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理性看待甲状腺结节 访谈

 雁过无痕1984 2017-12-07

   随着体检中甲状腺B超检查成为常规,越来越多的无症状人群被戴上“甲状腺结节”的帽子。其中很多人因为恐癌的心理而四处求医,希望了解更多,但伴随而来的却是焦虑、恐惧更多。一个典型案例,李阿姨,退休体检时发现甲状腺结节,之后在各大医院内分泌科、外科、肿瘤科就诊,反复进行甲状腺功能、甲状腺B超检查,认真记录医生的意见,希望遇到有一个“好医生”能给她一个满意的答复。来到我院门诊时患者已经明显有焦虑和无助的情绪,向医生抱怨她了解越多反而困惑越多,因为这么多大医院的专家医生对是否该手术、是否该用药意见都不一样。李阿姨的案例具有代表性,反映了目前甲状腺结节处理的现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姜博仁

2月25日,上海九院内分泌科姜博仁副主任医师将做客东方网《助医在线》节目,与网友互动聊天,为大家普及甲状腺结节临床处理的基本流程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患者知情权和治疗方式选择权的重要性,并给出具体的建议。

甲状腺结节概况: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内出现一个或多个组织结构异常的团块。甲状腺结节很常见,一般人群中通过触诊的检出率为3% -7%,借助高分辨率超声的检出率可高达20%- 76% 。5%-15%的甲状腺结节为恶性,即甲状腺癌。甲状腺结节评估的要点是良恶性鉴别。

目前甲状腺结节处理标准流程:

发现甲状腺结节后,首先完善相关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甲状腺功能测定、标准甲状腺B超。如果甲功提示为甲亢或亚临床甲亢,进一步甲状腺扫描检查,明确诊断后进行相应处理。如果甲功正常或亚临床甲减状态,结节小于1cm可继续观察。对于大于/等于1cm结节或虽然结节小于1cm但临床提示高危,行甲状腺细针穿刺,穿刺病理学提示良性的6个月到1年随访一次,恶性/高度可疑恶性或可疑滤泡样肿瘤行手术治疗,还有部分不能明确的样本,进行某些甲状腺癌的分子标记物检测。这其中的的关键是甲状腺B超、穿刺病理学和分子诊断。

处理的标准化方面是上海九院的特色,一方面,我们是由内分泌科专科医生进行B超检查和甲状腺穿刺,保证了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另一方面,九院中心实验室宋教授是国内著名的甲状腺疾病的分子诊断专家,可为临床不能明确的穿刺样本进行分子标记物检测,最大程度的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

存在的问题:

1. 是否所有的人都应该常规筛查甲状腺结节

2. B超检查和穿刺病理学的假阳性和假阴性问题

3. 有否药物可以把结节消掉或减小

4. 是否所有的提示是恶性的结节都需要手术

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了目前确定治疗方案的不一致性,但总的趋势是偏向于保守。作为患者,应理解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尚未研究透彻却被广泛发现的形态学改变,其病理意义尚未充分明确,需要首先遵循目前最优化的处理流程来确定诊断,然后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参与治疗方案的选择。临床医生还需要进行大量临床研究,供专业医学会制定更有指导性的指南和建议,区分低危和高危,如果将低危的肿瘤命名改为更中性用词,可以减少恐慌。另外,媒介需要发挥应有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