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笃十六世讲解何为炼狱 | 第6期:活人能否帮助炼灵?(完结)

 小倩_Ann 2017-12-06


1977年,神学家若瑟·拉辛各,即后来的本笃十六世教宗的末世论专著《死亡与永生》问世,在神学界引起极大反响。炼灵月到了,让我们一起听荣休教宗本笃十六世讲解“何为炼狱”。



第6期:活人能否帮助炼灵?


炼灵受主之爱火的净化似乎是炼灵自己与主之间的事,别人怎么能够介入?别人又如何能够帮助他走近主,为主的爱情所拥抱?拉辛各回答说:“人的存在不是封闭的单子;透过爱与恨,人与他所接近的人彼此相联。人的存在会作为错误或者恩宠而临在于其他人内。人从来不会只是他自己,或者确切地说,人是在别人内,同别人和借着别人而成为他自己的。无论是别人对他的诅咒,或是别人对他的宽恕,抑或是别人用爱来转化他的错误,都是他命运的一部分。”我们需要透过基督奥体来理解这段话。我们在上面看到,炼灵的痛苦来自他(她)与主的身体相结合的渴望。我们之所以说“主的身体”,而不说“主”的理由是清晰的:作为降生成人的救主,基督不单单是纳匝肋的耶稣,更是宇宙的基督,是具有集体意义的新人,是与所有得救者共同组成的同一“身体”、同一的天主子女。为此,耶稣说:“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玛25:40)当扫禄在去大马士革逮捕基督徒的路上被主打倒时,主没有问他“你为什么迫害我的门徒?”而是问他“你为什么迫害我?”(宗9:4)可见,耶稣与他的门徒,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同一的。这就是何以当炼灵还没有完全与他人共融时,无法与主相共融的原由。同样,炼灵也可在他人与他(她)的共融中达到与主的共融。这就是“诸圣相通”的意思。“诸圣相通”不是一个被物化的恩宠链带,仿佛恩宠是圣人们挣下并保存在天国宝库里的金钱似的,可以为我们缴纳赎金。不,“诸圣相通”是条关系链带,每根链条都是通过与其它链条的连接而转动和前进的。可以说,正是与其它链条的连接决定了每根链条的命运。所以,无论是别人的诅咒、宽恕,抑或是别人用爱对我的转化,都是我命运的一部分。同样,尘世中的人和天上的圣人与炼灵的关系也会影响到他(她)的命运。因此,拉辛各引用当代天主教神学泰斗巴尔塔撒(Hans Urs von Balthasar)的话说:“圣人在审判者前为炼灵的代祷,不是纯粹外在的祈祷——其功效在无法探测的审判者的旨意里是个未知数。不,他们的代祷首先是内在的重力,会让天秤的秤杆倾斜[20]。”可见,我们为炼灵所做的祈祷、善功和弥撒等会对炼灵的命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结语

 

与炼灵的这种关系说明,基督徒的命运不是单个人的命运,我们对别人的影响和别人对我们的影响是我们将来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炼狱不仅仅是个死后的问题,更是个关系到我们尘世生活的问题。事实上,拉辛各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通过对死亡的思考和对终极命运的理解,来帮助人们更好、更真地面对尘世生活。在他看来,对死亡和死后的负责就是对我们当前生活的负责;假如我们不知道将来会如何,假如我们没有活着的目标和该有的警惕,那么我们会很自然地游戏人生。死是必然的,而生却不必然。因此,活着就是奇迹!但正是这稍纵即逝偶然之生,决定着我们永恒的走向。怎么去把握它,那要看我们怎么决定它的走向。圣人们把这短暂的一生看作朝向天主,朝向爱的旅程,他们努力使自己配得与天主相结合,甚至会无悔地走过漫长的灵性黑夜。对他们来说,炼狱,这个“中间状态”,不在天主的创造计划之内,而只是天主仁慈的彰显:天主只为人计划了天国;炼狱乃是天主不舍得放弃罪人的努力。所以,天国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而达到此目标的过程是奋斗的,甚至是战斗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尤其不该把炼狱当作挡箭牌。因为一旦把炼狱当作挡箭牌,我们就会不努力爱天主,也会不努力爱人。可是,反过来想想看,如果天主不努力爱我们,我们会怎样?如果在我们死后,我们的近人不努力爱我们,我们又会怎样?就连人间的爱都能够促使人“愿化身石桥,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只求爱人从桥上经过”,那么当我们知道我们被永恒之爱爱着时,当我们知道,不是我们在等待永恒之爱,而是永恒之爱从永远就等待着我们时,我们又该如何度过此生呢?(完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