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课中,让学生自由主动地参与、实践和探索,那么学生的探求欲望、创作欲望、表现欲望就都会被充分的激发。首先,教师要引领学生有这种探究的意识,更要发挥学生探究的能力,通过常用打击乐器的节奏变化,引起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兴趣。 打击乐教学可以通过“看、摸、敲、打”等实践活动进行体验和学习,这样学生不仅在较短的时间内较为直观清晰的了解各打击乐器的形状构造,更在实践中摸索掌握了一定的演奏技巧。 二、自制乐器,引身边的打击乐器进课堂。打击乐是目前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较为常用的乐器。但是往往还没能达到每生一件,普及率的低下也影响了音乐课上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如果学校或个人购买乐器有一定的困难,可以发动学生就地取材,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带领孩子进入对音乐的认识。如选取凳子、书本或简单易取的筷子、竹筒、碟、瓶、盆等等,只要能发声的器皿都可以制成打击乐,只要教师将各种打击乐进行分类,巧妙运用,同样可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良好乐感。那如何引呢?我通过以下几个办法来引身边的打击乐器进课堂。 1、从兴趣入手,使学生对打击乐演奏产生欲望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觉得在把身边的打击乐器引进课堂的教学过程也应该是如此,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去接触和了解打击乐,才能体会打击乐器带给我们生活的乐趣。学生在接触和了解打击乐的过程当中,首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对打击乐的兴趣,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如何才能提高他们的兴趣呢? 让学生们欣赏打击音乐,使他们对打击乐器产生兴趣,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身边的物品自己动手来制作打击乐器,比如:上网查找一些打击乐视频音乐让学生欣赏,以此提高他们对学习打击乐的兴趣。平时有意引导他们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并将这些声音联想到象什么乐器的声音来丰富学 生认识乐器的种类和有关乐器的知识。渐渐地孩子们就对打击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教师以身作则,学生寻找制作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制打击乐器。老师首先以身作则,拿出精心制做的打击乐器,为学生做出榜样。然后请学生进行实践演奏,通过演奏让学生感到这与买的乐器没有大的区别,不花钱也能为乐曲伴奏,还增添了生活乐趣这何乐而不为呢?老师首先鼓励大家,只要开动脑筋,你们一定做出美观使用的打击乐器。然后老师要求学生,一要利用废旧的东西去做,二要自己动手(这里有两个目的,一要节约,二要自己动手进行实践,开动脑筋,开发智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