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雪 | 大雪时节吃腊肉,补肾御寒冬

 田园牧韵 2017-12-07
2017.12.07

《月令七十二后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每年的大雪时节,北方早已大雪纷飞,银装素裹,而南方虽不及北方的寒,但人们也早早做好了过冬的准备。但不管你是身在北方还是南方,每当到了严冬,人们似乎都在时刻提醒自己——要注意御寒保暖了。

御寒,这种体现生存智慧的行为,尤其在吃这一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民间有句俗语“小雪腌菜,大雪腌肉”,说是在大雪时节前后,家家户户都在忙着腌制腊肉,以备过冬食用,以抵御寒冷。



腊肉季节来了



广阔的国土孕育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而这种独特味觉,和生存有关,和时间有关。在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里,腊肉是时间二次创造出来的食物。每年的大雪时节,人们便开始腌制腊肉。

腊肉是过冬必备的食物之一,与新鲜肉类不同的是,腊肉,保质期更长,风味醇香独特。腊肉也和新鲜肉类一样,成为过冬必备的御寒食物。腊肉的食材原料来源广,猪肉、鸭肉、鱼肉等都可制成腊肉。


大食腊肉补肾御寒




腊肉,一般人均可食之,有开胃祛寒,消食的作用。从营养和健康的角度来看,腊肉中含有脂肪、蛋白质、磷、钾、钠、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

首先,腊肉的脂肪含量非常高。100g腊肉中脂肪含量高达50%。我们在吃腊肉的时候,身体也会摄入大量的脂肪。脂肪,经过身体的反应可以为我们身体提供充足的热量,能起到很好的御寒保暖作用。腊肉风味独特,吃起来肥而不腻,但也不能贪吃、多吃,除了脂肪高,腊肉中的盐分也很高,特别是患有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和老年朋友不宜多吃。

其次,冬日吃腊肉,可以为身体补充蛋白质,也可以让身体变得暖和起来。蛋白质的食物热效应高于脂肪与蛋白质,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更容易让人感到暖和。腊肉中含有的蛋白质在酶和微生物的影响下可形成降解产物,有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促进蛋白质的吸收利用。

腊肉在制作过程中,很多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都会有流失,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C等含量都会减少。为了实现营养的均衡,在冬天享受腊肉这道美食时,也别忘了饮食的多样性,在吃肉的同时也别忘了要常吃新鲜的蔬菜、新鲜的水果以及各种新鲜肉类、奶蛋类制品等。

在吃的法则里,风味重于一切,没有谁愿意把自己束缚在一张乏味的食物清单上,冬天选择黄师傅腊肉作为一份营养美食,再寒冷的冬天,有了黄师傅腊肉的陪伴,再寡淡的日子,仿佛也会变得温暖,富足而且有滋有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