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兵教授在部编教材国家级培训会上的答疑 问题来源:培训学员 整理记录:杨文波 时间:217.5.16 地点: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问题一:历史课标与教材时间差的问题: 答:首先,初中历史课标现在使用的是2011版,教材是2016年7月第一版,初中课标的重新修订会在2018年启动。其次,对于两者出现的细微差别,在教学中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用,课标没有教材有的,这主要是从考试的角度去思考,重点体现在辅助栏目上,而主干还是以课标为主。第三,加强了历史的时序性问题,初中历史任然强调普及性和基础性。高中历史,核心理念会在课标中得到体现。 问题二:图片与内容不对应该怎么用? 答:教材中选用的图片,我们会尽量的去反映该历史时期的面貌,所以图片上的文字、叙述都以当时的称谓为准,而教材的表述则要使用现在的称谓,避免学生混淆。为了区别,我们会有意表明,图中所有要素为今内容。(例: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 问题三:七年级政治史多,专业概念、术语难,学生不易懂,该怎么办? 答:这类问题,具体的解决办法要靠老师自己,可以通过浅显易懂的比喻、图说历史等方法去解决。 问题四:课堂上,教师设计的问题可不可以用假设? 答:我的理解是,历史是不可以假设的,有些假设没有实际的意义,比如:有人设计一个问题为,假如日本打中国,该怎么办?我的理解是不要盲目模仿外面的东西。 问题五: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如何对教材进行取舍? 答:根据学生的程度而定,一是汉语的问题,少数民族对汉语不熟,首先应该让孩子读懂,教师把重点问题讲清楚就行。二是,对于少数民族的孩子而言,他们在学历史的时候,就是对于历史的积累不够,所以造成学习中的困难,对于此,建议多用图说历史的方法把抽象的概念表现出来。 问题六:学生不重视,认为历史是副科的问题怎么办? 答:我们历史老师自己要看清看明,要活出自己学科老师的风采。 问题七:课文地图的表述与呈现出来的地图名称不合? 答:课文地图的表述是用现在的概念,课文地图呈现是用当时的名称,因此不合,比如大运河。 问题八:对于新教材与原教材不同的观点,学生会不会认为我们以前讲错了?这个该怎么办? 答:就说,这是新的定义,新的认识。 问题九:怎样才能在专刊上发表文章? 答:文章的撰写要考虑到时代的要求、要考虑到教学的要求、要落地要善于发现问题。比如,现在部编教材刚刚才出来,围绕课本研究(单元设计、课文层次、新增知识的提法原因)栏目研究(怎么教学、怎么设计)课例研究以及信息技术的研究等等。 问题十:课标为什么不能确定为教学目标? 答:两者的关系是宏观与微观的关系,教学目标的设定还有一个重要依据是学生。 问题十一:初中弱化五种社会形态的原因是什么? 答:主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 问题十二:对元朝相关表述的变化 答:我们不能把民族与阶级进行混谈,新教材的表述更为准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