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谭延闿姓名字号之由来

 七彩阳光3109 2017-12-07


   

我们今天的中国人,大多只有一姓一名。但在古代,人们的姓名远没有这么简单。在通常的情况下,除了姓和名以外,还有字(表字)、号等。 古人刚生下不久就有了名,长大以后要取字,两者相连,通称名字。关于二者的作用,清朝人王应奎曾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意思是说,名是用来区分彼此的,字则是表示德行的。二者性质不同,用途也不大一样。一般说来,古时候,名是阶段性的称呼,小时候称小名,大了叫大名。等有了字,名就成了应该避讳的东西,相称时也只能称字而不称名。 

 谭延闿(1880—1930),字祖安、祖庵,别号慈卫、无畏,初名宝璐,湖南茶陵县高陇镇石床村人,曾经任两广督军,三次出任湖南督军兼省长兼湘军总司令,授上将军衔,陆军大元帅。曾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1930年9月22日,病逝于南京,去世后,民国政府为其举行国葬。

 

据《茶陵谭公年谱》记载,1880年1月25日(清光绪五年12月14日,农历)夜,浙江巡抚谭钟麟就寝后,忽梦见嘉庆年间探花,曾官至工部尚书,户部尚书的湖南道县人何凌汉(1772--1840,谥文安)衣冠来拜,一下惊醒,家人随之告知李氏夫人分娩,即谭延闿出生。谭钟麟对大学者湖南湘潭人王湘绮(字闿运)的才学推崇备至,于是将刚出生的儿子取名“延闿”(后又将其他几个儿子取名为恩闿、泽闿,并命其兄弟受业于王闿运门下);又因何凌汉谥号文安,便给谭延闿取字祖安。而初名“宝璐”,则取自屈原的《楚辞·九章·涉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被明月兮佩宝璐。”宝璐乃美玉的意思。 谭钟麟精于“麻衣相法”,喜欢看相,也喜欢延请术士为家人看相。在任两广总督时,曾礼请一姓杨的术士到总督署,一住月余,未曾开口。谭钟麟迫不及待,有次请杨入内室坐谈。杨先示意家属退出,随后似很有把握地说:“制台大人,我来府邸月余,略有所见。其他可略而不谈。只三相公将来名位之高、勋业之大,均在大人之上。不过,恕我直言,他未来的业绩恐与你走向反面。”至此,谭钟麟再欲追问,而杨矢口不言了。从此后,对谭延闿管教更严,禁止他与闲人来往,并继续延请名师在家课读。1896年,谭延闿从广州回湘参加科考,列一等。1897年6月再回湖南应优贡试,正取第二名。1904年甲辰科会试。谭延闿高中会元,填补了湖南在清代二百年间无会元的空白,三湘为之震动。美玉,也是琢而成器。 人除有名、字外,又多取号以代替名字。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早在周朝时,人们就已经开始取号。对此,《周礼·春官·大祝》解释说,号为“尊其名更为美称焉”,意思是说,号是人在名、字之外的尊称或美称。名、字是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后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 谭延闿的号:无畏。《书·泰誓中》:“勗哉夫子,罔或无畏,宁执非敌。”《礼记·表记》:“无欲而好仁者,无畏而恶不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无畏”的 意思是无所畏惧。他的一生不管是黯然离湘,还是兵败赣南,他都坦然面对,无所畏惧。 谭延闿的别号:慈卫。在胡元倓《慈卫先生五十寿言》一文中记叙,“……吾幸者,母子同心,吾出赞教育实秉吾母李太夫人命。故先生与元倓书,自署慈卫生,元倓亦用以号先生,继是明德事,先生皆与闻。……” 谭延闿的书房,名为慈卫室,并将自己的诗稿结集为《慈卫室诗草》。“慈卫”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天将救之,以慈卫之”意思是“假如上天要帮助谁,总是用慈爱来保卫他”。他性格中的宽厚,豁达,风雅热肠,与“慈卫”之号似有极大关联。 胡汉民赞赏他“休休有容”、“和气中正”,誉以药中甘草;于右任称他“民国一完人”。其幕僚谢奄对他的评介:“谭祖庵出身科第,而无科第骄人之习;身为贵公子,而无裘马轻肥之狂;是名士,而无白眼看人之习;是六朝人,而无稽元之疏放;有谢安救世之怀,而不狎东山之妓;有曾左匡济之心,而不学其硬干。然则祖庵果为何等人乎?则答之曰:祖庵为一个诗书涵养之雅人,为一个审时度挚之政治家。总而言之,可以称为一个绝顶聪明之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