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期作业-自主学习

 zhanyao001sw 2017-12-07

1.解析 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或环,从而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所以C是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

答案 B

2.解析 本题考查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氧元素的含量最多。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但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

答案 C

3.解析 逐项分析如下:

选项

内容指向·联系分析

A

根据扇形图的比例可判断正常细胞中AB分别为H2O和蛋白质,它们的共有元素为HO,而O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

B

细胞脱水后则A为蛋白质,蛋白质是以C为骨架建立的大分子物质,其中C含量最多,即为b

C

细胞中氢元素数量最多,但由于其原子量最小,所以其含量仅占第三(可以计算),这与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无关

D

B物质含量第二,且具有多样性,则B物质是蛋白质,其必含的元素为CHON,可能还含有SP等其他元素

答案 C

4.解析 某池塘中的一条鲫鱼属于个体;某池塘中的全部鱼类因为有多种而不属于种群,又因为不能包括池塘中的全部生物而不属于群落;某池塘中的全部鲫鱼属于种群;鲫鱼的表皮细胞属于细胞;表皮细胞中的蛋白质分子和核酸分子不能单独完成生命活动,不属于生命系统;整个池塘包括其中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属于生态系统;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属于群落;鲫鱼的心脏属于器官;鲫鱼的血液属于组织;鲫鱼的循环系统属于系统。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排除掉不属于生命系统层次的选项。

答案 C

5.解析 用低倍镜观察物像后,换用高倍镜观察时,首先要移动装片,要把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由于进入高倍镜的光线少,因此要调大光圈。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以看清物像。

答案 C

6.解析 发菜是原核生物,不具有核膜。

答案 A

7.解析 A选项,不同物种的遗传物质不同,基因控制合成的物质也不同;B选项,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C选项,激素的化学成分有的是蛋白质,例如胰岛素,有的是固醇类,例如性激素。

答案 D

8.解析 本题一共22个氨基酸,5条多肽链。每条肽链最少有一个氨基,即5个;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则为22517,故选C项。

答案 C

9.解析 生物体内的多糖有糖原、淀粉和纤维素,糖原为动物体内特有的多糖,淀粉和纤维素为植物体内特有的多糖,在动物、植物体内都有葡萄糖的存在,所以不能根据是否能利用葡萄糖来辨别是动物还是植物。

答案 C

10.解析 本题实际考查了还原糖、蛋白质、脂肪的检测原理。斐林试剂和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5065 ℃水浴下生成砖红色沉淀;蛋白质和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脂肪与苏丹染液反应呈红色。

答案 D

11.解析 生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为60%95%,幼儿身体的含水量远高于成年人和老年人。自由水/结合水的数值大小与新陈代谢强度和抗逆能力有关,该比值增大,新陈代谢强度增强,该比值减小,抗旱、抗冻、抗寒等能力增强。

答案 D

12.解析 形成一个肽键的过程中失去一分子的水,所以所形成的肽键数一定等于所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的结构式可表示为:—CO—NH——NH—CO—,但不能表示为:CO—NHNH—CO;几条肽链在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是通过其他化学键连接起来的,如二硫键等,而不可能形成肽键。十肽分子中有9个肽键,八肽分子中有7个肽键,所以一个十肽分子比一个八肽分子多两个肽键。

答案 A

13.解析 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需要体液中各种无机离子维持一定的比例。当NaK浓度升高时,神经、肌肉细胞兴奋性增高,而当Ca2Mg2H浓度增高时,兴奋性降低,当血液中Ca2浓度过低时,兴奋性增高,手足抽搐。这一事实说明离子对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

答案 C

14.解析 ②④⑥⑧R基,③⑤⑦是肽键,形成该多肽时,脱去3分子水,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4

答案 D

15.解析 斐林试剂是检验还原糖的试剂,淀粉属于非还原糖,不能在水浴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吡罗红检测的物质是RNA,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不能用吡罗红进行检测;甲基绿检测脱氧核糖核酸(DNA)呈绿色。

答案 C

16.解析 环状肽链中失去的水分子数等于氨基酸数,而链状肽链中氨基酸数比失去的水分子数多一个;玉米细胞中含有DNARNA两种核酸,所以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的种类为6种;质量相同的糖、脂肪氧化分解,脂肪所释放的能量较多;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有可能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或者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因此蛋白质可能不同。

答案 C

17.解析 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水中的氢分别来自氨基和羧基;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苏丹染液用来鉴定脂肪,将脂肪染成橘黄色;组成RNADNA的元素种类相同,均为CHONP五种,含氮碱基不完全相同,DNA中有AGCT四种碱基,RNA中有AGCU四种碱基;糖类和脂肪的组成元素均为CHO

答案 B

18.解析 脂肪中含CHO三种元素,H的比例为12%,比糖类高,氧化分解时,HO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所以X>Y

答案 C

19.解析 组成活细胞的主要元素中O的含量最高,而不是C;有机物中的糖类、脂质、核酸的元素组成中不含S;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水中的H来自氨基和羧基;有些激素是蛋白质,如胰岛素,有些激素属于脂质,如性激素。

答案 D

20.解析 1个氨基酸一般都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另外R基中也可能含有氨基或羧基。1 000个氨基酸共有1 020个氨基和1 050个羧基,说明有1 0201 00020个氨基和1 0501 00050个羧基存在于R基中,且不参与脱水缩合。氨基酸发生脱水缩合时,相邻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脱水缩合形成肽键,这样每1条肽链中,除R基外只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形成肽键数目是氨基酸数目减去1。综上分析,题干中1 000个氨基酸合成4条肽链时,共有肽键:1 0004996个,共有氨基:20424个,共有羧基:50454个。

答案 C

21.答案 (1)拟核 核膜 8 细胞核

(2)11 细胞壁 10 细胞膜 9 细胞质 统一性

(3)自养型 叶绿素 藻蓝素

(4)水污染(富营养化)

22.答案 (1)B

(2)单糖 麦芽糖

(3)磷脂 胆固醇

(4)糖蛋白


 

一、选择题

1.解析 能被3H—胸苷标记的细胞结构中应该有DNA;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无叶绿体,含有DNA的细胞结构只有线粒体和染色体。

答案 D

2.解析 为叶绿体,不同植物细胞内叶绿体有的多,有的少,有的没有,如叶肉栅栏组织细胞中叶绿体较多,海绵组织细胞内叶绿体较少,根尖细胞内无叶绿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其内含有DNA,但决定植物遗传的主要结构是细胞核。

答案 C

3.解析 叶绿体为双层膜,内膜光滑,线粒体为双层膜,但内膜向内折叠成嵴,核膜也具双层膜,但有核孔,细胞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都是单层膜。

答案 D

4.解析 阴影部分表示此细胞有细胞壁、核糖体和中心体,属于低等植物。

答案 B

5.解析 根据图解可知道表示糖被,表示磷脂双分子层,表示蛋白质。不同物种的细胞中的种类是相同的。a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的,它不需要载体也不需要能量,因此为自由扩散;而b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逆浓度梯度进行的,需要能量,也需要载体,因此为主动运输。除细胞膜外的其他生物膜很少有糖被。

答案 B

6.解析 水分子、甘油分子和氧分子可自由通过细胞的生物膜;氨基酸分子和葡萄糖分子通过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进入细胞;而大分子或颗粒物质不能穿过细胞膜,只能通过胞吞进入细胞。

答案 D

7.解析 只有活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如果KNO3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答案 D

8.解析 导管细胞是死细胞,原生质层成为全透性,因此不能形成一个渗透系统,其吸水方式不是渗透作用,而是扩散。

答案 B

9.解析 该图所表示的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但不能确定其是处于质壁分离过程中,还是处于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或者恰好是质壁分离结束时,若是第一种情况,则C项正确,若是第二种情况,则A项正确,若是第三种情况,则B项正确,因此正确选项应为D

答案 D

10.解析 只有有活性的细胞的原生质层才有选择透过性,只有有了这层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而溶质大分子不能通过,才有可能发生质壁分离。

答案 D

11.解析 根据题中细胞处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的变化特点,说明细胞液浓度为0.40 mol/L左右。

答案 D

12.解析 成熟的植物细胞相当于一个渗透系统,其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当细胞失水时,液泡的水分减少,色素浓度升高,颜色加深;细胞吸水时则相反。

答案 (1)②③⑥ 半透(选择透过性)

(2)⑤ 细胞液

(3)向外渗出 质壁分离 由浅变深

(4)质壁分离复原 由深变浅

(5)大于 小于

13.解析 图中分别表示自由扩散、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K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葡萄糖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入红细胞,O2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载体属于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

答案 (1)自由扩散 主动运输 协助扩散

(2)K

(3)载体 核糖体 需要消耗能量

(4)②

14.答案 (1)载体蛋白

(2)脂质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胞吐

(3)①a.含有该营养物质 b.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 完全抑制呼吸 ②a.被动吸收 b.小于 完全不吸收 主动吸收


 

一、选择题

1.解析 酶虽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但它的催化作用不一定必须在生物体内,只要条件适宜,体内外都可以起催化作用。酶不但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且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因此C项是正确的。而酶的催化作用表现在多方面,有的促进物质的合成,有的促进物质的分解,故选项D是不正确的。

答案 D

2.解析 解答此题一定要看准曲线纵、横轴坐标的含义,横轴坐标是pH,纵坐标是反应物剩余量,所以,反应物的剩余量越多,说明酶的活性越低。反之则越高。

答案 B

3.解析 高原反应是因缺氧造成的。

答案 A

4.解析 由图可知,在最适温度之前,随温度升高,酶活性逐渐增强,但在最适温度之后,随温度升高,酶活性逐渐降低甚至失活。A项中,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未失活酶的活性上升;B项中,t1温度时,酶活性低,当升高温度时活性会上升,所以B对;C项中t2时酶活性因温度高会变性,而t1时酶活性低,但不会变性,所以t1时更适合酶的保存;D项中,t1时酶活性低但不会破坏空间结构,而t2时已破坏了空间结构,所以t2t1破坏得更严重。

答案 B

5.解析 四组实验的反应物均是过氧化氢溶液,只有过氧化氢酶,因此,不能得出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

答案 B

6.解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大多数的酶在细胞内起作用,少数在细胞外起作用,如各种消化酶均在细胞外起作用;酶具有三个特性:高效性、专一性、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

答案 C

7.解析 加入酶后,加快反应速度,所以反应物浓度下降速度增大,由于该反应是不可逆反应,所以最后反应物都消耗完。

答案 D

8.解析 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来自ATP的水解,需要消耗能量的生命活动常见的有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矿质元素的吸收、肌肉的收缩、新物质的合成等。蛋白质的消化分解只需在蛋白酶和肽酶的作用下就可以完成,不需要消耗ATP

答案 A

9.解析 ATP含两个高能磷酸键,ATP转变为ADP的过程是一个释放能量的过程。

答案 A

10.解析 ATP在酶的作用下,最多可以连续脱下2Pi,形成一种化合物——AMPATP的分子结构不能够再加上1PiATP的合成和分解都发生在细胞内。

答案 C

11.解析 合成ATP所需的能量,对于植物来说主要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于动物来说主要来自呼吸作用。

答案 C

12.解析 细胞呼吸是指生物体内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无论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其底物都主要是葡萄糖。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都能产生还原性氢和丙酮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能量都是逐步释放。

答案 D

13.解析 豌豆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由于有氧呼吸中释放出的CO2量与吸收O2量相等,而豌豆种子发芽的早期CO2释放量比O2吸收量大34倍,说明豌豆无氧呼吸占优势。明确反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关系。

答案 D

14.解析 细胞呼吸从葡萄糖开始,先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丙酮酸,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因此丙酮酸是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的;植物属有氧呼吸类型,但仍然保留无氧呼吸的能力,因此BC都不对;细胞呼吸是活细胞普遍要进行的代谢过程,风干的种子尽管代谢率很低,但只要还是活的,就得进行细胞呼吸。

答案 A

15.解析 丙酮酸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由葡萄糖分解产生的,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使丙酮酸积累量降低。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与水结合形成二氧化碳、[H]和少量的ATP,因此若a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使丙酮酸的消耗应该减少,丙酮酸积累量增加。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一、二阶段产生的[H]与氧气结合产生水,放出大量能量,如果c能抑制ATP形成,则使ADP消耗减少。若d能抑制[H]被氧化成水,则使O2的消耗减少。

答案 D

16.解析 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乳酸或酒精和CO2,丙酮酸是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中间产物。有氧呼吸产生的[H]O2结合生成水发生于线粒体内膜;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生成的[H]用于后续过程,最终无[H]积累;同质量的脂肪与糖原相比含氢的比例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答案 D

17.解析 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外膜、内膜、基粒(囊状结构堆叠而成)、基质。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分布在囊状结构的薄膜上,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囊状薄膜上和叶绿体的基质中。

答案 D

二、简答题

18.答案 (1)acf 不可以 葡萄糖需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再进入线粒体继续分解

(2)abcd

(3)3

(4)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光合作用固定CO2量是呼吸释放CO2量的2倍或光合作用固定CO2量比呼吸释放CO2量多3.25 mg/h)

(5)d

19.解析 (1)图甲中的a为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的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光反应能将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

(2)图甲中CD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图甲中的B是指CO2CO2C5结合生成C3,即由D→C过程为CO2的固定,由C→D过程称为C3的还原。

(3)(4)(5)图乙中在B点前无光照,不能进行光反应,C3无法还原,因而图乙中ABC3含量较高,B点以后,开始进行光合作用,C3含量相对下降,I点无光照,光合作用停止。GC3含量少的原因是植物因光合午休,气孔关闭,导致CO2供应不足,C3合成减少。

答案 (1)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光反应 光能活跃化学能

(2)C3的还原 CO2的固定

(3)B I

(4)光反应不能进行,C3不能被还原

(5)气孔关闭,叶肉细胞内CO2含量低,CO2的固定减弱


 

一、选择题

1.【解析】 依题意,图示曲线表示在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的某种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分析图示可知,在P点之前,酶促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说明反应物浓度是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在P点之后,酶促反应速率不再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说明反应物浓度不再是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可能是酶的数量有限,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

【答案】 B

2.【解析】 酶和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速率都有影响,A正确;ATP分子中的“A”表示腺苷,B错误;ATP 的分子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A—PPPC错误;温度过高会使酶永久失活,过低仅降低酶的活性,D错误。

【答案】 A

3.【解析】 酶具有专一性,所以ATP的合成与分解需要的酶种类不同,A项错误;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组成RNAATP的化学元素都是CHONP,故B项正确;酶的催化作用的实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并不是为反应提供能量,酶参加的吸能反应需要ATP水解供能,而酶参加的放能反应合成ATP,故C项错误。酶是大分子物质,其合成过程是一个吸能反应,需要消耗ATPD项错误。

【答案】 B

4.【解析】 本题考查的为酶的相关知识。降低反应活化能的原理描述的是催化剂的作用原理,AB项中的两种酶和C项中的FeCl3均为催化剂,所以均能降低反应活化能。利用水浴加热提高胡萝卜素的萃取效率则是利用温度升高提高胡萝卜素的溶解度的原理,D项错误。

【答案】 D

5.【解析】 由于催化剂反应前后数量和性质不变,因此图1中物质A为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正确;由于麦芽糖能水解成两分子葡萄糖,图1中若CD为同一物质,B可能为麦芽糖,B错误;图2中的曲线表明反应物B可以完全水解,C正确;若图2中的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则曲线对应的温度最接近酶的最适温度,不一定是最适温度,故D正确。

【答案】 B

6.【解析】 自变量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可以人为改变的变量,即所要研究的因素,在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 pH是自变量,温度是无关变量,A项错误;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但又不是我们要研究的一些可变因素,称为无关变量,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酒精的生成情况是因变量,每组酵母菌培养液的量、葡萄糖溶液的量、实验时间、温度等都是无关变量,需要保持相同且适宜,B项错误;在探究过氧化氢酶高效性的实验中,气泡的生成情况是因变量,每组过氧化氢溶液的量、滴入的肝脏研磨液和FeCl3溶液的量、实验时间等都是无关变量,C项错误;因变量是指实验中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在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中,氧气的释放量是因变量,D项正确。

【答案】 D

7.【解析】 分析题图,该实验的自变量为pH,可以用来探究pH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故A正确;图中没有pH48时的实验结果,不能得出酶的活性的情况,故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当pH9时,酶没有完全失活,因此当pH调节到8时,酶的活性会增加,淀粉的剩余量减少,故C错误;碘液遇淀粉变蓝,但是碘液不能准确测定淀粉的剩余量,故D错误。

【答案】 A

8.【解析】 依题意,过程表示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过程表示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其过程都是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释放少量的能量,产生少量ATP;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其过程是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释放少量的能量,产生少量ATP;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其过程是丙酮酸在相关酶的催化下转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无能量的释放和ATP[H]的产生。综上所述,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

【答案】 D

9.【解析】 蓝藻没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也可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①②错;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也有细胞结构,错;α—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大约为5560℃,错;细胞构成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正确;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中没有CO2产生,正确;无氧呼吸的最终产物中没有水的生成,正确。所以选D

【答案】 D

10.【解析】 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用于暗反应还原CO2,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用于与O2结合生成水,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

【答案】 C

11.【解析】 有氧呼吸产生的CO2 中的O全部来自C6H12O6和水,故A错误。人剧烈运动时,产生的CO2 来自有氧呼吸,因为无氧呼吸产生的是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故B错误。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有丙酮酸和水进一步分解产生的,故C正确。为降低有机物消耗,应将苹果置于低温、低氧环境中而不是无氧,故D错误。

【答案】 C

12.【解析】 根据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若有氧呼吸消耗2 mol葡萄糖,则产生12 mol的二氧化碳,同时消耗12 mol的氧气;若无氧呼吸消耗1 mol的葡萄糖则产生2 mol的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也不消耗氧气;所以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值为2:1,则呼吸作用产生的CO2摩尔数与消耗的O2摩尔数的比值应是12:121:1B正确。

【答案】 B

13.【解析】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都能把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同时产生少量的ATP[H],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所以A错误,C正确;丙酮酸酒精+CO2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H2O→[H]O2发生在线粒体内膜,D错误。

【答案】 C

14.【解析】 被水淹后,植物根部缺氧,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能不足,同时产生酒精使蛋白质变性,对细胞造成毒害导致根细胞死亡,从而使植物致死,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答案】 A

15.【解析】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氧气充足时,进行有氧呼吸,氧气不足时,还可以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依题意,如果发酵容器存在氧气,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说明在氧气存在的情况下,无氧呼吸受到抑制,而氧气的作用是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与[H]结合生成水,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所以,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

【答案】 C

16.【解析】 光合作用中氧气来自水,A错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二氧化碳与RuBP结合,形成三碳酸分子,三碳酸分子接受NADPH的氢和ATP的能量才形成三碳糖,B正确;暗反应不需要光,没有NADPHATP,三碳酸不能形成三碳糖,无法合成淀粉,C错误;没有三碳酸无法形成三碳糖,得不到蔗糖,D错误。

【答案】 B

17.【解析】 (1)根据题意,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无机催化剂和酶),所以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索酶的高效性(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效率的高低)(2)如果H2O2溶液放置时间过长会自行分解,进而导致两支试管的现象均不明显。(3)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实验原则,3号试管内应加入2 mL焦性没食子酸溶液,2H2O2溶液,2 mL马铃薯块茎提取液,与前面两组实验对照,目的是探究马铃薯块茎提取液中是否含有过氧化氢酶。2号试管中加入2 mL马铃薯块茎提取液和2 mL焦性没食子酸溶液,观察颜色变化,该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马铃薯块茎提取液中其他物质是否会使焦性没食子酸氧化生成橙红色沉淀,排除马铃薯块茎提取液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影响。1号试管没有过氧化氢酶,所以过氧化氢不分解,无现象;4号试管马铃薯块茎提取液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因煮沸而丧失,也没有现象;如果2号试管未产生颜色反应,说明马铃薯块茎提取液本身不会使焦性没食子酸氧化生成橙红色沉淀,则出现橙红色沉淀的是第3号试管,马铃薯块茎提取液中的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产生的O2能使溶于水的无色焦性没食子酸氧化成橙红色沉淀。

【答案】 (1)酶的高效性(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效率的高低) (2)H2O2溶液放置时间过长而分解

(3)2mL焦性没食子酸溶液,2H2O2溶液,2 mL马铃薯块茎提取液 排除马铃薯块茎提取液中的其他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

18.【解析】 (1)据图1分析可知,甲是叶绿体,乙是线粒体,如果物质aO2,物质c是一种含3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则c最可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的进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丙酮酸;H2O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所以在结构乙的产生部位是线粒体内膜。(2)据图2分析可知,该植物叶片无光处理1 h,重量减轻X,可以推断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为X mg/cm2·h;叶片光照处理1 h,重量增加(净光合速率)(MY)(MX)YX,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Y2X(3)根据(2)题分析可知,维持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该植物叶片1 cm2增重为[(YX)X]×1212Y,再结合图2分析可知,温度恒定在14℃温度下,Y值最大,该植物叶片1 cm2增重最多,增重了12×336 mg

【答案】 (1)丙酮酸 (线粒体)内膜 (2)X Y2X (3)14 36


 

一、选择题

1. 【解析】 肺结核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破伤风的病原体是破伤风杆菌,细菌性痢疾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结核杆菌和破伤风杆菌都属于细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细胞结构,ABD三项均错误;甲型流感是由H1N1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项正确。

【答案】 C

2.【解析】 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也就没有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膜等结构,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答案】 D

3.【解析】 除病毒外,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基本单位,A错误;细胞学说表明:细胞是动植物的基本单位,动物和植物可统一到细胞的基础上,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BCD正确。

【答案】 A

4.【解析】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上皮细胞属于细胞层次、消化道的上皮属于组织层次、胃属于器官层次、一只狼属于个体层次、同一片森林中所有的狼属于种群层次、一片森林属于生态系统层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蛋白质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答案】 B

5.【解析】 人是动物结构层次是由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到个体,故B正确。原子、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层次,故A错误。元素、无机物、有机物也都不属于生命系统层次,故C错误。人是个体,其生命活动应是从低到高的生命活动,而人参与构成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故D错误。

【答案】 B

6.【解析】 病毒虽然是生物,但没有细胞结构,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正确;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正确;多细胞生物必须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正确,选B

【答案】 B

7.【解析】 生物大分子是细胞的组成之一,相同结构和功能的细胞构成组织,故a代表组织,b代表细胞,c代表生物大分子,A错误。B项关系应为个体种群群落,B错误。种群是同种生物的总和,不同种群组成群落,群落及其无机环境构成生态系统, C正确。器官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不同器官构成系统,D错误。

【答案】 C

8.【解析】 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其生命活动的完成必须依赖于细胞,即寄生在活细胞中,离开活细胞就不能长时间生存,更谈不上完成生命活动,因此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故A项正确,B项错误;细胞具有独立、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是机体代谢与执行功能的基本单位,故C项正确;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故D项正确。

【答案】 B

9.【解析】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无数实验证明,任何结构完整性被破坏的细胞,都不能实现细胞完整的生命活动,生命系统的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基础之上的,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更谈不上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层次,所以说细胞是生命活动中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小层次,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A项正确;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因为生命系统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单靠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不能完成生命活动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是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离开细胞,蛋白质、核酸不表现生命活动,B项错误;生态系统这个层次代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以及它们赖以生存的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C项错误;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八个层次,一个单细胞生物,既可对应于细胞层次,又可对应于个体层次,但其之间没有组织、器官、系统层次,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D项错误。

【答案】 A

10.【解析】 细菌包括球菌、杆菌、螺旋菌,A项错误;幽门螺旋杆菌是原核生物,霉菌是真核生物,B项错误;酵母菌和黏菌都是真核生物,C项正确;衣原体和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D项错误。

【答案】 C

11.【解析】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细胞核,有唯一细胞器核糖体,和真核细胞共有的遗传物质是DNA,没有成套的细胞器,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A选项正确。蓝藻是原核生物,水绵是真核生物,水绵细胞中有染色体,蓝藻细胞无染色体,B错误。C选项是原核与真核细胞最大的区别,正确。D选项正确。具细胞结构生物均有细胞膜、细胞质。

【答案】 B

12.【解析】 显微镜的发明和分辨率的提高,才使人们有机会有条件看见细胞。

【答案】 A

13.【解析】 生命系统的层次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水和蛋白质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A项错误;池塘中的水、阳光等环境因素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生态系统属于生命系统,B项正确;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个体水平进入到细胞水平,C项错误;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创立过程由多个科学家相继研究完成,D项错误。

【答案】 B

14.【解析】 考查细胞内进行各种代谢产生的物质,淀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生,橡胶是橡胶树细胞分泌物,尿素是人体肝细胞脱氨基作用形成的氨代谢形成的,只有氯化钠是海水中的成分不是生物代谢产生。

【答案】 A

15.【解析】 黑藻是真核生物,蓝藻是原核生物,埃博拉病毒属于RNA病毒,三者都可发生变异,都具有增殖能力,也都含有核酸和蛋白质,黑藻和蓝藻细胞内都含有核糖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含有核糖体,所以选D

【答案】 D

16.【解析】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生命活动,故ABD错误,C正确。

【答案】 C

17.【解析】 研究家庭成员中的体温变化,结构层次是个体层次,故A正确;某地苍鹭的数量变化,苍鹭表示一个种群,故B正确;一个池塘中的3种鱼不是一个种群,至少是3个种群,故C错误;研究某草原植物与食草动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属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层次,故D正确。

【答案】 C

18.【解析】 ①②的放大倍数大,③④的放大倍数大,⑤⑥的放大倍数大,若使放大倍数最大,应是②③⑤的组合。乙图细胞小、数目多,应是低倍镜下观察到的图像,转为丙(高倍镜下图像)应先把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正中央再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

【答案】 AB

19.【解析】 引起非典型性肺炎和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体均是病毒,不具备细胞结构,它们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完成生命活动。运动员娴熟的动作,需机体多种细胞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胰岛细胞对于血糖调节有重要作用。单细胞生物自身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答案】 C

20.【解析】 受精卵是绝大多数生物发育的起点,是一个细胞,从生命层次的角度讲,它也是一个生命体,但不能称为一个完整的生物个体;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它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个体,因而它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血液是一个复杂的结缔组织,它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不能认为它是器官;筛管是植物运输有机物的一群细胞,属于输导组织;树叶和心脏、肝脏、胃分别是植物和动物的器官,市场上卖的西瓜(果实)是植物的生殖器官;呼吸系统属于一个系统;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域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群落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答案】 A①⑦ B⑤⑥ C②③④⑭⑯ D E F G H

21.【解析】 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进行生活和增殖。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无真正的细胞核,相似之处是二者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DNA。蓝藻细胞内含有蓝藻素和叶绿素,因此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识图知B为蓝藻,A为细菌,D为衣藻,C为病毒。衣藻为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答案】 

(1)C 无细胞结构 活细胞

(2)AB 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DNA

(3)B 蓝藻 D 衣藻 叶绿素 自养 D

 


 

一、选择题

1.【解析】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A项正确;脂肪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B项错误;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麦芽糖属于还原糖,C项正确;淀粉遇碘液变蓝色,D项正确。

【答案】 B

2.【解析】 决定细胞的渗透压的物质是一些无机盐离子,像Na+、K+和Cl-。细胞中自由水的作用是良好的溶剂,运输代谢废物和营养物质,所以自由水在体内流动有利于细胞的新陈代谢。胰岛素是蛋白类的激素,这些激素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糖原和脂肪是人体细胞内的储能物质,但是淀粉不是人体细胞的储能物质,淀粉是植物中的储能物质。

【答案】 D

3.【解析】 构成血红蛋白需要铁的参与,铁是微量元素,故A错误。核酸中的RNA也能携带遗传信息,某些病毒只有RNA和蛋白质组成,故B错误。蔗糖水解后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故C错误。细胞质含有C组成的核苷酸有2种,TU各一种,故D正确。

【答案】 D

4.【解析】 脂肪的鉴定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向脂肪研磨液中滴加苏丹或苏丹后直接用肉眼观察;另一种是制成切片后进行显微观察;根据题意,用显微观察法进行脂肪鉴定时,切片做好后应进行的操作步骤依次是染色洗浮色制片——观察,所以B正确;ACD错误。

【答案】 B

5.【解析】 由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以及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因此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具有多样性,A项正确;DNA中的碱基有CGATB项错误;激素不都是蛋白质,如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C项错误;蛋白酶也是蛋白质,蛋白酶对所作用的反应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一种蛋白酶仅能作用于蛋白质分子中一定的肽键,而不能作用于所有的肽键,D项错误。

【答案】 A

6.【解析】 甲为氨基酸,乙为蛋白质,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但具体到某一种蛋白质可能会出现少于20种的情况,A项错误;依题意可知,乙由271个氨基酸经脱水缩合所形成的3条肽链经盘曲折叠而成,乙中含有4个二硫键,每形成1个二硫键脱去2个氢,因此,减少的相对分子量=脱去的所有水分子的相对分子量之和+形成二硫键时脱去的所有的氢的相对分子量之和=18×(2713)2×44 832B项正确;核糖体是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场所,在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中均存在核糖体,C项正确;如果甲中的RC3H5O2,则甲的分子式为C5H9O4,由两分子甲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化合物的过程中脱去1分子的水,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0H16O7,该化合物中含有16H原子,D项正确。

【答案】 A

7.【解析】 核苷酸只包括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两大类,核酸包括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故A项错误;绝大多数酶和一部分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即酶和激素不全属于蛋白质,B项错误;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等,故C项正确;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三大类,故D项正确。

【答案】 CD

8.【解析】 淀粉遇碘变蓝色,不需水浴加热,需用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材料,以免影响结果观察,A项正确;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需要水浴加热,也需用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以免影响结果观察,B项正确;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不需要水浴加热,C项错误;脂肪可以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被苏丹染液染成红色,而花生油的颜色正好与橘黄色接近,如果使用苏丹染液,就会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产生影响,所以食用花生油最好选用苏丹染液来鉴定,而一般不用苏丹染液来鉴定,D项错误。

【答案】 AB

9.【解析】 据图可知,图中CHON元素组成,不可能是淀粉(淀粉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而最可能是蛋白质,A项错误;脂肪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布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B项正确;核酸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C项正确;CHO三种元素组成,若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最可能是糖原,D项错误。

【答案】 AD

10.【解析】 组成人体活细胞的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组成的多聚体,其中的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正是由于碳原子在组成生物大分子中的重要作用,科学家才说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所以碳元素是细胞中最基本的元素,A项正确;人体内的微量元素含量很少,但却是人体的必需元素,可以参与组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等,对人体非常重要,B项错误;细胞中的无机盐多以离子的形式存在,C项错误;细胞中的自由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D项错误。

【答案】 A

11.【解析】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以及肽链盘曲折叠的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使得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是极其多样的,A项正确;自由水与细胞中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就转化为结合水,结合水与细胞中的其他物质相分离就转化为自由水,即细胞中的自由水和结合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B项正确;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C项正确;动物乳汁中的乳糖属于二糖,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属于多糖,D项错误。

【答案】 D

12.【解析】 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A错误;脂肪是细胞内主要的储能物质,磷脂是生物膜结构的主要成分,B错误;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C正确;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D错误。

【答案】 C

13.【解析】 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A项正确;脂肪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B项错误;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麦芽糖为还原性糖,C项正确;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D项正确。

【答案】 B

14.【解析】 构成DNA的碱基有AGCT四种,构成RNA的碱基有AGCU四种,其中AGC三种碱基为DNARNA共有,所以构成DNARNA的碱基共有五种,A项正确;抗体可以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即抗体发挥作用后立即失去活性,而酶是生物催化剂,反应前后数量和性质不变,故B项错误;构成DNA的核苷酸是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RNA的核苷酸是四种核糖核苷酸,所以构成DNARNA的核苷酸共有八种,C项错误;Mg2+在不同生物中的作用不完全相同,比如在植物体内,Mg2+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缺Mg2+则不能合成叶绿素,进而影响光合作用。Mg2+是人和哺乳动物心肌细胞内含量最多的二价阳离子,在心血管系统,Mg2+更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量基础研究证实它在细胞代谢、生长、离子转运、ATP酶活化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故D项错误。

【答案】 A

15.【解析】 脱去4个丙氨酸,一共要断去8个肽键,消耗8个水分子,有机物要增加8O,而每个丙氨酸中有2O,一共要脱去8O,这样该50肽水解得到的几种有机物与原50肽中的O的数量相等,A项错误;水解后可得5个氨基酸,其中4个为丙氨酸,所以它们缩合成5肽,共有5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B项正确;每条肽链至少有一个游离的羧基,多余的羧基则在R基上,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总共有5个羧基,那么其中必有1个羧基在R基上,C项正确;若将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重新连接成一条长链将形成3个肽键,脱去3H2O分子,D项正确。

【答案】 A

16.【解析】 莲子、淀粉、桂圆中也有糖,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A项错误;饮料中含有水、无机盐等化合物,B项错误;维生素D可以促进机体对钙、磷的吸收,有助于您的宝宝骨骼健康,促进骨骼发育,C项正确;Ca属于大量元素,D项错误。

【答案】 C

17.【解析】 核糖和脱氧核糖都属于五碳糖,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内,A正确;构成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构成淀粉的单体是葡萄糖,在排列顺序上没有多样性,B错误;DNA中含有脱氧核糖,RNAATP的化学组成中均有核糖,C正确;蔗糖、乳糖和麦芽糖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脂质中的性激素具有调节功能,D正确。

【答案】 B

18.【解析】 番茄的红色会影响实验结果,A错误;切片时,被破坏的子叶细胞会释放出少量脂肪,细胞间会出现橘黄色小颗粒,B错误;50%的酒精主要作用是洗去浮色,C错误。

【答案】 D

19.【解析】 

(1)种子萌发不会进行光合作用,在阶段鲜重增加应是水含量增加,阶段中新陈代谢旺盛,鲜重增加,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代谢旺盛就是因为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升高,说明了水对细胞和生物体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2)如果要观察脂肪,可以用苏丹或苏丹进行染色,能观察到橘黄色或红色脂肪颗粒,花生种子主要是脂肪,小麦主要是糖类,在氧化分解时,脂肪即花生种子释放的能量多。

【答案】 

(1)水 自由水 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较高(或自由水相对含量高)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运输物质;细胞内的生化反应需要在有水的环境中进行(写出一点即可)

(2)苏丹(苏丹) 橘黄() 花生

20.【解析】 

(1)细胞中的化合物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2)糖类中被称为生命的燃料的是葡萄糖,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蛋白质功能多种多样,如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蛋白质类的酶具有催化功能等。

(3)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包括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DNA特有的碱基是胸腺嘧啶,通常情况下DNA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

【答案】 

(1)无机盐 糖类 蛋白质 核酸

(2)葡萄糖 磷脂 如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3)磷酸 脱氧核糖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


 

一、选择题

1.【解析】 溶酶体中含有多种酸性水解酶,能清除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A正确;高等植物细胞中没有中心体,B错误;高尔基体可对分泌蛋白进行修饰加工,C正确;液泡具有一定的浓度,可参与细胞渗透压的调节,D正确。

【答案】 B

2.【解析】 细胞器中核糖体、中心体不具有膜结构,所以不是全部细胞器都具有膜结构,A项错误;蛋白质形成载体蛋白,在线粒体的供能下控制某些小分子物质、离子进出细胞,磷脂双分子层通过相似相溶原理,也可以控制一些物质进出细胞,故B项正确;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C项正确;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D项正确。

【答案】 A

3.【解析】 生物膜上的磷脂分子种类相同,蛋白质在生物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所以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分子的种类不同,A项错误;在分泌蛋白形成和分泌过程中,内质网可以出芽形成囊泡,包裹着要运输的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故B项正确;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代谢旺盛的细胞内线粒体数量多,成人心肌细胞比腹肌细胞代谢旺盛,故C项正确,性激素属于脂质,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车间,故D项正确。

【答案】 A

4.【解析】 该细胞内的结构5是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说明该细胞是真核细胞,A项错误;该细胞内有2中心体,且没有细胞壁,说明该细胞是动物细胞,B项错误;结构2中心体和3核糖体都是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不含磷脂,但结构4高尔基体是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磷脂是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故C项错误;6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大都可以运动,D项正确。

【答案】 D

5.【解析】 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而A项图示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或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项错误;核孔是RNA、蛋白质等大分子选择性进出的通道,DNA不能通过,B项错误;高等植物细胞之间可以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具有信息交流的作用,所以细胞膜上的受体不一定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必需结构,C项错误;内质网膜外连细胞膜,根据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内质网膜可以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此外,在分泌蛋白的形成和分泌过程中,内质网膜在进行膜泡运输时也可以间接转移到细胞膜中,故D项正确。

【答案】 D

6.【解析】 人和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A项错误;膜蛋白的形成过程中需要内质网的加工,B项错误;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吡罗红和甲基绿混合染色剂中的吡罗红使RNA呈红色,C项正确;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细胞的遗传物质,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D项错误。

【答案】 C

7.【解析】 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A项正确;乳酸是乳酸杆菌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项正确;衣藻是真核生物,其细胞中有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C项正确;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D项错误。

【答案】 D

8.【解析】 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含有线粒体,如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能进行有氧呼吸,但其细胞中没有线粒体,A项错误;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B项正确;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有ATP生成,C项错误;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的过程,充分说明:包括细胞器膜在内的各种生物膜,不仅在结构上有一定的联系,在功能上也是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D项错误。

【答案】 B

9.【解析】 核膜也是双层膜,故A错误。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但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故B错误。细胞器有的没有膜结构,故C错误。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是相适应的,结构决定功能,故D正确。

【答案】 D

10.【解析】 图示各结构分别为:a叶绿体,b线粒体,c内质网,d高尔基体,e中心体,f核糖体,g核膜,都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A错误;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膜、核膜及细胞器膜组成,但中心体、核糖体无膜结构,不参与生物膜系统的构成,B错误;真核细胞内有多种复杂的细胞器,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的细胞内细胞器的种类可能有差别,C正确;a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合成葡萄糖,但不能直接合成淀粉、蔗糖,D错误。

【答案】 C

11.【解析】 叶绿体中的色素都分布在类囊体结构的膜上,A正确,B错误;光合作用的酶分布在类囊体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CD错误。

【答案】 A

12.【解析】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其中的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A项正确;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需要的物质可以进入细胞,细胞不需要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抗体、激素等要排出细胞,细胞内的核酸等重要物质则不会流失到细胞外,故B项错误;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使生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完成生命活动,相邻细胞的信息交流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可以通过体液传送信息分子进行信息交流、通过细胞间的细胞膜接触传递信息、通过细胞间的通道交流信息等,故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 BC

13.【解析】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根据酶的专一性的特点可知,B项正确,ACD项错误。

【答案】 B

14.【解析】 这种膜结构能够将有毒的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以净化污水,说明这种膜结构模拟细胞膜的控制各种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答案】 B

15.【解析】 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氨基酸被细胞吸收用来合成蛋白质。分泌蛋白首先在核糖体上合成,再依次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最后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在此过程中,由线粒体提供能量。B项正确。

【答案】 B

16.【解析】 细胞膜的成分包括脂质、蛋白质和糖类,A项正确;染色体由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成,B项错误;核糖体是由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C项正确;细胞骨架是由微管和微丝构成,而微管和微丝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D项正确。

【答案】 B

17.【解析】 结构线粒体,结构是细胞核,其中都含有DNAA项正确;结构分别是中心体和核糖体,二者都没有膜结构,所以不含磷脂分子,B项正确;结构是高尔基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新的细胞壁有关,C项正确;该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是真核细胞,D项错误。

【答案】 D

18.【解析】 糖蛋白的合成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参与合成,A正确。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但可以进行有氧呼吸,能将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其场所在细胞膜上,B错误。核糖体分布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所以是最广泛的一种细胞器,是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场所,C正确。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主要与分泌物形成有关,D正确。

【答案】 B

19.【解析】 (1)图中结构[2]是细胞膜,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细胞膜的厚度变小,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分离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即用高速离心机在不同的转速下进行离心,利用不同的离心速度所产生的不同离心力,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

(2)叶绿体、大液泡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中心体见于动物和低等植物的细胞,若某细胞含有甲、乙两图中各种细胞器,则该细胞为低等植物细胞。

(3)甲图具有全透性的结构是[1]细胞壁;植物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根据酶的专一性特性,若要将细胞壁除去,应选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4)[11]内质网是有机物合成的车间,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广泛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膜上附着很多种酶,为进行多种反应合成有机物创造了有利场所;分泌蛋白在[4]核糖体上合成后,进入[11]内质网进行初步加工,然后由囊泡运输到[6]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再由囊泡运输到[2]细胞膜分泌出去,整个过程需要由[5]线粒体供能。因此,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有关的细胞结构是245611

(5)在图中[4]核糖体上合成物质是蛋白质,根据题意,该蛋白质在形成4条多肽链时脱去的水分子数是100496,含有3个二硫键,该物质(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总的相对分子质量-脱去的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形成3个二硫键时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128×10018×962×311 066

【答案】 (1)细胞膜 一定的流动性 差速离心法

(2)低等植物

(3)1细胞壁 纤维素酶和果胶

(4)11内质网 245611

(5)11066

20.【解析】 (1)甲是胰岛B细胞,属于真核细胞,蓝藻是原核细胞,它们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由图可知4是核糖体。玉米细胞是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还有叶绿体和液泡。

(2)控制胰岛素合成的物质是2细胞核,直接能源物质是ATP

(3)图中M过程是对胰岛素原进行加工,应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由图可知3是内质网,7是高尔基体,故是37。胰岛素经细胞膜的胞吐分泌出去,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4)胰岛素含有(211)(301)49个肽键。如果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a,由图可知原来有83个氨基酸,经过加工后剩余51个,故氨基酸减少了835132个,而原来有82个肽键,现在形成了49个肽键,需要824933个水分子,33×18594,但还形成了3个二硫键脱去了6H,胰岛素原经M过程后,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32a594632a588

(5)用磷脂酶处理细胞器,只有不含磷脂的细胞器功能不受影响,不含磷脂的细胞器是无膜的中心体6和核糖体4

【答案】 (1)4 液泡、叶绿体

(2)2 ATP

(3)37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4)49 32a588

(5)46


 

1.【解析】 示意图表明,0.9%的生理盐水能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和功能,在蒸馏水或浓盐水中红细胞变形失去正常功能,说明水分和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D正确。

【答案】 D

2.【解析】 刚萎蔫的菜叶放入清水中,由于细胞液浓度大于清水,细胞通过自由扩散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选C

【答案】 C

3.【解析】 图中处的液体是高浓度溶液。B液泡中溶液浓度最高,A第二,C最小。故抵抗失水的能力,依次是BAC。质壁分离程度越大,外界溶液浓度越高。质壁分离程度过大,细胞死亡。

【答案】 A

4.【解析】 外界蒸馏水会进入透析袋中,使透析袋中的蔗糖溶液浓度减小。减小到一定程度保持恒定。

【答案】 B

5.【解析】 不同生长阶段植物根系吸收水分的速率不相同,A错。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影响能量供应,也会影响植物根系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B错。植物根尖成熟区细胞吸收水分主要依靠渗透作用,C错。植物根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离子,可以逆浓度梯度,D对。

【答案】 D

6.【解析】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但不消耗能量,故A正确;甘油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消耗ATP,故B错误;细胞膜对离子的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具有选择透过性,故C正确;温度能影响分子运动和有氧呼吸酶的活性,故能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故D正确。

【答案】 B

7.【解析】 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中央液泡逐渐缩小,故A正确;由于0.3 g/mL的蔗糖溶液浓度高,细胞失水速度快,滴加0.3 g/mL的蔗糖溶液比0.1 g/mL溶液引起质壁分离时间短,故B正确;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复原,说明细胞是活细胞,故C正确;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也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故D错误。

【答案】 D

8.【解析】 分析题图,该细胞处于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a为细胞液,b处为外界溶液,当ab时,植物细胞会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当ab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当ab,植物细胞会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综上所述,D正确。

【答案】 D

9.【解析】 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一层半透膜,A正确。植物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发生渗透吸水,反之,则失水,BC正确。当溶液浓度甲=乙时,水分出入细胞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仍然有渗透作用,D错。

【答案】 D

10.【解析】 将洋葱表皮细胞用清水处理,细胞会因渗透吸水而体积稍增大,所以曲线a代表清水;将洋葱表皮细胞用0.3 g/mL尿素溶液处理,开始会因渗透失水而体积缩小,但由于尿素分子可进入细胞内,细胞液浓度增大,随之又发生渗透吸水而自主复原,b曲线代表0.3 g/mL尿素溶液;将洋葱表皮细胞用0.3 g/mL蔗糖溶液处理,细胞会因渗透失水而体积缩小,但不能自主复原,再用清水处理,细胞会因渗透吸水使体积增大而复原,c曲线代表0.3 g/mL蔗糖溶液;将洋葱表皮细胞用0.5 g/mL蔗糖溶液处理,细胞会大量失水而体积缩小,导致细胞死亡,再用清水处理不能复原,d曲线代表0.5 g/mL蔗糖溶液。A正确。

【答案】 A

11.【解析】 从图像可知,L是细胞壁,M是原生质层和液泡,N是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空隙,A错误;此图是1分钟后进行显微观察的,不能够确定M中溶液的渗透压与蔗糖溶液渗透压相同,B错误;M的颜色变深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的,C正确;L细胞壁是全透性的,D错误。

【答案】 C

12.【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摆脱了厚壁的表皮细胞的束缚,皮层细胞扩张得更快,因此吸水越多向外弯曲的越厉害,外界浓度越低,吸水就应该越多。所以选B

【答案】 B

13.【解析】 (1)制备纯净的细胞膜实验中,需要将红细胞置于清水中,红细胞会吸水涨破,内容物流出;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试剂甲处理后没有血影蛋白和肌动蛋白,红细胞形状不规则,而试剂乙处理后含有这两种蛋白质,而形状能保持,因此对于维持红细胞影的形状起重要作用的膜蛋白主要是血影蛋白和肌动蛋白。(2)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为磷脂双分子层;由于红细胞没有细胞器(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从图中可以看出,红细胞排出Na+吸收K+需要消耗能量,方式是主动运输;从图中可以看出,Na+、K—ATP酶既能够协助运输Na+、K+,也能够催化ATP的水解。

【答案】 (1)清水(低渗溶液) 血影蛋白和肌动蛋白 (2)磷脂双分子层 主动运输 载体和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