,这进一步削弱了画家的构图和再现能力,以至于到了明清时期,一些才力不济的画家往往对“诗书”产生强烈依赖,取巧者也因此得以涂鸦画技、陋劣题跋而滥竽其间。

20-22《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

其身与竹化,天然出清新

23《跋与可墨竹》

我们都有病~~

24《墨君堂记》

何可一日无此君!

25《净因院画记》

苏轼如何看待绘画的形与理?

26《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苏轼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胸有成竹”

27-28《书王定国所藏王晋卿画著色山》

《水汻传》中“小王都太尉”的画哦

29《宝绘堂记》2009浙江高考阅读

且看苏轼如何“小题大作”

30《三槐堂铭并序》

他为什么给子孙种下三棵槐树?)

31《王定国诗集叙》

其美如玉的畏友让苏轼何所畏?

图片可保存放大,方法通用于桃李国学苑千聊直播间

穿越茫茫人海,以诗相逢相守

日知日历

诗词 历史 文化 绘画

纵有成竹在胸,终需得心应手

其道在于学习

在尘世间,诗意栖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