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qiangyukun 2017-12-07

南京吃货界有着许多争论不休的问题:

▲ 到底哪家才是鸡鸣汤包正宗的味道?

▲ 黑猫餐厅、多瑙河西餐厅、金陵春、亨利之家到底哪家是南京第一家西餐厅?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美国味道的“加州牛肉面馆”大三元的虾饺、老广东的假烧鹅、曲园酒家的东安鸡、同庆楼的浮油鸡片、一枝香菜馆的“一刀不斩狮子头”…

可他们对美食的怀念都是如出一辙的,那些店,或搬迁或改建,甚至关店,来来去去,都是记忆中的味道。

【搬迁】

汪家馄饨|评南水饺

忘不了|狮子楼|包顺兴

大炮盐酥鸡|蓝老大糖粥藕

金春锅贴|UNIUNI估衣廊

【关店】

大三元酒家|六华春菜馆

鸡鸣酒家|三星糕团店

阿歪火锅|芳香鸡

金钱豹|哈罗哈|金汉斯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忘不了酸菜鱼|

现地址:应天大街839号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提到酸菜鱼,老南京一定会跟你讲,去“忘不了”啊!二十多年前,曾经北圩路上的一个舞厅改成了饭店,专卖酸菜鱼,十几年前,忘不了家的每盆酸菜鱼还都贴着厨师自己的名字…

南审、晓庄的同学,把这里当成接待朋友的根据地。慕名而来的人,总是开着车,或者抬手一辆的士,即使是饭量小的妹子也能干掉两碗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一大盆酸菜鱼端上桌的鲜香四溢,热油酸汤里捞出的嫩滑鱼片,鱼片吃光也能继续下两碗饭的酸菜和汤,便宜又实在。谁知20周年店庆刚过没多久,就因为北圩路拆迁而停止营业了,如今又在别的地方另起炉灶。

|汪家馄饨|

现地址:来凤小区金粟庵9号

雨花台风景区北大门斜对面

雨花南路56-1号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30年前,有个小伙子,挑着担子烧着柴火,在雨花台附近下馄饨。凭着口碑和好口味,火遍南京城。这家开了20年的老店,搬去了雨花南路…

老板盛馄饨的过程像开了挂一样,拿起一摞馄饨碗,一下子摊开到桌上,不掉不碎,整整齐齐,接着浇开水过一遍,放勺子,放汤底,有条不紊。可到了下午再来买馄饨,就只能买已经包好的带回家咯。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一锅能煮二三十碗,特制的皮子煮多了也不会糊,肉馅紧实分量十足,再加上一勺辣油,配着喷香的馄饨汤,就是老南京爱的那个口味。

|狮子楼|

现地址:湖南路狮子桥29号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店名为郑板桥在乾隆十年所题。从三山街到狮子桥,老字号想要继续发展下去就不得不转型,重新装修更新理念。

来往的游客冲着名头而来,生意爆火到需要排队,价格在十年前都要80+,如今却是越来越亲民,让人不花大价钱就能感受下南京味。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狮子头是看家招牌菜,有红烧、有清蒸,既有六朝古都的宫廷保留菜,又有江南儒雅仙聚的宴菜翻新,更有水乡民间的创意小炒。

|评南水饺|

现地址:朝天宫西街张公桥小区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南京人心里一定有一家水饺店是留给评南的。老店在评事街,现在搬迁到朝天宫了。哈尔滨水饺越来越多,它有些开始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不过记忆中的味道一如从前。

评事街的南面自然叫评南,水饺店原先就是评事街南边口出来右拐,附近的居民们总是会下二两饺子,胃口大点的就三四两,管它什么冬不冬至,就是喜欢这个暖乎劲儿。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店里的水饺全部手工制作,除了常见的那些,西红柿鸡蛋和菊花叶肉可是超市速冻里不会有的味道。80后的老城南,吃它就是一种情怀。

|金春锅贴|

现地址:中央路228号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始创于清朝末年,02年搬至宁海路,09年停业,10年与三六九面馆合二为一,在中央路上再起炉灶的它,几经风雨,依然是南京人心中的锅贴的代表。

上世纪七十年代,每天都有人到这里排队买锅贴,而且一直持续到打烊。不少还是大老远赶来的,有些人手里还拿着钢精锅之类的器皿,买回家吃。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素油猪肉锅贴,相比于南京牛肉锅贴的金黄酥脆,它更像饱满的煎饺。刚出锅时表面金黄油亮,底壳酥脆,不过有人说,已经不是当年的味道了。

|包顺兴面馆|

现地址:长乐路162号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承载了老城南回忆的面馆,解放前在长乐路武定桥堍,长乐路拓宽后,搬迁至武定门西侧,如今该店又搬至三七八巷口

在南京城里,最早创造小笼包饺的是一家叫做包顺兴的茶社,就是现在的包顺兴面馆了。夫子庙附近,这家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老板包顺兴用鱼骨头熬高汤下面,其中鳝鱼面最为出名,小笼包也是很正的味道。阿姨们都是笑嘻嘻的很热情,老城南的生活就是这样平淡的幸福。

|蓝老大糖粥藕店|

现地址:双塘路22号(多家分店)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传承4代的蓝老大,祖孙三人在双塘街上摆摊,一直兜兜转转,来来回回,终于在二十多年前,有了门面,注册了蓝老大的商标。

好一锅糖芋苗要4个小时,卖完却只需10分钟。铺子对面就是双塘小学,每天上放学的小朋友都很幸福,早上没吃早饭的都会去捎一碗带走喝。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以前店里只做糖芋苗,赤豆元宵,糖粥藕,现在种类多了不少。糯米蜜汁藕煮粥,然后把糯米藕捞出来切一些,再盛粥。粥熬的很烂,甜度刚刚好。

|大炮盐酥鸡|

现地址:淘淘巷香港城负一楼(多家分店)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2016年3月15日,大炮盐酥鸡离开了新街口,无数吃货纷涌而至,来怀念当时的味道。而说了不再开店的台湾老板,其实之后把它重新开了起来。

可爱的老板总是亲自做服务工作,经常和顾客开开玩笑,经常会在店里喊:“专心吃饭,打电动的没收手机吼!”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作为最早一批登陆南京的台湾美食,不止是卖些简单的炸鸡,还卖有不少的饭类:盐酥鸡饭、扣肉饭、梅干菜饭、大排饭,价格不贵又好吃。

|UNiUNi|

现地址:北京东路1号北极阁广场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UNIUNI的南京估衣廊店,三年前诞生于这条巷子,一个冠军抱着美好的期望,想把竞赛级的产品带给大家,三年间售出了15万多杯咖啡和6万份甜品。

它很久以前便是南京咖啡圈神一样的存在,无论是专业咖啡师还是咖啡发烧友抑或只是小粉丝,都会特地找来喝上一杯。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有人在估衣廊第一次见到了豆子,第一次喝了朱丽叶,也是第一次见豆子用热巧克力拉花…估衣廊关店,凯瑟琳广场那家更性冷淡风的店引了更多人驻足,据说今年将要再开两家店,你会去吗?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阿歪火锅|

曾地址:慈悲社1号(多家分店)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阿歪火锅,味道就是不正” 曾经遍布南京城,数慈悲社那家人最多,现在唯一能找到的一家禄口店也不是当年那家了。

多好吃呢,谈不上,但当年就是突然风靡了好久。价格没有多便宜,锅底和服务倒是不错,现在好吃的火锅那么多,还有谁能想起来当年有个它呢?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很多人觉得它没傣妹好吃,不过子母锅在当时是很新颖的特色,大大的老油条在锅里涮一下就香香的。买单时赠送的锅底券,堪称引客回头的制胜法宝。

|三星糕团店|

曾地址:石鼓路1号(多家分店)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三家个体汤团店联合,取福、禄、寿三星为名。在新街口大华电影院对面,八十年代最繁华的路段,队总是排出老长。几年前路过时,还能去怀旧一番,而今却一家都不见。

青团带着明显的艾草香味,嚼起来有韧性却不黏;桂花糕和马蹄糕真材实料。提起它已经关店了的时候,很多人才恍然发现,原来它真的不在了。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以甜食出名,赤豆和桂花酒酿小元宵、四喜汤团、四味麻团……是不少老南京的最爱。甚至卖过水饺、火锅,还曾是南京最早的一批西餐店之一。

|芳香鸡|

曾地址:青春剧场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青春剧场位置有一家 ‘加利福尼亚’芳香鸡,那时候还没有肯德基呢,这应该是南京的第一家洋快餐了,里面的洋葱圈是我吃过的快餐里面最棒的!”

小时候就喜欢嚷嚷着来吃CFC,油炸的鸡块薯条,对孩子有着莫名的吸引力。可也总有约会的情侣、小聚的学生,一起来开开“洋荤”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很多南京人都是先知道芳香鸡,再知道肯德基的。不仅卖炸鸡、汉堡,还卖加州炒饭和洋葱圈,2块5就能买最小的汉堡。后来不知何时就在南京消失了…

|哈罗哈|

曾地址:金贸大厦一楼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南京城最早的平价自助餐厅,2000年,最早的店开在了金贸大厦一楼。分时段的消费方式确实很新奇,后来金贸大厦改造,哈罗哈搬迁到了三牌楼。

熟悉的热带风情摆件,熟悉的666手势,记忆中的哈罗哈本就是开趴圣地,过生日来哈罗哈,有着惊喜端上来的蛋糕和生日歌。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去年它带着人们的期待回归,自助为主,烤肉烤串海鲜、 寿司刺身甜品,当然最为出名的是盖帽披萨。不过如今,它又歇业了,不知将来会以怎样的面目重新归来。

|金钱豹|

曾地址:大观天地2楼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2010年开业的金钱豹,在鼓楼区的大观天地2楼,无数人排队充值,午市238元/位;晚市298元/位,对几年前的南京来说,很奢侈了。

金钱豹这个名字在以前,算得上是如雷贯耳的响亮,这三个字绝对是高端奢华自助餐的代名词。帝王蟹、生蚝、牛排、哈根达斯,都是在金钱豹吃过才有概念!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无限量供应的哈根达斯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各种各样的海鲜刺身也是抢抢抢,只想吃到扶墙出。而16年突然之间,全国的金钱豹都陆续关门了。

|鸡鸣酒家|

曾地址:模范马路141号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正对着鼓楼大转盘,一块招牌上写着“鸡鸣酒家”四个大字。每到周末人多的一米,因为没有对外的窗户,雾气缭绕,桌椅都带着水汽。

“小时候我家住在杨公井,小红花在鼓楼,来上课就会经过门口这条路,路上就经常吃鸡鸣汤包。” 梅婷也总是怀念着鸡鸣汤包的味道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那时候就叫汤包,鸡鸣二字是后来安上的,甜中带咸、咸中带鲜,咬开皮,把卤子吸掉,用免费的蛋丝汤灌进去,再吸,灌到没甜味了,再蘸醋吃掉。

|大三元酒家|

曾地址:中山路38号 | 四牌楼61号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大三元酒家1946年12月,原址在大行宫。1950年迁至新街口,而后,它同样因城市建设的需要被拆除了。如果结婚在大三元办酒席,特别‘来斯’。

“大三元”的师傅为清一色的广东人,过年到丈母娘家,肯定要拎大三元的点心才拿得出手。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广州茅台鸡、罗汉上素、三元烩饭、虾饺、萨其马道道都是名点。现在的大三元点心,据说几个下岗的大三元的员工自己合伙开的。

|金汉斯|

曾地址:虎踞北路55号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如果说金钱豹是海鲜类自助的领头者,那金汉斯就是烤肉和啤酒的代言。13年突然关业,之后就再没了消息。

同学过生日时,总爱撺掇着一起来吃个烤肉自助,来之前的晚饭早饭肯定是不能吃的,来了之后撑到不行还得再塞个冰淇淋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四五十吃一顿自助,一直坐在位置上盼望着切肉的帅哥快点到座位上来,烤羊腿、烤虾,各种披萨寿司,是学生时代的美好记忆。

|六华春|

曾地址:南京火车站旁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六华春”原开设在夫子庙,解放后一度开设在南京火车站旁边,客人用过餐之后就上车启程。当时有句话“四鹤春,六华春,吃了就奔。” 2002 年南京火车站扩建广场时,六华春被拆迁。

六华春的招牌,是南大中文系的名教授兼美食家胡小石先生的手笔。江苏酒家诞生前,金陵春是京苏大菜名头中颇为响亮的。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四大名菜是松子熏肉、芙蓉虾仁、炖菜核、清炖鸡孚,而其实印象最深刻的是八分一只的大肉包子,比金陵大肉包可好吃多了。

时间在飞速流转,有些味道已不在只能缅怀,还有更多店的味道,需要用传承去铭记着。

你小时候最喜欢的那家店,现在还在吗?之前的记忆,停留在哪一年?

回忆,南京人最爱的18家老店都搬去哪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