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什么让你向往一个想象的世界

 心理搬运公公 2017-12-06

人们总说,生命的本质是化学反应,无趣又单一。

意识与物质,名与色。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议题由来以久,对人类存在本身的拷问亦从未停止。

索性向死而生触发的生命强大张力,让个体渴望感受更多灵动鲜活的、不拘一格的情感与体验,足以将有限生命幻化千万兆个情情境境。

爱与情如此,自我实现如此,生活中太多星星点点也如此。

如此一来,关于追寻更高系统的、超出具体现实的东西的答案,诸如我为何存在此类,已微不足道。 

或许某天,愈觉到这世界这生活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恍如此刻我们面对的、脑海里的人和事只是我们内心的映射,我们再度寻思开启探索何谓生命真实的法门。 

好在各人选择不一,形形色色。反复以来,无数生命中零星碎片,历经数度拼接,也渐渐有了各自的形貌。纵然这背后接承传流着千万因果,但层层叠叠,拆拆建建,所构筑之万象,暗藏多少玄机又是多么奇妙而有趣。 

有些人可能会爱上某种可能,在故事中感受更多世间形态的可能。而秉持此之人,为你描绘的人间景象,或许才是真相也说不定。 

在此,我讲一个在谋爱中照见自我缺失,穿越黑暗隧道的故事,或虚或实,真真假假,都是大脑的剪辑而已。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无所畏惧的人,虽以勇敢自持,但也害怕失去。情感于我,是抚慰,更是羁绊。 

某个寻常傍晚,车水马龙。我窝在咖啡厅宽大柔软的沙发上,直到我等待的人出现。我飘忽的瞅他,贪婪捕捉他眼底残留的甜蜜。 

我们开始交谈,一切看似稀松平常,只隐隐感觉空气中弥散着阵阵风雨欲来的通透。 

已经很多次,我们在深沟中,暴露彼此的脆弱与无奈。 

是的,我们连接深刻,并因缘着人生部分经历的重叠,让彼此异常懂得对方的不易与局限。

已经很多次,我们灵魂末梢紧密相连,共振同频极其璀璨的光亮。 

是的,我们能够相互理解、触碰,甚至抚慰。 

当然,也已经很多次,我们的关系戛然而止。 

我们无法跳脱各自生命的缺失,消除潜在业力的阻碍,超越被限定的部分。于是,不断在自动化反应与觉察中艰难切换,试探、索爱、不安全感将能量耗竭,最无奈莫过于清晰明了对方的渴望,却无力给予。 

是的,我们相爱,又相似。 

这一次,我们同样缠绕其中,精疲力尽。感情从最初的耳鬓厮磨,浓情蜜意,到如今的两败俱伤。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存在是由活着的欲望驱动的,与之永恒对抗的是同等的死亡驱动力。 

每一个痛欲不生的背后,都深深藏匿着生的无奈渴求。 

生命如是,感情如是。 

那个傍晚的咖啡厅,我没有毅然逃离。 


当个体感受到痛苦时,无论是情感折磨,躯体疼痛,还是像抑郁、焦虑的精神苦痛,自然的反应就是避免去感受痛苦。我们把痛苦深埋在潜意识里,然后把发生过的事忘记。 

这看上去合情合理,不理睬、逃避,将注意力从痛苦移向别处,麻醉自己和遗忘。 

有时候,隔离情感是必须的。人类的心智似乎有自我保护的机制,让我们不会再一次感受过去的创痛。 

然,有些逃避行为在短期内可能会奏效,但过不了多久,在情感和精神的世界里,逃避就不再起作用。 

那些被压抑到意识之外的零零散散,被潜意识接收、潜藏,终有一天在我们生命中的某个情境中被激活,我们将不得不重新拾掇。是的,它们一直都在。 

我们大多有不断与痛苦对抗,而它却如鬼魅般如影随形的经历。更有受到的情感伤害,挣扎在疼痛中无法自持的恐惧。 

胆小鬼之所以连幸福都惧怕,是因其没有穿越痛苦这漫长又黑暗隧道的勇气,或者在一切的光明之前,其需要陪伴走过黑暗的一双手。 

其实,我们可以更真实,更开放,也更坦然,更放松。 

当我开始接纳,觉察我的经验并承认它,而不对它进行或好或坏的价值判断。 

当我有点疼或仅有一点不适感时,给自己造成更多伤害的,其实是自己脑海的念头,甚至是那些被触碰、提取的过往经验、记忆。而我不愿接受已成事实而采取行动,逃避或是失控,更加剧了痛苦。 

接纳意味着停止与此时此地的经验抗争,承认并进入情绪、念头或者感觉之中,体验随之改变了。 

我发现当我无碍的、不带任何情绪的袒露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我自然而然进入了一致性沟通状态,那些横亘在彼此之间的屏障、防御也随之一一脱落。 

我看到了极其珍贵的强大又脆弱的部分。 

或许我们真的需要不断觉察,为进入自由转化空间争取一定时间,让那些潜藏的渴望与害怕有机会得以呈现、清理。 
当我们可以更好的治愈自己的时候,我们才可以更好的拥抱他人。 

我们活着的时候,要不断处理自己各种各样的情绪、情感。看似所有的历程没有尽头,纷繁复杂,甚至人言基因的魔力,是在每个个体出生时就为各自写下了命定。

然而生命的魅力,却是我们可以在这种注定之外,活出全新自我的无限可能,当冲破疲劳和绝望的极限,就可以找到我们从未拥有的自在和力量。

自此,世界完全更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