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咽音與歌唱

 动力实体能 2017-12-07

咽音與歌唱 -卡拉OK

Nasopharyngeal Voice – Karaoke

雙延館主

Shuang Yan Guan Zhu

 

               隨著科技的發展,音響器材的改進,人們對歌唱已成一個新的革命,卡拉OK已成為宴會、社交、商業或家庭上一個重要的娛樂節目,無論男女老少,都對它嚮往。

 

               我們說話是用聲帶發聲,單純用這種方法歌唱,發出來的聲音與音頻率,大概在2000之間,用這種聲帶發聲,全靠聲帶震動,聲帶越緊,聲音越高,可惜對聲帶的傷害越快,如聲音嘶啞、聲音小結、咽喉炎等,有些人甚至失聲,永遠不能歌唱。

 

               數年前,我開始對歌唱有點興趣,又產生些疑問,古人歌唱有「引頸高吭」和「餘音繞樑」等形容,古人歌唱沒有擴音器,聽眾怎可聽見呢?他們是不是用高音大聲唱呢?還是用其他方法呢?三年多以前,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由劉仲明校長介紹了洪耀文老師給我認識,我才知道有咽音的存在。咽音的音頻在2800~3100之間,我忽然醒悟,古時歌唱家,如果歌唱在咽音的音頻內,就不會受人的雜聲影響。(註:人雜聲音頻大概在二千左右) ,在古代雖然沒有擴音器,台下聽眾亦可以聽見歌唱家美麗的歌聲。

 

               什麼叫「咽音」,據咽音創始人林俊卿醫生說:「意大利有這樣的傳統說法:低音是喉部(指聲帶)發出的,高音則是咽部用像吹簫的口唇那樣作勢吹響的。這就是『咽音』名稱的由來。事實也是這樣:發低音多靠聲帶震動的力量,發高音則多靠『咽管』中『空氣柱』的震動;而聲帶不過是起所謂『邊音』與『風音』的作用而已」。林醫生又說咽音的音質結實、尖銳,鏗然像敲金屬器發出音,音色很明亮」。他又認為:「咽音是一種特殊質色的聲音。所謂發咽音方法則是一種練聲法,它的核心是訓練咽部形成一個能發出咽音的發音管。用這種練聲法發音,到一定的高音(比方說F以上),這發音管就能夠發出咽音」。林醫生又發明了「咽音」練聲的八個步驟。

 

               咽音的訓練大概要放鬆喉頭,強調腹部呼吸,鬆弛下巴肌肉,強健頸後肌肉包括背後肌肉(背功),減低舌部障礙(舌部能成縱溝),又訓練「狗喘氣」和「蛤蟆氣」,然後又得名師指導,再苦苦練習,成功機會是很高的。

 

               咽音至今,已證明可以治病,如聲帶長小結和聲帶息肉、聲音嘶啞、咽喉炎、失聲、咽喉疼痛等等,訓練咽音,可以像「藥到病除」。

 

               最近洪耀文老師介紹說:「咽音是一種科學的發聲方法和保健方法。北京聲樂研究所的林俊卿博士早在四十年代已發現了「美聲唱法」的核心—人體的咽腔是主要的共鳴腔。並創立了咽音科學練聲法。八十年代,林博士提出了「唱在氣流上」的理論。九十年代,又把咽音提高到「進入氣功的意念的高度」。

 

          要唱好歌,應學咽音來保護聲帶,又可以發很高的音,其次又要明白拍子,字的結構(字頭、字身和字尾),又要懂得母音和韻音的分別,又要有其它技術如聲音打圈、鼻音、聲的震動,縮陰提肛等等才能唱出美妙的歌。

 

               最後唱歌又有十六字真言:「開字閉唱、閉字開唱、字正腔圓、聲情並茂」。這樣唱歌時,膽大細心,吞聲吐氣,唱出來的歌,一定受聽者歡迎。願同好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