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计基础学习笔记:第四章 会计记账方法

 尤里蒙提 2017-12-07


一、单式记账法

定义: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加以登记的记账方法。(因果
优点:记账手续
简单
缺点:
不能够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二、复式记账法
1.
概念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
  
现代会计运用复式记账法。
2.
特点(多选)

1)能够全面反映经济业务内容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业务全,来去脉)

2)能够进行试算平衡,便于查账和对账。(一查一对一平衡)

3.种类
  复式记账法可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等。(多选)
  借贷记账法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记账方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最初:借债权 贷债务
现在:失去了最初的含义,演变成纯粹的记账符号,标明记账的方向。(判断)

二、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
(一)基本结构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两字作为记账符号,分别作为账户的左方和右方。账户左方为借方,账户右方为贷方。
 (判断)所有账户的借方和贷方按
相反方向记录增加数和减少数,即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就登记减少额。

  
  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
账户的性质与所记录经济内容的性质。(判断)

(二)各类账户的具体结构(多选)

费用、资产=借方增加、贷方减少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贷方增加、借方减少

1.资产类账户
  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期末若有余额一般在借方
(单选)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2.成本类账户
  与资产类账户结构相同。借方登记成本的增加额,贷方登记成本的减少额,若有余额应在借方,表示未完工在产品成本。(判断)

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3.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相反,贷方登记增加额,借方登记减少额,期末若有余额一般在贷方。(判断)

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单选)

4.损益类账户
  损益类账户包括收入类和费用类(广义)账户。
1)收入类账户
  与权益类账户结构
相似。贷方登记收入的增加额,借方登记收入的减少额,期末本期收入净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无余额。(判断)
  

2)费用类账户
  费用类账户与资产类账户结构
相似
  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期末本期费用净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结转后无余额。(判断)
 

三、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因果)(判断)
  

四、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对应关系与会计分录
(一)账户的对应关系
  指采用借贷记账法对每笔交易或事项进行记录时,相关账户之间形成的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
  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
对应账户

 

(二)会计分录(分录,分录,分别记录)
1.
含义
  会计分录,简称分录,是对每项经济业务列示出应借、应贷的账户名称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会计分录由应借应贷方向、相互对应的科目及其金额三个要素构成。(多选)

2.会计分录编制步骤
书写格式:
  
先借后贷:借方在前,贷方在后。
  上借下贷,借贷错位:文字数字后退错格。


3.
会计分录的分类(多选)

按所涉及账户的多少,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注意:企业不能将没有相互联系的简单分录合并相加成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否则无法反映账户的对应关系。(判断)
  

五、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
(一)试算平衡定义
  试算平衡是指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和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通过对所有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的汇总计算和比较,来检查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二)试算平衡分类
1.
发生额试算平衡
依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发生的经济业务,登记账户后,所有账户的借方本期发生额合计与所有账户的贷方本期发生额合计必然相等。(判断)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2.余额试算平衡 依据:资产与权益恒等关系式(财务状况等式)
  指全部账户借方期末(初)余额合计与全部账户贷方期末 (初)余额合计保持平衡。 (判断)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三)试算平衡表的编制
1.
如何编制
  试算平衡是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进行的。试算平衡表通常是在期末结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合计和期末余额后编制的。
  试算平衡表中一般应设置“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三大栏目,其下分设“借方”和“贷方”两个小栏。各大栏中的借方合计与贷方合计应该平衡相等,否则,便存在记账错误。
  为了简化表格,试算平衡表
也可只根据各个账户的本期发生额编制,不填列各账户的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

2.注意事项

1)必须保证所有账户的余额均已记入试算表。
2)如果试算表借贷
不相等,肯定账户记录有错误,应认真查找,直到实现平衡为止。(判断)

3)即便实现了有关三栏的平衡关系,并不能说明账户记录绝对正确,因为有些错误并不会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判断)

例如:(多选)

重记某项经济业务
漏记某项经济业务
记错有关账户
颠倒了记账方向
多记或少记并相互抵消

6偶然发生多记少记并相互抵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