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作者的常规工作是测制各种地质图件。地质图是在地形图的基础上测制的。因此,地形图是地质工作者须臾不可离的基础图件。了解地形图、认识地形图,并能正确使用地形图,是地质工作者的基本技能。 地图投影1、地图投影是把三维球面变为二维平面的一种方法 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表的各种现象缩小后用符号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形。 2、高斯——克吕格投影 高斯——克吕格投影是一种等角圆柱投影方法,即把球面上的一条与圆柱相切的经线作为中央经线,把中央经线左右各3°的一条狭长条带投影到圆柱面上,再把圆柱面展开为平面。这个狭长的经纬网就是高斯—克吕格投影。 3、高斯——克吕格投影带的度带划分 在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地形图中,一般精度要求的是以经差6°为一投影带,精度稍高的则以经差3°为一投影带,高精度要求的则以经差1.5°为一投影带,它们分别称之为6°带投影、3°带投影、1.5°带投影。 4、高斯——克吕格6°带投影带的编号在高斯——克吕格6°带投影图中,从经度0°开始,每6°为一投影带,连续投影并连续编号,则360°分为60个度带,编号由1—60,如(图1)。 5、高斯——克吕格6°带投影图的直角坐标值在高斯——克吕格投影图上,把每一投影带的中央经线作为直角坐标的纵轴,赤道作为直角坐标的横轴,为了在横轴上不出现负值,直角坐标网的横坐标值不是从投影带的中央经线起算,而是从中央经线以西500公里作为起算点(赤道周长约为40000km,每度弧长约111km,3度约330km,为取整数西移500km),而纵坐标则从赤道起算。纵坐标的数值表示离开赤道的距离,横坐标的数值在前面加上投影带的带号,前两位数为带号,后边的数值表示离开起算纵线的距离,数值大于500公里,表示在中央经线以东,小于500公里,表示在中央经线以西,如(图2)。 6、高斯——克吕格投影6°带与3°带的关系在6°投影中,投影带是从0°开始,每6°为一投影带,中央经线分别为3°、9°、15°……。在3°投影中,投影带是从1.5°开始,每3°为一投影带,中央经线分别为3°、6°、9°……如(图3)。 从上图可以看出,3°投影带的中央经线有与6°投影带重合的,有不重合的。 7、换带计算在制图过程中,经常遇到由6°投影带换算成3°投影带或由3°投影带换算成6°投影带的情况,当6°投影带与3°投影带的中央经线重合时,可以不用换算,而不重合时必须换算,现在已有固定的换算公式或程序,此处不细述。 8、地图的接幅 如果工作区位于两个投影带之间(图形的比例尺较小或是精度要求不高)在成图时应该统一直角坐标系统,用前一度带的坐标值时,全图都用前一度带的,用后一度带的坐标时,全图都用后一度带的。即采用同一中央子午线。 9、地形图之北在正规的地形图中,图幅的范围是以经纬度为标准的,内图廓即经纬度的图幅范围。在内外图廓之间,标记有经纬分度和直角坐标值。在图下有三北关系图,即地理北、坐标北和磁北。地理北是图廓左右边框,坐标北是图内纵线,磁北则为图中表示的磁北线。方向的确定应以所需要的方向分别量取,如在直角坐标中上图,则应量取直角坐标北。 地图的分幅与编号1、地图的分幅方式 (1)、矩形分幅 2、基础地图分幅与编号(1)、基础图的分幅 3、其他比例尺图幅的分幅与编号(1)、1:100万——1:10万的分幅与编号 ③、各比例尺图幅的相互关系如表
②、编号
大于1:1万的地图一般根据需要随意分幅,尽量以50×50(cm)为图幅大小。 4、地图比例尺大小的划分 地图比例尺一般分为大中小三种,所谓的大就是图上单位长度代表实际长度小,所谓的小就是图上单位长度代表的实际长度大。如: 5、地图的查索与计算 资料室多由电脑控制,不知道编号很难查到。要想及时查到所用的地图必须熟悉地图的分幅原则和编号方法。看到图号就应知道它的比例尺及范围,如: 地图的坐标系1、 地图测量 (1)、测量种类 2、大地原点与坐标系统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在测量工作中,是由已知到未知;由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由高精度到低精度进行的。由此而提出一个问题,对于高等级控制点,又是如何测定的呢? 3、坐标系的分类 坐标系有多种,主要以大地原点所处的位置而分为地心坐标系和参心坐标系两种。 4、坐标系的转换 由经纬网构成的坐标系统叫地理坐标系,地理坐标系分为天文地理坐标和大地地理坐标。天文坐标是用天文测量方法确定的。大地地理坐标是用大地测量方法确定的。在地球椭球面上所用的地理坐标系,是大地地理坐标系,简称大地坐标系。 5、我国现用的几种坐标系(1)、1954年北京坐标系: 6、坐标系使用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空间技术的发展需求,由参心坐标系向地心坐标系转移,由非惯性坐标系向惯性坐标系发展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地质勘查中登记区块在现今的地质勘查中,必须依法进行勘查登记,获得勘查权后方可进行工作。勘查区的登记范围是以登记区块为标准划定的,必须按照区块登记。 1、区块的图幅划分(1)、划分基础
2、基本区块的划分基本区块的划分是以1:5万地形图图幅为基础的,在1:5万图幅内以经差1′分为15列,以纬差1′分为10行。全幅共分150个基本区块,每个区块经纬差各为1′。 3、小区块的划分 小区块的划分是以基本区块为基础,在一个基本区块中均分为四份。由左到右,由上到下分为A、B、C、D四块,每块为1/4区块,其经纬差均为30″。 4、北纬40°30′附近图距与实距概略值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小区块的面积,在北纬40°30′附近约为350×470(m),即0.16km2。 来源:辽宁省有色地质局一〇五队网 |
|
来自: 昵称50564807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