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2月24日《针灸大成》第21集学习心得

 昵称46868870 2017-12-06

2016224日《针灸大成》第21集学习心得

 

足阳明胃经

.腹四针

1.主治:一切肠胃病。

2.以神阙为中心,上面4寸的中脘,下面4寸的关元,左右两边2寸的天枢。共四针,下针。

3.病人胃口不好,便秘,肚子疼,小便淡白。用腹四针,肠胃病一起治疗。

4.消化系统腑病最好治。基本上是近取穴,下针后左转右转,不需要补泻。

 

.外陵穴至气冲穴

1.位置:从任脉开始,外开2寸,就是胃经的穴位。具体,

阴交-2- 外陵穴

石门-2- 大巨穴

关元-2-水道穴

中极-2-归来

曲骨-2-气冲穴

2.主治:任脉上的水分穴与胃经的水道穴合并用,治疗病人腹水,水肿。

归来:治疗睾丸缩到腹内,下针归来。睾丸一直动,血管扭到一起,容易造成睾丸坏死,下针归来。

助孕:灸中极,气冲穴,归来,关元,这些子宫、卵巢附近的穴位,可以助孕。但是孕妇腹部禁针。

 

.髀关至梁丘、伏兔穴与犊鼻穴

1.位置:

伏兔穴:膝盖头上6

髀关:伏兔穴上6

梁丘穴:膝盖头上2寸,外开1寸。

阴市穴:梁丘穴上1寸。

解穴:膝盖头外侧有一个直角的骨头,直角骨头上一寸。

犊鼻穴:膝盖的盖子跟胫骨中间有个韧带,中间叫犊鼻穴。

膝眼:奇穴,犊鼻穴旁边有两个凹洞。

2.髀关和伏兔穴是几乎很少用的穴位,髀关主治:抽筋、脚无力。伏兔穴主治:膝盖、脚冷。

阴市穴:膝盖冷,下针阴市穴。

梁丘穴:胃经的郗穴,用于消炎,膝盖头受伤,反复化脓,下针梁丘穴,留针20分钟,没有补泻。

解穴:是经外奇穴,若在下针时扎到动脉上,红肿,痛,就在解穴上下针,病人的肿痛就会消失。还有一个解穴在心经上,少府穴。

犊鼻穴:很少下针,会伤到膝盖的油囊。

五穴四针(治疗关节炎):

第一个穴:膝盖上,不要扎到膝盖骨上,这一针被称为鹤顶。

第二个穴:双膝眼,针下去的角度,呈八字形,上面看是直角,从前面看是八字。下针方法为雀啄法,像啄木鸟叨树皮一样,下针直进直出。

第三四个穴:三寸针,下透针,从阳陵泉透穴到阴陵泉。

五穴四针治疗所有膝盖问题,没有膝盖风湿痛不好的。

3.腿上的穴道,以腿骨为中心,外侧是阳经,内侧是阴经。

 

.足三里:胃经的合穴,胃经的本穴

1.位置:从腿上胫骨摸上去,高的地方,外开一个指头。如何确定这个穴位是足三里,找到足三里,同时重压冲阳穴,这边压足三里,那边冲阳穴没有脉了,证明找到的穴位是足三里。

度骨法:这种按照骨头找穴位,称为度骨法。

2.功能:

治疗一切胃病。恶心,呕吐,脚无力,不能走远。

保养穴位:男人过了三十岁,多灸足三里,来保养身体。可以重灸,即多次灸,反复灸。中医认为,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无论有什么癌症,肺癌等等,只要人有胃口,就代表人可以救过来,如果没有胃口,不想吃东西,就代表胃气没有回来。

治疗阳亢:病人血压上升,脸红,可以在足三里下5分位置,斜刺入足三里,把阳明热导下来。

如果灸关元太多,人体燥热,口干,没有眼泪,可以灸足三里,把燥热导下去。

虚实皆可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