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熙漢滿文私章

 动力实体能 2017-12-07

 

雙延館主

 

我有一枚金髮晶(鈦晶) Golden Rutile Quartz印,它是橢圓形,上面刻有中文「勤慎」兩字,又有滿文“勤”字(圖一)。這印的整體呈金黃色,很可愛,金髮絲的大小比人的頭髮更幼細,這些髮絲內含金紅石(Rutile)的包裹體,在現代人的眼光,金髮晶可以影響體內的太陽輪和海底輪。它的功能又可以:

一、 增強財運和財富

二、 加強個人的信心

三、 消除煩惱(鈦針充滿電流,可以和人體的炁共鳴)。

 

北京保利2011年高價拍賣了一幅康熙「清慎勤」匾額(圖二) ,在網上(來源:新浪http://shoucang./2011-12-05/135998972.html)有說:「『清慎勤』,三字,也是清康熙皇帝玄燁所書………..『清慎勤』可稱為“官箴”,典出《三國志·魏書·李通傳》:“秉字玄冑,有俊才,為時所貴,官至泰州刺史。秉嘗答司馬文王問,因以為《家誡》曰:昔侍坐於先帝,時有三長吏俱見。臨辭出,上曰:‘為官長當清、當慎、為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清、慎、勤”三字,至今仍可為官者戒,也應該為學者戒。」​

 

康熙漢滿文私章圖二

 

以上是康熙認為做官者應有的美德,那麼康熙對自己的看法又如何呢?

在閻崇年的《正說清朝十二帝》一書內,閻先生對康熙有以下的意見: 「對朝政:勤慎理政。康熙處理軍國大政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個是『勤』,另一個是『慎』。康熙一生勤政,“勤政實為君之大本,怠荒實亡國之病源”。……….康熙理政不僅“勤”,而且“慎”。康熙一生謹慎,對於關係國計民生的大事,反覆調查,慎重決策,下面舉治河例子: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治河,康熙在御門聽政時,大臣們發生意見分岐,經過調查、面奏、辨論、驗証等,從正月初十日開始,到十二月二十七日結束,整整進行一年,才做出決策,真可謂慎之又慎」。​

 

 

 

康熙漢滿文私章圖三、勤慎滿文的兩種寫法 

 

 

 

 

 

 

 

 

圖四是劉厚生等編著的《漢滿辭典》內對“勤”字的各種詞句滿文寫法,滿文“勤”字動詞或形容詞可以用(註1 )代表,(註1)在動詞方面又可比代表勤奮,可不可以代表勤慎嗎?如果可以,那麼就是我們印章的滿文了。

康熙漢滿文私章ˋ註1:為滿文的'勤'字

 

 

 

康熙漢滿文私章圖四、各種詞句滿文寫法

 

 

 

 

  

 

最近,我們到印度阿格拉市(泰姬陵)旅遊,在一家珠寶店內,東主出示其鎮山之寶,原來是一塊金髮水晶,其質色等遜於我們這枚印(圖一),東主說他的金髮水晶價格昂貴而且是稀世之寶,他的這塊金黃水晶亦比我們的印細小的多。

我們這枚印高度7.7公分,其面部是橢圓,長軸為3.5公分,短軸2.7公分(圖五)。​

 

康熙漢滿文私章圖五

我們認為這一枚是康熙的私章,我們的意見如下:

一、 如以上討論,康熙認為,為臣者要清、勤和慎,為君者要勤和慎,這些格言康熙以後諸帝很少用。

二、 清代寶璽,除國璽、謚寶璽和后妃寶璽外,因滿人要漢化,所以康熙以後,私章很少滿漢文並用。

三、 順康兩朝,很喜歡用水晶材料來作私章,到了道光年間又喜用瑪瑙作印章材料。

四、 在《清代帝后璽印譜》(故宮博物院藏)

a. 康熙卷(第三冊)有多枚橢圓形的印章。

b. 三十頁有勤民的橢圓印(圖六)。​

 

康熙漢滿文私章圖六、康熙印

五、 《從康熙皇帝墨寶》(墨香齋藏書 – 甘肅文化出版社)的心經,我們可以找到康熙墨寶一些特徵:

a. 康熙字的橫劃,通常在左邊底右邊高,看圖七的三字。

b. 在“目”字內的橫劃,通常近左邊如圖八的“見”和其字。

c. 在心經內恆河的恆字,心(左)自邊的內(左側)劃,可以向下、平或向上(圖九) ,我們的“勤慎”(圖一),其心字內劃,是向上的。​

 

 

康熙漢滿文私章圖七、三字左高右低

 

康熙漢滿文私章圖八、口內二劃偏左

 

康熙漢滿文私章圖九恆字左心部中劃向上、平或向下

 

 

 

六、 我們這枚(黃)金髪水晶印的材料上乘,而且是稀有之品,應該是皇家之物品。​

 

綜合以上六點,我們認為這枚印是康熙帝的私人印(璽) ,我們還有其他的證據,以

後才一一發表。​

 

結論:

收藏古物和研究,天天都有新的發現,真是常常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康熙

是一位明君,好學西洋學術,可惜封建群臣和雍乾兩帝還受中國傳統豐建和儒家思想所抑制,領會不到外幫的科學技術發展和工業革命來臨的重要性。如果雍乾兩帝能讓外國傳教士在中國自由一點,那麼中國的強盛命運,最少要早二百年了。

最後我們引用戴逸先生在《論康雍乾盛世》以下的一段作為本文的結束語,讓讀者自己去衡量歷史的結果吧!

中國封建社會實行閉關自守政策,康雍乾時期尤其嚴格。康熙時候四口通商,全國允許四個口岸可以和外國通商。乾隆時一口通商,只允許廣州一個地方通商。就像我們「文革」以前也是廣交會可以通商,其他地方不能通商。康熙時候還允許傳教士到中國來,帶來了自然科學知識,如天文、數學、曆法、地理、物理、化學、醫學等,多得很。雍正時候就把傳教士通通驅逐出去。乾隆時候就保留了幾個傳教士:會繪畫的郎世寧、搞建築的蔣友仁、天文學家王致誠,另外還有些人留在中國搞天文。西方商人可以到中國來,但是限制在廣州一口,只能 到廣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