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认为,在大多数的星系中都隐藏着一个超大质量黑洞。例如,我们所栖息的银河系就是这样,在其中心的黑洞质量约为太阳的400万倍。 关于黑洞,一直有着种种困扰我们的未知谜题,其中一个便是:这些超大质量黑洞究竟是如何形成、以及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如此巨大的质量的?现在,天文学家在早期宇宙中,发现了一个迄今为止已知的最遥远的超大质量黑洞,它的出现使我们更加的困惑。 ○ 新发现的类星体的艺术想象图,其中心为超大质量黑洞,被吸积盘围绕着,并伴随着喷流的出现。 | 图片来源:Robin Dienel 我们之所以会发现这个黑洞是因为它位于一个超级明亮的类星体 J1342 0928的中心。类星体是一类离地球最远、能量最高的活动星系核,它之所以能够释放出如此巨大的光芒,是因为中央的超大质量黑洞通过吸积周围的物质,将引力能转化为电磁波释放出来。计算表明,由于黑洞附近的引力如此之强,被吸积物质的静止能量(E=mc²)的10%以上可被转化为电磁波辐射出来,远大于氢聚变成氦的所释放出的能量(△E=0.007mc²)。 因此,通过观察遥远类星体J1342 0928的亮度,我们可以计算出它所包含的黑洞的质量,得出的结果为8亿倍的太阳质量!这简直就是黑洞中的哥利亚。不仅如此,天文学家观测到该类星体的红移为7.54,意味着我们探测到的光线是来自宇宙大爆炸后的6.9亿年(仅为目前宇宙年龄的5%)。这是宇宙历史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时期。它的发现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揭开第一批恒星的形成之谜。
○ 新发现的超大质量黑洞 J1342 0928 (黄色星星),要比先前观测到的(黄色点点)更加遥远。 | ○ 新发现的超大质量黑洞 J1342 0928 (黄色星星),要比先前观测到的(黄色点点)更加遥远。 | 图片来源:Jinyi Yang/Reidar Hahn/M.Newhouse |
|