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餐具可致癌,癌中之哀!

 昵称2899943 2017-12-07

  当下,在餐馆、家庭广泛使用的新型餐具是一种号称密胺餐具的仿瓷餐具。食品安全大于天,“致癌餐具”在市场上所占的比例可谓触目惊心。

  锅碗瓢盆是人们日常生活离不了的生活用品,一日三餐更是离不开,如果用了有毒的餐具,岂不等于“把毒吃进了体内”,日积月累还可能引发各种怪病。

  据央视曝光沙溪国际酒店用品城大卖“致癌餐具”后,人们又为安全捏了一把汗。当下,在餐馆、家庭广泛使用的新型餐具是一种号称密胺餐具的仿瓷餐具。最近,北京、河北两地在对仿瓷餐具的检测中发现部分企业存在甲醛超标等质量问题。深入调查发现,一些企业竟然在用禁用原料尿素甲醛树脂生产仿瓷餐具。

  据多家超市餐具区店员介绍,仿瓷餐具中,儿童用餐具的销量最大,许多家长都会给自己的宝宝选择该类餐具,“因为仿瓷餐具不易摔坏,加之色彩艳丽,很受家长们的欢迎”。由于仿瓷餐具轻便、不易碎,深受家长们的喜爱。专家告诉我们,尿素甲醛树脂在相对较高的温度下,遇到水就会溶解出甲醛,而甲醛是一种公认的致癌物质,因此用尿素甲醛树脂生产的仿瓷餐具,对消费者,特别是孩子的健康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为避免陶瓷产品中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专家建议购买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釉上彩陶瓷存在“铅污染”的隐忧,切不可掉以轻心。釉上彩陶瓷是用含铅颜料制成的花纸贴在釉面上,经过700℃~850℃高温烧烤而成。专家指出,这种铅化合物能被酸溶解,当食物与画面接触时,铅就可能被食物中的有机酸溶解出来。当然,釉上彩如果设计合理,烧烤工艺得当,是可以避免铅溶出量超标的。相比之下,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釉下彩、釉中彩和白瓷不含铅,较为安全,所以购买陶瓷餐具应以价格适中的釉中彩、釉下彩和白瓷为上选。选购时还要特别注意那些用手即可擦去图案的产品,这种产品的铅、铬溶出量极高;并应该注意图案颜色是否光亮,若不光亮,可能是烤花时温度未达到要求,此类产品的铅、铬溶出量往往较高。对不放心的产品,可用醋浸泡几小时,若发现颜色有明显变化则应弃之不用。

  食品安全大于天,“致癌餐具”在市场上所占的比例可谓触目惊心,这不禁让我们又想起了“三鹿奶粉事件”, 望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尽早采取有力的行动,标本兼治,让消费者用上放心餐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